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实施的债转股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在债转股过程中,参与债转股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都应当认识到债转股是在特定经济时期政府采用的特殊经济政策,绝不是政府给予参与债转股各方的政策优惠;同时必须清楚债转股应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以"股变现"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实施债转股不仅有利于化解银行的金融风险 ,而且对促进国企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国有企业、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三方面论述了债转股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我国债转股改革已拉开序幕,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了。由于债转股涉及到中央政府、四大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改革,只有在对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後,才能理解它的现实意义。我国债转股改革出台的背景,其一是国有企业的赢利状况不佳,其二,国有商业银行有大量不良资产沉淀於国有企业.其三,广信破产清算在国际社会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对银行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是一个警告。债转股在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意义应该说主要在于解…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1999年一举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事实证明,这一举措卓有成效。虽然国际上存在多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取得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却只使用了购买这一种方式取得银行不良资产。本文通过研究信托方式取得银行不良资产在我国的可行性来试图找到一种更好的银行不良资产取得方式,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把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关系 ,即变银行对企业的债权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 ,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这是国家化减金融风险 ,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脱困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该战略已实施一段时间 ,本文就相关问题的思考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截止到2000年1月底,已有78家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定了债转股协议,转股金额达1122亿圆。在国有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又一个新春伊始,这使人感到一种振奋。振奋之一,是政府的决策者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实践后逐步走向成熟,以往对国有企业“撒胡椒面”式的普遍救助方式被“择优录取”的重点扶持方式所代替。振奋之二,是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步伐由此加快了。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额为1023亿圆,从而使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债务负担过重是国企扭亏为盈的…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台刊《中国大陆研究》第43卷第3期发表文章指出 ,中国政府深知欲深化国企改革 ,就必须解决企业债务问题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健全金融体制 ,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并重建银行与企业的信贷关系 ,故有债转股政策的出台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产生。本文以政策分析的研究途径 ,就债转股政策产生背景、选择与形成、执行措施、效果及可能风险逐一进行分析 ,来探究内地实施债转股政策可能带来的效应。作者认为 ,债转股政策的实施 ,对减少不良资产的效用是有限的。但从试点的角度观之 ,实施债转股政策 ,将促使金融体系人才的培养、配套制度的…  相似文献   

10.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入世之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及中国金融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的分析,指出银行不良资产已危及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对目前国内设置专门性的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利用债转股的运作方式消除银行坏帐的作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多元化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