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社区”是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在微观层面的集体行动单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研究价值;但是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中的“社区”究竟是什么,该“社区”是如何支持农业的? 借助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文章对 S 农场的“社区”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发现 CSA 的“社区”在静态结构上由一个个关系圈交错组成,初始的关系圈是校友圈、初创团队圈,由此生发出奶爸奶妈圈、信仰圈、健康生活圈等圈子。 CSA 社区的动态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初始成员基于对 CSA 模式的认知信任和对创始人的情感信任形成初始关系圈;第二个阶段,初始关系圈中的焦点成员,借助“关系圈”之间的结构洞,拓展形成次级关系圈。 初始关系圈和次级关系圈共同构成了 CSA 社区,社区内的消费者消费的是“天”(天然农产品),信任的是“脸” (关系),并通过持续购买,来促进 CSA 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让农业不仅仅是“靠天吃饭”,更是基于关系圈的“靠脸吃饭”。  相似文献   

2.
陈斌 《社区》2001,(7):37-37
白下区是江苏南京市中心城区,依据地缘性、功能性、单位性、混合性的标准,将全区126个居委会所辖区域调整为64个社区居委会。根据层次简洁、职能明确、议行分开的原则,在64个社区分别成立了“社区代表大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形成了“领导层”、“决策议事层”和“执行层”。新的社区组织体系,淡化了行政色彩,突出了民主自治意识,在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上都发生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胡跃忠  贾云  邓丽娜 《社区》2014,(12):15-15
“小桥流水人家”是姑苏古城的特色,但也是社区建设的瓶颈,因客观条件所限,江苏省苏州市17个街道171个社区中能在办公场所、硬件建设达到“三星”标准的委实风毛麟角。多年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居斗室而理万机,步陋巷而慰百姓”,但关注他们“小场所、大作为”的社区实践,也就解密了姑苏社区建设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樊晟岑 《社区》2012,(31):46-46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开展了首届“星级社区”评定活动。 由11个相关职能部门、专家代表、媒体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等20余人组成的市“星级社区”评委小组,严格按照文明社区、卫生社区等十六个“单项”评比标准,先后对管城区、中原区等9个区共50余个社区进行了“星级社区”评比验收,验收以材料验收和实地查看验收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外来工与本地人的研究,提出了“二元社区”的新概念。从分配制度、职业分布、消费娱乐、聚居方式和社会心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显示出本地人和外地人形成了不同的两个系统,笔者称之为“二元社区”。二元社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寄生性”经济,一是“地方本位”政策。最后提出二元社区可能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下关区是南京市滨江主城区,全区辖6个街道、56个社区。街道文化站3900平方米、社区文化室1,5万余平方米,并配备兼职文化站长和专职文化干事,85%以上的社区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目前,全区有5个街道已获“南京市五星级文化站”称号、7个社区获“五星级社区文化示范点”称号。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4,(34):1-1
说到社区建设,常被提起的一个词,就是“搭建平台”。“平台”是个比喻,在社区建设领域,人们往往把具有一定功能的载体叫做“平台”。社区本身就是个平台,它担负着很多功能,比如从居民相处的角度来说,它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对于外来人口来说,它是“融合”的平台;对于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精英来说,它是“参与的平台、协商议事的平台”……而对更多的居民来说,社区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在此,我们就来说说搭建社区服务平台这件事。  相似文献   

8.
孟谦 《社区》2014,(24):1-1
对社区主任来说,“社区是个家”这句话,他们的理解和居民不一样。居民期盼的是社区这个“家”能带给他们温馨与快乐;而社区的主任,更多考虑的是当好这个“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问题。而农村小城镇中的社区是小城镇的细胞,小城镇社区“两个文明”的建设成果是农村小城镇建设成功的基础,因而在抓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小城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小城镇社区的精神生活水平,把小城镇社区建设成为农村中的文明小区,以之为“点”去带动“面”,推动整个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一、农村小城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现  相似文献   

10.
奚正喜 《社区》2002,(17):18-19
芜湖市新芜区委、区政府大胆创新,突出特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他们根据各社区区域资源分布,结合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分别培育和建设了7个标志型社区,即:“社区治安标志区”、“社区文体教育标志区”、“社区党建标志区”、“社区服务标志区”、“社区保障标  相似文献   

11.
提升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不仅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借助社会质量的分析框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能够识别出“缺乏社会包容”和“缺乏社会凝聚”两个风险因素。以北京、南京、义乌、宁波、成都和西宁6个城市的19个多民族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的条件组合展开探讨,发现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存在“以居民参与为依托的包容型社区”“以民生保障和社区认同为依托的包容型社区”“以民生保障为依托的参与型社区”三条实践路径,营造共生共乐的社区氛围、培育共享共有的社区文化、推进共商共议的社区参与和提供优质高效的社区服务,是城市多民族社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运用“理想类型”的型构方法,从“社区自理的效力”“社区治理的效果”两个维度建构了社区治理范式,并对“政府管制型”“政府主导型”“合作共治型”“社区自治型”四种治理范式进行了比较.认为:“合作共治型”是符合我国现实的社区治理模式,未来应从治理的社会基础、主体和行动机制等方面深化对社区治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2,(13):28-29
上海市卢湾区关于建立三会制度的意见,特别是其中的评议会制度,规定社区成员代表可以评议政府派出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公安警署、工商所、税务征收组等等,这无疑是对现状的一个挑战,是“媳妇”评“婆婆”,是对社区民主自治的一个保证和推进,是个利好的措施。青岛市北区关于社区居委会减负的意见,从另一个角度保证和推进了社区民主自治。这个意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数字——社区居委会要承担17类139项工作任务,这怎么得了,就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很难完成得好,哪里有功夫去民主自治泥?怎能发挥社区这一城市先进管理机制的作用呢。无疑减负对推进民主自治、对社区工作者都是个利好的消息。两个“意见”的目的是一致的,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程。实践使他们意识到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是推进这一进程的症结,这个问题不解决,上边两个文件的措施都会流于形式,为此,我们曾刊发过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是指导还是指挥的关系,不设街道办事处行不行等内容的文章。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条件,需要时间。但我们必须去创造条件,只争朝夕去解决这一问题。什么时候,社区居委会不再是街道办事处的“腿”和“嘴”了,民主自治进程就会大步向前了。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2,(17):1-1
欣观社区建设今日之形势,已是热潮泛起,你追我赶。社区建设的先进典型,遍布神州大地。典型之好,令国人赞叹,“洋人”惊叹。典型之花已飘香四溢。这里要提出的问题是:社区建设如何从点到面?“星火”能否“燎原”?!社区建设需要“星火”,“星火”的作用在于“燎原”。如果将社区建设的典型比作“星火”,那么,社区建设从起始到发展,都需要这些“星火”引来“燎原”之势。这就是常讲的榜样的推动力量。事实也正是这样,社区建设之所以迅速得到党委政府重视、居民群众欢迎、全社会上下认同,一个重要原因,是透过典型,领导看到了社区建设在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区学派的突出特色是以“社区”作为具体载体来透视“社会”或“国家”,通过“小地方洞察大社会”的方法论,希冀从“有形村落”认识“无形中国”.研究社区、超越社区,“有形”过渡到“无形”的社区研究路径,既是学术场域的内在传承动力所致,又是中国学人的学术责任和国家情怀使然.中国社区研究可以通过渐进式的三个步骤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逐步认识“无形”中国.文章通过对中国社区研究史的回顾,试图回答社区研究从有形社区到无形国家之间的学术追求究竟是如何成为可能的,以及当前学人何以可为,并反思“有形”过渡到“无形”,究竟是“学人宿命”还是科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易永春 《社区》2008,(25):18-19
社区党委(总支、支部)会、居民代表会、联席会、议事会、协调会、听证会,这“六个会”是社区经常性会议,是彰显社区组织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社区工作者对辖区实施科学服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和形式。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社区在召开“六个会”中,还存在着会议程序不清、议题不透、责任不明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工作者不懂不会的因素,也有区街机关指导不科学、不得力的问题。笔者认为,指导社区开好“六个会”,应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苏天真  李登奇 《社区》2011,(25):10-11
从2010年7月以来,地处安徽省中南部的铜陵市一直在进行着一项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改革的内容是将原有的10个街道办事处和61个社区工作站整合成23个大社区,变“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个层级。铜陵市为何要进行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撤街道”,能否切切实实地达到减少层级、提升管理、强化自治、优化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22,(3):16-17
钟楼区永红街道地处江苏省常州市主城区西南部,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是一个“村居混合型”街道,现有10个社区、8个村,常住人口13.9万人。永红街道在坚持“党建引领”的理念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社区治理特点,以“三社聚力”工作法打造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社区组织架构日趋完善,运行机制日趋顺畅,服务民生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9.
李燕喜 《社区》2014,(22):11-11
为推进完美社区建设,湖南省常德市推出了《完美社区“3+N”治理模式指导意见》,探索建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加若干个社区网格的“3+N”社区治理模式,成为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20.
孙成栋 《社区》2009,(7):5-5
笔者近日到一个多次被表彰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的社区采访,发现这个社区有“三多”——创业能手多、科技示范户多、好人好事多。“这都是咱社区学习氛围浓、学习风气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一位社区居民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切实让我感受到了打造学习型社区这一“实事工程”的影响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