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反蒋抗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上的重大指导方针和重要政治口号,本质上还是一个着重解决阶级矛盾的、非统一战线的、“国内革命战争的方针”。这就非常突出地表明了中共临时中央对于“九·一八”事变所标志的中日民族矛盾业已上升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具体国情,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的。  相似文献   

2.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周绍英南京国民政府从它建立时起,就是代表乡村豪绅地主阶级和城市买办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在其统治下,总的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落后,发展缓慢。但在“九·一八”事变,尤其是华北事变以后,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南京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3.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距今已 70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一系列滔天罪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分子极力掩盖战争罪行、推卸战争责任。然而 ,事实胜于雄辩 ,日本帝国主义对松花江水系水电资源的开发是其侵华历史的铁证  相似文献   

4.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和1937年7月7日,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本土的军事事变,这是世界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两起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粗暴地挑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太平洋战场的帷幕,“七·七”事变则宣告了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这两个事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采取了完全不同或不尽相同的立场,现作一比较。 “九·一八”事变前,驻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毫无准备;事变后,蒋介石对日军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揭开了大举侵略中国的序幕,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起了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本性变化和各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动。这是中国社会诸种矛盾相互地位和关系发生质变的开始,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并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国主义是迟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而崛起的具有浓厚封建军国主义侵略野性的世界列强之一。它以东方霸主的架式,对古老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虎视眈眈,视为脍灸。自“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它的侵华政策和策略虽然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本文试就这个阶段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进行剖析,以戳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不到一年的时间,义勇军发展到三十余万人,辽阔的东北大地到处都成了义勇军歼敌的战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洲国”政权,牵制和延缓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全东北和图谋关内的进程。它打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第一枪,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辱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因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全国人民反日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准备,精心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在“九·一八”事变过程中,日本法西斯军人石原莞尔是一个举足轻重、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在日本至今还有其信徒对他倍加推崇,还有其他一些军国主义分子阴魂不散。因此,我们有必要揭露他在这一事变过程中的丑恶行径,使人们从历史事实中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接受历史教训,防止军国主义的历史重演,促进人类社会朝着和平、友爱、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国民党政府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其实质是对日妥协、对内消灭异己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这反映了官僚资产阶级的本质 ,同时又是近现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产物  相似文献   

10.
陕北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继遵义会议后召开的又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新特点和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策的新形势,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关门主义错误,创造性地制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瓦窑堡会议前的国内外形势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蓄谋已久。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九·一八”事变,这是发动…  相似文献   

11.
一、劳动法令的制定过程和对势动力的疯狂掠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辽、吉、黑相继沦陷。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又把清朝废帝溥仪拉出来充当傀儡,成立了伪满洲国,变东北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独占殖民地。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灭亡中国的罪恶计划,一方面加强“国防”,防御苏联,另方面疯狂的掠夺战略资源,把东北变成侵略战争的基地。为此关东军驱使众多的中国人民,其中大部分是山东和河北的劳动人民,沿中苏边界和在工场矿山从事艰苦的劳动。早在“九·一八”事变前,由于军阀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就有许多贫苦人民到东北  相似文献   

12.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史的断限一般指“九·一八”事变之后至日本战败投降,即1932年——1945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曾向东北进行了多种名目的移民活动。例如:农业移民、林业移民、渔业移民、酪农移民、烟草业移民以及商工移民等,其中农业移民人数最多.对东北的农业经济影响也最大,故本文仅就农业移民的研究情况作以述评。史料的发掘  相似文献   

13.
论本世纪一十年代日本对中国鸦片和吗啡走私机构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日中战争(1937——1945)、太平洋战争等侵略战争中,鸦片政策所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日本的鸦片政策始于其在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所采用的鸦片专卖制度①。若以此为第一阶段,而将经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出现的日本对中国鸦片和吗啡走私机构的形成作为第二阶段,那末通过这个准备阶段,而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全面开展时期,则处于第三阶段。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鸦片政策产生的条件和本世纪一十年代日本对中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蒋介石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着优良抗日传统的十九路军在援热抗日失败和对红军进攻不力的情势下,决定由“剿共”转为联共。1933年11月20日,由陈铭枢、蒋光鼐和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但是,以王明为首的中共中央遵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对十九路军实行分化和瓦解的政策,从而加速了福建事变的失败,也使中共错失了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时机,被迫长征。  相似文献   

15.
一、《大声周刊》的诞生 《大声周刊》是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诞生的。 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中国,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密谋策划的.然而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并非少数人的意图.侵占我国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国策,多年来一直叫嚷"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不经营满蒙,就不能生存",只是在侵略的方法和时间上,日本政府和军部有着分歧.石原莞尔以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调和了二者的矛盾,加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而使日本帝国主义提前侵占了我国东北.  相似文献   

17.
《三月的租界》是鲁迅先生在我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一九三六年写的,成篇于四月十六日,最初发表于三六年五月的《夜莺》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一九三二年,成立了伪满州国,东北人民开始了亡国奴的悲惨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组织了抗日武装,奋起反抗,进行艰苦的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却对日本侵略者卑躬屈膝,步步退让,在“残山剩水”之间,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一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早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则促使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迅速地占领了东三省,炮制了伪“满洲国”。东北的沦丧,使中国1...  相似文献   

19.
一、“一二·九”运动是党领导的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华北的侵略。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的政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了反动军警的阻挠,举行了抗日救国大示威,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大举进攻。在国民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序幕。“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华计划的重要步骤之一,为实现这项阴谋,日本关东军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军事部署。一、关东军对事变的策划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独占中国东北的野心日益扩大,企图通过推行“大陆政策”,逐步实现其武力吞并“满洲”,进而吞并中国,以至称霸世界的梦想。1928年日本关东军制造的“皇姑屯事件”就是一次准备出兵占领东北的尝试,但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人民反日运动的高涨,日本政府未做好充分战争准备,日本政治集团内部对侵略中国东北计划上的分岐,英、美帝国主义对日本的揭露和掣肘,加上事件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