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小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88-89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了1992-2006年技术进步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改进的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基础上,构建衡量与资本和劳动融合在一起的体现式技术进步要素模型;并利用1985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特征,同时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整体技术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少;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物质资本深化速度的加快并没有带来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杨华武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41-43
技术进步分为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技术进步通过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主要和直接的推动力,技术革新促进经济增长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股市在长期发展过程所形成“蓝筹股市场”的路径依赖对新技术革命的影响 ,得出了股票市场投资者蓝筹股投资心理行为路径依赖 ,导致了股票市场对创新技术具有逆向选择效应 ,股票市场利于蓝筹股价值发现的交易制度路径依赖导致“团队创新”激励不足的结论 ;而且由于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比例越来越高 ,因而在现有股票市场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资本市场将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5.
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国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更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研究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途径 相似文献
6.
戚汝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1):146-149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其影响和作用机制可以从微观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技术哲学等不同视角进行分析。技术进步引致供求曲线移动,可克服经济增长的需求约束;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周期;技术进步决定了产业变迁的趋势和规律;技术进步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诱因;技术进步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CES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偏向性模型,利用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性及不同来源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技术进步整体表现出资本偏向性特征,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偏向性差异明显。其中,R&D、引进国外技术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三类技术偏向于资本,而购买国内技术与技术改造两类技术偏向于劳动;(2)技术进步偏向性和不同来源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差异明显。其中,劳动与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效应分别为4.5%与-0.49%,暗示有偏性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而中性技术进步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8.
仇怡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36-239
为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变化情况,选用1979—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拉动的。因此,今后应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技术差距理论,运用Fagerberg技术经济增长模型、扩展Cobb-Douglas函数,根据中国1995-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中国科技成果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生产力,修改之后的技术经济增长模型更适用于中国;1995-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率达到27.63%,技术市场交易更能反映中国技术进步水平;技术进步贡献度呈现下降趋势,快速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数据,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引入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因素,实证研究信息技术进步与扩散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吉林省、辽宁省和全国水平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积极的,资本劳动比弹性系数均为负值,信息技术发展路径是资本节约模式。而黑龙江省的资本劳动比弹性系数为正值,信息技术发展是资本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外资料多运用截面处理,国内资料多侧重静态分析的问题,文章从我国股市具体产生动因和作用机理入手,采用修正VAR模型,从动态增量角度分析我国股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我国股市产生初衷是为国有企业筹资,股市筹资对促进国企利润增长的作用有限;而国企利润并未明显导致股市筹资额增加。 相似文献
12.
林平忠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3):34-40
股市一方面通过稳定总需求、增加投资资金来源达到稳定经济的效用 ;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一国潜在的GNP ,以共同达到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效果。股市的长期繁荣将改变边际消费倾向 ,扩大乘数效应 ;通过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弥补通货膨胀缺口和资金供给缺口 ,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应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并以美国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市流动性对提高股票收益率,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股票收益率与经济增长对
股市流动性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强。将经济增长、股票收益率和股市流动性同时纳入TVP-SV-SVAR 分析
框架中,从时变视角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是股市流动性和经济增长的
单向Granger 因果关系,股市流动性对股票收益率具有较强的时滞效应且时变性非常显著,经济增长对股
市流动性的冲击效应呈现“勺子”形态,而股市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呈现“山谷”形态,不同时点
的股市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时变性。据此,建议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完
善股票市场制度、建立风险对冲机制等方面保持股市充足的流动性,以提高股票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新古典增长模型和AK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本市场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运用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对模型中系数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宏观调控提供数量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比风险投资在国内外发展的不同状况,指出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滞后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资金退出机制,提出应尽快在我国建立二板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领域。多数的实证分析证实股票市场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那么 ,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呢 ?回归分析表明 :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 ,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推动了我国经济更快的增长。因而 ,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据此 ,我们可以认为股票市场发展是我国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 ,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以沪市股价指数、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作为研究变量,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我国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确促进了我国股市的发展,但我国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关系较弱。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存在政策变动、机构操纵等非市场因素,导致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从而削弱了股市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系统整体性出发,分析了J市工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和评价了1980—1986年工业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和结构因素作用,并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建立了全市工业投资决策模型。所得结论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金龙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23-26
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经济背景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情况,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急需稳定。而设立股市平准基金入市操作是稳定股市的较好举措。当前情况下,股市平准基金需要先行“入市”,做到取之于股市,用之于股市,为股市稳定和发展服务。操作中确定合适的规模极为关键,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作为基金来源的首选。平准基金的组织体系应当科学、合理并应当践行相应的操作机制以及退出机制,待时机成熟,可考虑进行相应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