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禅宗作为一种认知语境,其对文学语言的影响是可能的.禅宗对文学语言的使用有着潜移默化的"柔性"影响,常常使文学语言的句法结构更具灵活性、句法功能更趋多样性、语义内容更显模糊性,以此实现文学语言对特定语境的适应.文学语言又有助于禅宗义理的传播,有助于禅宗"空"语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2.
文学语言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文学语言和语言的文学性。文学语言的特性固然与语言固有的复义性、象征性等有关 ,但更在于文学语境的作用。语境愈放大 ,语义愈增殖。但对文学语言的阐释不能将其“大语境”与“小语境”分开  相似文献   

3.
17年的文学语言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特征。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作家们浅近的语言素养和大众化的艺术趣味、17年文学作品表达对象及语境的单一、读者的欣赏水准及审美要求的低俗、文学语言形式在风格和方式上的始终不一致等等现状,导致了17年文学语言的公众化、社会化趋向。公众的、社会的文学语言在17年既有其不可忽视的进步性,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失落了语言的个人风格和地域色彩,为17年文学的发展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文学语言结构的鉴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前人在这方面的应用较少。以顺应论为基础,从语言使用者角色更替、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顺应性四个方面详尽分析《这一夜,Women说相声》的语言幽默性,试图找出触发其语言幽默性的语境顺应因素,探究舞台相声剧幽默性的语境顺应构建机制,进一步说明顺应论在文学语言鉴赏中的巨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本体的真实与创作主体创造的真实两个层面论证文学语言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能在文学文本中产生逼真效果。认为通过语境、修辞等基本手段可使文学语言呈现出逼真效果,文学语言的真实是语言本体的真实与创作主体创造的真实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从文体风格语境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比不同的译文,分析文学翻译中文体风格语境对准确理解原文,再现原文风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语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在交际活动中对意义的理解起着决定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也是如此。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言语语境 ,在翻译过程中两者同时存在 ,共同制约着翻译。语境不但对词义的取向起着决定作用 ,而且还影响到译文对原文风格和人物性格的再现。译者应根据原文风格和人物身份等因素构成的语境 ,充分理解原文并把握原文特点 ,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8.
老舍先生的小说语言之所以风格鲜明,魅力独特,是因为它是作家在一整套文学语言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实践的结果。老舍先生的小说语言形成了三大独特的系统:字、词、句、段、篇、章的表达系统,辩证统一的审美系统,以“心”立“言”、以“言”造“境”的语境系统。  相似文献   

9.
新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文学语言由文言变成了白话,为了建设白话文学,大量民间口头语进入新文学。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虽然老舍、张天翼都主张新的文学语言要向民间口语学习,但是在文学语言民间化的过程中他们的选择和得到的结果却不尽相同,从规范与突破规范、雅致和俗白、单一和多样等三个方面比较了他们在文学语言上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10.
语音变异、义位反差、超常搭配、语境位移等构成了文学语言表现、传达文学情感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在语用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1)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尽管多种多样,但大都是从语境这一因素出发;(2)从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如语用含义、语言环境、前提关系、言语行为诸方面看,语境也是最重要的。衡量语用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话语的意义是否恰当、得体,是否准确地表述了说话人的意愿,为听话人接受、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来华留学生进行第二语言———汉语习得过程中 ,语言输入环境 :课堂环境和自然习得环境因素对于学习者习得语言具有影响与制约作用。课堂环境的语言输入有系统、有条理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然环境中学习者所得到的目的语是缺乏条理、不系统的 ,但却具有实用性 ,是现实情境中的交际话语。将课堂的开放性与自然习得环境联结与统一 ,重视文化适应与融合 ,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状态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新疆2015级两年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专项调查,并结合相关数据,围绕预科生的语言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环境、语言态度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分析新疆两年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调查结果显示,两年预科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可度以及学习态度呈积极状态,语言环境与语言选择以及使用有密切关系。并结合两年预科生的真实情况对新疆学校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建议和措施,从而推动整个新疆地区学生普通话的推广,以此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成为民汉兼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语言生物机制研究的新视野:FOXP2与人类语言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语言的生物机制是生物语言学的核心议题,作为该领域的前沿成果之一,结构基因组学有关FOXP2基因与人类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有望为解决语言生物机制的争议性理论问题带来曙光。对KE家族和英国男孩CS的研究从共时角度审视了语言基因突变对人类语言使用及理解的重要影响;探索FOXP2的进化之旅则从历时角度揭示了语言基因对人类演进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结构基因组学与语言进化比较研究法的结合可从侧面为回答广义/狭义语言能力与动物交流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证据,同时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广义语言能力可能还包括一个语言基因组系统。  相似文献   

15.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将语言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研究语言系统的生态问题,把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其理论和实践目标,由此决定本学科的内容、方法和范畴。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是语言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破坏将会造成语言生态的失衡,影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语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一种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但与之同样重要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非母语语言能力生成的影响因子及内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高等院校非母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除学习者心理障碍、矫正非母语语言教学活动缺陷、创新学习环境、培养非母语语言国的文化思维意识等加快非母语语言能力生成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语言接触是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在一定的环境中,长期的或短期的频繁交际而产生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一种语言现象。汉语青海方言词的产生就与周边民族语言的接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任何语言都需要有双元音,任何双元音都有形成机制。任何机制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满语的双元音形成机制的共性是动与静、前位与后位的辩证运动;其个性是i和o对所有单元音的后位选择。从语言哲学上探讨其机制形成的规律,深入揭示满语双元音的形成逻辑,对深化满语基本理论的研究,对双元音主要问题的探索,对语言学某些问题的发思,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语言生态观把语言多样性与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相关性作为基本的理论原则.语言生态的平衡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语言生态危机表现在:语种的灭绝与濒危,双语区语言的单极化,局部地区语言(方言)岛的同化与消亡,弱势语言结构整合力的衰变,母语权受到抑制,等等.保护语言生态,应重视语言生态的调查与评估,加强民族母语教育和语言规划,尊重弱势族群的各项权利,维护其自然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二语习得中语言输出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论述戏剧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出手段,它创造了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提供了语言意义表达和协商的机会,提高了语言知识的内化速度,对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