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湖北2000年和2005年迁出人口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迁出人口的主要动因是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通过就业直接增加货币性收入.由于中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以及享受的准入限制等原因,基本公共服务对迁移人口的影响为负、教育和社会保障对迁移人口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放松享用的准入条件和通过灵活机动的偏好显示机制,可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对其他地区人口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3、产业结构调整使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省的就业人口正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为33.53%,第二产业占40.65%,第三产业占25.8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19.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0.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8.84  相似文献   

3.
《浙江统计》2002,(9):35-40
六、少数民族个数增加,人口增长较快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浙江省,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少数民族数量增加较快。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全省有少数民族16个,1964年增加到23个,1982年为33个,1990年为49个。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省少数民族除德昂族、保安族外,其它少数民族在浙江都有人口活动,少数民族个数已达到53个。人口超过1万人的少数民族有7个,分别是畲族、土家族、苗族、布依族、回族、壮族、侗族。与1990年相比,人口超万人的少数民族增…  相似文献   

4.
《浙江统计》2002,(8):36-39
建设浙江首先必须了解浙江。人口,作为最基本的省情,更需要我们全面地把握。随着轰轰烈烈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束,我们获得了反映浙江人口情况的最新资料。本刊将陆续全文刊登本次人普开发资料《浙江省人口发展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浙江统计》2003,(2):40-42
二、住房质量状况良好根据浙江省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抽样调查资料,全省有42.6%的家庭户居住在1990年以后新建的住房中,这部分住房的建筑面积约占全省住房建筑面积的52.1%。有一半的城镇家庭户的住房是1990年以后新建的,而乡村1990年以后新建的住房比例相对较低,但也有36.1%。各市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五普”资料表明,八成以上的家庭户居住楼房,乡村中居住楼房的家庭户比重也达到了75.0%。全省有2.5%的家庭户居住高层住宅,这部分家庭大多集中在杭州等中心城市的市区,杭州和温州居住高层住宅的…  相似文献   

6.
《浙江统计》2002,(12):39-43
(二)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减少,存活率有显著提高 2000年全省15至50周岁平均每个妇女活产子女数为1.17人,比“四普”时的1.45人减少0.28人,减幅达19.31%,到普查时平均存活子女数为1.15人,存活子女数非常接近活产子女数,存活率达98.46%,比“四普”时的96.43%提高了2.03个百分点。从表6-5可以看出,2000年浙江省50周岁及以下各年龄组育龄妇女活产子女的存活率部在97%以上,可见浙江省婴儿死亡率和青少年死亡率已经下降到极低的水平,因子女死亡而造成的补偿性生育也随之降到了较低水平。这既是十年来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我省几十年来计划生育工作长抓不懈和优生优育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8.
人口文化素质综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素质教育是我国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对人口的文化素质进行评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构建了浙江省的人口文化素质评估模型,并借助于五普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划生育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区控制人口增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口增长过快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一、人口总量的发展变化情况。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有2145.65万人,同1982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的数量、分布、结构等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统计数据,对浙江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全省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及相关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加强城镇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统计》2002,(10):42-45
婚姻与家庭是人口分析的重要方面,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90年代以来浙江省人口婚姻、家庭的基本特征为:未婚人口下降,已婚有配偶人口上升;离婚(尤其是女性离婚)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平均初婚年龄为23.2岁;大龄未婚男性虽仍然明显多于女性,但比1990年好转;早婚人口大幅度下降;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家庭代际关系发生变化,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一代户比例大幅上升;单身老人户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人口流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流动是一种与史具来的社会经济现象和人口现象,而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又有很多。本文旨在讨论中国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变迁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影响。1中国的户籍制度和乡—城人口流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做了国家的主人,近代100多年来饱受凌辱和战乱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提高人口科学文化水平方面研究了提高人口素质的评价体系,以贝叶斯网络为工具,在对长江地区人口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后,从大量人口数据中分析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问题。建立描述人口素质的相关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为人口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孙霖 《四川省情》2003,(8):13-16
三、未来20年,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任重道远 未来20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得的机遇期,也是我省人口有序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口增长起伏波动、社会伦理和若干社会运行机制需要调整重建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以河南省人口数据为例进行人口空间分布及迁移的实证研究。一方面,研究中运用全域空间性和局域空间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通过定量性指标的运用得出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存在相关性,且是高值集聚,即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一起;另一方面,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主要研究各个政府支出对河南省人口迁移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各支出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人口逆淘汰是指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高素质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缩小,低素质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的一种人口再生产现象或模式。人口逆淘汰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不能回避、必须认真对待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一、人口逆淘汰问题的争议我国是否存在人口逆淘汰?这在理论界是有着争议的。观点一: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我国存在着人口逆淘汰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60年代中期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乡村人口出生率大大高于城市人口出生率,本来具有庞大基数的农村人口在快速增长。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的城乡差别,城市的经济条件、生…  相似文献   

18.
人类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其劳动力的数量质量投入以及消费需求动力,促进或延缓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以其产业结构的配置状态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制约着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增长速度和内在结构等的转变。因此人口与经济生产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机制,要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未来劳动力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因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建国后,我省人口转变经过了三个阶段:1950—1967年,死亡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也是人口转变的开始阶段。死亡率从15‰下降到7‰,而出生率则从34‰下降到29‰,死亡率下降的幅度大于出生率的下降幅度。1968—1988年,人口转变的加速阶段,是出生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统计》2002,(11):41-44
(三)大学文盲比显著提高大学文盲比是指一定总体某一时点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数与文盲人口数的比。与以往人口普查相比,2000年我省人口大学文盲比显著提高,为45.61%,比1964年“二普”时增长60倍,比1990年“四普”时增长5.86倍。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达到研究生程度的人口全省有30227人,比“四普”时大幅度增加。(见表5-3)二、文盲人口减少,文盲率明显下降人口文盲率是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同龄人口的比重(即净文盲率,也可与总人口比,其比重则为粗文盲率)。这次人口普查,浙江省文盲人口总量为321.85万人,与1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