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对燕赵近现代历史地理基本走势的分析.著者认为,在燕赵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分析其得失,在燕赵地理的客观脉络中把握她的时代走向,是建设燕赵现代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础.愿这篇小文,能对研究该问题的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燕赵近现代历史地理基本走势的分析。著者认为,在燕赵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分析其得失,在燕赵地理的客观脉络中把握她的时代走向,是建设燕赵现代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础。愿这篇小文,能对研究该问题的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世纪回眸——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嬗变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毅 《东南学术》2000,(2):88-96
在自1898年诞生以来的世纪风云中 ,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经历了数个关键性阶段 :张之洞“中体西用论”—晚清“国粹主义”—“东方文化思潮”—“学衡派”思潮—“中国本位文化论”—“现代新儒学”。在这百年心路历程中 ,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在逻辑的发展上固然不乏有其理论体系不断创制更新和主观心态日趋平实开放的“变异”方面 ,但它作为同一种社会思潮的整体连贯性即“遗传”基因却从未中断过 ,而且在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本质所包含的三个层次(中西之争、古今之争、阶级之争)上 ,均凸显了三个极具传承性的基本特征 :(一)在“中西文化观”上 ,具有一定的文化融合意识与笃固的民族本位立场 ,“中体西用”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者泥足深陷的思维模式 ;(二)在“古今文化观”上 ,具有相当的批判求新精神与强烈的回归传统愿望 ,“返本开新”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者执迷不悟的一贯主张 ;(三)在政治思想和态度上 ,具有复杂的社会政治取向与整体的改良主义性质 ,反“激进主义”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者不约而同的政治论调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是中国哲学近现代发展的根本内容,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化相结合,这既使得西方哲学思想成为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理论资源,使中国现代哲学家突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框架,又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其现代价值;第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这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深受时代文化大变革的影响,赋予了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以现实性的特征。因此,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既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其过程、动力和表现形式又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5.
郁之行 《江汉论坛》2003,(10):64-65
中国的近现代民营报业分别于晚清、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后这三段历史时期有过三次快速发展,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上海,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相比之下,上海民营报业的发展规模最大。究其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是决定因素。由于上海是西方各国殖民势力争夺的焦点,国内封建反动势力相应受到了局限,在他们既勾结又争夺的空隙间上海民营报业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家族文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向明 《学术研究》2005,(6):132-135
家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本文以家族文化为例,从家族文化的特质、中国现代家族小说人物类型以及家族文化对现代小说的双重影响等三个层面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小说及其作家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谭炳华 《学术论坛》2007,30(7):48-53
近现代中国历史环境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人才组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极端复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难曲折锻造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信仰,是这一领导集体成为坚强团结战斗堡垒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精神基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时局特点,促成了这一领导集体的最佳组合、军政才能突出、高度巩固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传统政治人格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人格包含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群体政治人格特征。随着传统社会的逐步解体,传统政治人格也开始了向现代政治人格演变的艰难过程,这是由臣民人格向公民型人格的过渡。由于是外力引发的非自然过度,传统文化的阴影始终存在。在不同的阶层群体中、人格的发展是非同步的,耐用变革主要发生在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上,无意识层面难以被触动,而个体的政治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心理内容驱动的,因此,尽管一部分现代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已经确立,但是中国公众的政治行为模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文化保守主义是贯通中国近现代的主要思潮之一 ,但它并非铁板一块 ,而是存在着层次之分。“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以顽固派思想、洋务派思想以及晚年康有为的保皇尊孔观点等为代表 ;“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以国粹派、学衡派、现代新儒学等为代表。文化保守主义虽然有它的历史限制 ,也有诸多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的几个基本精神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理想的道德追求,注重现世、求是务实的人生信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贵和持中的和谐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个基本精神。这几个基本精神曾经对中国的历史发生作用。对它的批判继承,对现代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安全危机缘起于清代中期以后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中国文化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丧失,以及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威胁和文化侵略.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和中国文化本身在传承过程中对传统认知的断裂是中国文化安全的现实威胁.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它始于隋,完备于唐宋,衰落于明清,终于在清末光绪年间被废除。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科举制度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但由于其本身的封建主义属性,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经过短暂的鼎盛发展期之后已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成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障碍,成了阻碍中国社会顺应历史要求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不可避免地在封建王朝行将就木时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批判,为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可以见识陈独秀等人的现代意识和革新传统文化的勇气,但也暴露出一些令人遗憾的问题.例如,对孔子文化传统采取革命手段,不符合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较少将文化的更新和社会经济变革联系起来思考,缺乏从经济基础去思考文化问题;政治式的大批判有余,学理式的研究不足.回观五四时期新知识分子群体,还不大懂得文化的变革是渐进的、改良的,而非革命的.故而,五四时期急风暴雨式的反孔,只是让圣人走下了神坛,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孔子问题.陈独秀一代似乎忘却了圣人不怕革命.  相似文献   

14.
工业文化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工业文化教育与商品质量管理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工业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密不可分。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融入工业文化是深化工业文化内涵、促进工业文化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开阔教学视野,在比较中认识中外工业文化差异;深化教学内涵,丰富近现代史工业文化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实践场景展现工业文化价值,此三个方面均是实现把工业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斯年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文化贡献 ,具体表现为他在白话文理论、汉语拼音化方案、国民劣根性批判等方面 ;他在史学科学化、学科规范化方面的贡献是不仅提出了建构科学史学的概念和理论 ,而且还具体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学术群体的集体攻关 ;他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贡献 ,具体表现在五大教育理想的提出以及强调做人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念上。傅斯年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贡献不在于提出系统的理论 ,而是典型地表现在其前卫的观点、创新的意念以及敢为人先的勇气等诸多方面。这位兼通中西学、自由主义思想浓厚的学者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留下了深深足迹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就是“追求现代”,而达致“现代”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叙事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叙事主体。民族国家叙事的多元性和矛盾性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现代性文化认同的复杂形态。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正是这种统一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外部条件,并且造就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两次机遇.两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层面的现代转型.这三个层面文化转型的逻辑是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哲学对文学广泛深刻的影响,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本文对部分欧美近代重要哲学思想以及它对近现代欧美文学的影响,分别作简要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