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浪费也能保证生活质量广东读者殷卫:眼看物价一天天上涨,我这个原来花钱大手大脚的人,终于决定要过一过勤俭生活,数月下来,也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2.
过节别忘了给老人一个红包浙江读者杨潘:我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两代小辈身上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子女为了报答养育之恩,自二老70岁起,年年给他们送压岁钱,已连续坚持了4年。去年春节,他们的孙女和外孙相继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加入了向祖辈发压岁钱的行列。 相似文献
3.
社区里面好人多陕西读者赵春安(李俊梅执笔):我叫赵春安,今年60岁,是陕西澄合矿务局权家河社区退休职工,一直以来,我被权家河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心想着居民、一心为居民办实事、解民忧 相似文献
4.
高考后遗症武汉读者宋绍武:女儿终于高考完,眼下她正和几个同学在外地旅游散心。这一年多的高考倒计时里,我们都度日如年,家里始终笼罩着浓厚的临战氛围。即使现在女儿暂时不在家,我们仍保持着"非常时期"的生活习惯,说话做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那天一早,闹钟响后,我蹑手蹑脚地起床,老婆像得到了号令,腾地一下爬起来,进厨房里给女儿做营养早餐,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信箱中经常有些很小的稿子,往往是用三言两语谈了谈对一些小事的感受,有些还与本刊直接相关。这种来信,很像读者在跟我们聊天,这是读者与我们成了朋友的表现,让我们受益颇多。经过 相似文献
6.
社区干部要尽快减负浙江读者金阿根:每次走进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都见几位社区干部个个忙得团团转。他们的手头总有干不完的活,忙不完的事。就拿我所在的社区来说,辖5个小区,8000多人口(不包括外来租住户)。谁家的水管漏了,防盗门坏了,都会找上门来;谁家发生邻里矛盾、婆媳不和、夫妻闹架,社区干部也都得去 相似文献
7.
正为老人认证可以更人性化些在一些城市,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认证。由于他们未进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必须要从原单位领取认证表,然后带着本人身份证,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进行认证盖章,然后再到街道办相同的手续。有些行走不便的老人,为了让认证人员见到本人,必须要坐着三轮车, 相似文献
8.
我希望看到这样一个老年社区北京读者余言:我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正在步入老龄阶段,我很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问题忧心。从现状来看,完全指望儿女养老是不现实的,完全依靠政府的服务机构去养老,恐怕目前也是政府力所不能及的,我认为建立老年社区也许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老人认证可以更人性化些在一些城市,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认证。由于他们未进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必须要从原单位领取认证表,然后带着本人身份证,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进行认证盖章,然后再到街道办相同的手续。有些行走不便的老人,为了让认证人员见到本人,必须要坐着三轮车,由家人推着到社区、街道,走完相关的程序。炎炎盛夏,让老人如此折腾,实在令几心中不安。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百姓生活》杂志的忠实读者。一直以来,《百姓生活》就像生活在我身边的一个老朋友,为我分析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告诉我许多和我一样的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教我怎样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走向致富的道路。在我们小区,不仅我常年订阅《百姓生活》,周围的邻里也都是《百姓生活》的忠实读者。大家在一起常说,《百姓生活》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万事通。她知道很多普通老百姓的成 相似文献
11.
在编辑部的信箱中经常有些很小的稿子,往往是三言两语谈了谈对一些小事的感受。这种来信,很像是读者在跟我们聊天,让我们受益颇多。我们很珍视这些读者朋友对本刊的友情,因为读者的感受对我们很重要。同时也感谢读者对本刊的鼓励,并希望这样的互动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2.
订份杂志让大家看就是做公益近日,本刊接到江苏省南通市的读者杨汉祥的来信,他在信中说:我所熟悉的一位退休干部见《社区》办得好,其内容丰富实在,信息量大、精品文章多,是一份很理想的社区建设读物,尤其适合社区干部群众阅读,以至他自前年初开始,在自己订阅的同时,每年还另外订一份《社区》,赠送给他所在的社区图书阅览室,供大家一起阅读。许多居民见了都觉得很好,到后来有些居民家庭干脆自 相似文献
13.
街居干部能否帮助老年拆迁户解决租房难题安徽省蚌埠市读者王惠卿: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一些常年居住在棚户区里的老年居民,终于盼来了旧房改造的时机,老人们为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从心底感到高兴。但是,笔者了解到,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欣喜之余,又为自己在外难以租到房屋而犯愁。原因是,一些房主不愿意将自己的房子租给老年人居住,害怕老 相似文献
14.
在编辑部的信箱中经常有些很小的稿子,往往是三言两语谈了谈对一些小事的感受。这种来信,很像是读者在跟我们聊天,让我们受益颇多。我们很珍视这些读者朋友对本刊的友情,因为读者的感受对我们很重要。同时也感谢读者对本刊的鼓励,并希望这样的互动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在编辑部的信箱中经常有些很小的稿子,往往是三言两语谈了谈对一些小事的感受。这种来信,很像是读者在跟我们聊天,让我们受益颇多。我们很珍视这些读者朋友对本刊的友情,因为读者的感受对我们很重要。同时也感谢读者对本刊的鼓励,并希望这样的互动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6.
社区救了我两次秦皇岛读者王璐:我今年44岁,家有70岁的婆婆、病重的丈夫。2000年,丈夫下岗,他患有结核性胸膜炎,还有严重的腰椎损伤,不能劳动,还得给他支付昂贵的医疗费。我没有工作,儿子正在上高中,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田园社区雪中送炭,及时给我全家人办了低保。别看低保钱不多,可帮了我们的大忙。我从心眼里感谢社区,感谢党和政府。说心里话,我不愿向政府伸手,我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信箱中经常有些很小的稿子,往往是三言两语谈了谈对一些小事的感受,有些还与本刊直接相关。这种来信,很像读者在跟我们聊天,这是读者与我们成了朋友的表现,让我们受益颇多。我们很珍视这些读者朋友对本刊的友情,因为读者的感受对我们很重要。同时也感谢读者对本刊的鼓励,并希望这样的互动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山西老年》的"辣味"和"热度"我是《山西老年》的一位忠实读者和热心作者。在此,我想以一名读者的身份提点自己的见解,我喜欢《山西老年》的"辣味"和"热度"。所谓"辣味",就是要敢于直面社会现象,敢于揭露阴暗面,点评问题不搞隔靴挠痒、蜻蜓点水,多些单刀直入、一针见血。比如《百姓心声》栏目就辣味十足,令人一睹为快。上一期的《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一 相似文献
19.
我与《山西老年的》情缘退休前就听朋友说过《山西老年》是本不错的杂志。2001年我退休后,单位老干部科也为我订了一份,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始结识《山西老年》。 相似文献
20.
王老师好!您太客气了,其实你们对我帮助很大,我是你们学报的忠实读者,每期我都十分认真地读,受益良多,你们学报办得也很好,每期都有不少可读文章(我的兴趣很广,不限于文学)。丹东又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在那里生活了难忘的九年(是我真正的青春时代),读你们的学报更有一份亲情,对您和雷主编更有家乡亲人般的感觉。你们又是专家,是我很羡慕的人,我的拙作也很粗陋,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