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误解:把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理解为时间和空间的度量离不开物质运动。这不仅说明不了时间和空间何以离不开物质运动,反而会由此得出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可以分割的结论,这就潜伏着滑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时空观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三、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不能离开空间和时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正如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一样,空间和时间也是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无论什么形态的物质客体,只要它存在着,就不能不具有一定的广延性(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定的体积,占居一定的位置)。即使小到象电子那样,直径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10~(-13)厘米),也还是有它的广延性。大的客体当然更不用说了。而这种广延性也就是空间。所以说,物质的存在是不能离开空间的。(数学上的没有大小的点,没有宽度的线,没有厚度的面等等,只是人们从现实的事物中得出来的抽象,  相似文献   

3.
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在哲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本体论就没有哲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间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是把主体性赋予本体论还是承认本体论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之争。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恩格斯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特别是要站在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各种对世界解释的真伪。  相似文献   

4.
物质世界为什么运动?哲学教科书在阐释这个问题时颇多抵牾之处。本文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动力系统有四个层次,即“存在方式”说,“联系动力”说,“矛盾动力”说,“否定动力”说。它们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意义上解释了“物质世界何以运动”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宏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 ,普朗克和海森堡的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当我们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 ,运用哲学思维突破波粒二象性的阈值范围时 ,便发现了一个新的物质范畴———超微观物质世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学说 ,可将这三个物质范畴 ,重新划归为阳性物质世界和阴性物质世界。阳性物质世界属于四维时空 ,由实粒子构成 ,运动速度限制在光速以下。阴性物质世界属于四维以上的多维时空 ,由只具有波动性的虚粒子构成 ,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 ,运动速度起步就是超光速。迄今为止 ,我们人类只认识了阳性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对于整个阴性物质世界还是盲无所知的。在未来的世纪 ,科学研究的对象将会逐渐转向阴性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6.
虚拟世界的出现,是否推翻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理论界曾对虚拟世界有不同角度的解释。从本质上看,虚拟世界里意识的时间和空间并没有类似物质体的真实存在,它是粒子层面的运动在界面的体现。虚拟世界意识的主观性虽然类似人的思想的主观性,从根源上分析,都是电子运动的复杂性和量子层面的差异性体现,并没有一个思想主体的独立主观。虚拟世界与设想为真的多层世界,都是物质世界的个性或者是对宇宙多样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总要经历时间,占有空间。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时空的量度同物质运动紧密相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对运动着的物质的依赖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具体特性和物质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具体特性和物质的引力场及物质的质量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三、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正如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一样,空间和时间也是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无论什么形态的物质客体,只要它存在着,就不能不具有一定的广延性(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定的体积,占居一定的位置)。即使小到象电子那样,直径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10~(-13)厘米),也还是有它的广延性。大的客体当然更不用说了。而这种广延性也就是空间。所以说,物质的存在是不能离开空间的。(数学上的没有大小的点,投有宽度的线,没有厚度的面等等,只是人们从现实的事物中得出来的抽象,并不是现实事物本身)。同样,任何物质客体只要存在着,就不能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许多“基本粒子”的  相似文献   

9.
文本物质层面与文本意义的关系是一个较复杂的论题。文本意义通过“媒介”而被阅读获得,海德格尔界定的艺术作品的物质性影响巨大,但在空间关系上存在混淆,不能成为普遍分析的依据。胡塞尔的兴趣并不在艺术作品的本质分析,而在于通过对意向作用——意向对象的结构分析建立纯粹现象学。应考虑回到经典现象学立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时空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孙海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时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深刻地揭示和准确地概括了时间和空间同物质及其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坚持了时空观上的唯物论,也坚持了时空观上的辩证法。时间和空间既然...  相似文献   

11.
宗喀巴与王阳明对于物质世界界定的侧重点不同,宗喀巴的物更多的是客观物质世界(也包括事物),王阳明的物则更多的是事物(也含有客观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界定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他们对物质世界存在性、物质世界本质认识以及他们认识物质世界的目的不尽相同,这是学术立论点不同所造成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时间、空间的维数与超微观物质世界的结构和秩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宇宙间的物质在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宏观物质、微观物质和超微观物质。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学说,于是将那些主要具有粒子性、次要具有波动性的物质和宏观物质一起就划分为阳性物质;而将另一部分主要具有波动性、次要具有粒子性的物质和超微观物质一起就划分为阴性物质。阳性物质处于四维时空;阴性物质处于四维以上的多维时空。影响我们思维高度和科学发展的正是这个空间和时间的维数对头脑的先天禁锢。借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质能转化公式,进而揭示阴性物质世界或者说超微观物质领域虚粒子在虚时间里运动的模糊状态。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出现了以极端方式阐述的二元论的"Descartes分割":物质与精神二者完全分离。20世纪量子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宇宙在本质上的相互关联性,它否定世界可以分解为独立存在的个别部分。近代物理学已经达到了把宇宙看成是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相互关联的网络。物质和精神是同一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4.
宇宙是物质的。宇宙中没有不是物质的存在,只有物质存在的不同维层与形态。宇宙统一于阴阳物质。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万事万物都是不同维层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排列组合态。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兴人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进化论"和三维物质观对宇宙物质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日益突显,对宇宙物质存在形态及其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5.
唯识学的物质观包括物质起源论和物质结构论。唯识学认为 :物质和极微 (物质基本单位 )不具有实在性 ,因为它们不存在永恒不变、不可分解的本体 ,物质是由众生的第八识变现。唯识学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正统派——哥本哈根学派的思想有某种程度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6.
客观现实的世界具有二重化的特征,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并且,在这两种现实之间具有相互反映的性质。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信息。在最广泛意义上,信息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属性,它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不对称)的表现,这些表现存在于所有自然发生的生命界、无生命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的非平衡过程之中。信息贯穿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有组织的物质和能量的各个层次,它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首要的原因,并决定着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方向。信息是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自然和社会进化过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第三产业存在着密切联系。没有前者的一定发展就没有后者的产生,同样,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后者的存在前者也难以实现;前者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后者的发展状况,而后者的合理发展又能促进前者的提高;后者在联系前者诸因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协同学理论研究生命在阴阳两个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及其转化,将我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即生命本身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组织行为。在生命自组织系统中,序参量——潜意识(广义)即阴性物质世界,就是生命程序和密码编制的总设计师。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阴性物质世界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生命的自组织系统与宇宙的组织系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如无人控制与人工控制、演进与计划、自发与自觉等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不能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而是要看到二者具有互补性,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万物的本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有三条路子:一是从本体论意义上界定物质范畴,并以此来统一认识论;二是从认识论意义上界定物质范畴,并以此回答本体论问题。三是把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结合来界定物质范畴,回答先在性和万物的本原问题。马克思物质观把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提出“物质形态”的概念,科学地解答了宇宙的本原和物质的先在性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实践及物质两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理论定位问题是肃清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争论的关键。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但整个世界最后的基础不是实践 ,而是物质。马克思哲学是地地道道的物质本体论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