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6,(3):8-12
汉代礼的教育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朝廷居于主导地位;二是地方官在对民众和僚属的教育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三是官学、私学及家学是礼教育的重要途径;四是西汉礼的教育强调皇权威严,而东汉则更突出尊卑有序的官僚礼制和家族之礼,两汉礼的教育理论不断成熟;五是汉代礼的教育不仅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培养了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提高了各阶层的文化修养,而且促进了边远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
先秦家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历史,上下跨度达一百数十万年。经历了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广义说,自有了人类便产生了教育活动。漫长的原始社会,简易的生产劳动、原始宗教等领域的教育,大多始于家学教育活动。氏族社会的母权制和父权制.进一步确立了家学教学基础。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已有关于最初家学活动的记载。那时的教学方法,自然是以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的言传身教为手段;三代之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和知识的理性化,家学活动形态亦日趋完善。家学为私学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教育机制,囿于家  相似文献   

3.
阎盛国 《南都学坛》2009,29(5):7-10
在汉代历史上,一些女性作为独特角色跻身于招降活动的不同场合。引人注目的是,她们从不同层面影响着汉代历史上的招降活动,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亲自主持招降活动;二是直接参与招降活动;三是被动成为维系招降活动成果的重要纽带;四是被动作为招降活动的诱饵出现。正是由于汉代历史上的一些女性从不同层面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招降活动,从而使得汉代历史上的女性角色与招降活动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比较开放的汉代妇女独立参与政治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汉代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办学类型多样化,分初、中、高三级;教学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化知识还有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汉代民办教育与官学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经学传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当今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学世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在理论或创作上往往表现出家学传承的特点,吴江沈氏文学世家在曲学方面的家学传承就是这种特点的体现。从沈璟的《南词全谱》到沈自晋的《南词新谱》,再到沈时栋的《古今词选》,沈氏文学世家在曲学方面的家学传承经历了两个阶段,并成为一种文化指向扩展到沈氏作家的词曲创作中。这些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文学世家在文化意涵上与文学流派的不同之处即文学上的某种家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翟麦玲 《南都学坛》2007,27(5):12-17
在汉代,礼教中的女子教育观与现实生活中女子接受教育的情况有所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女子受教育的内容不只是礼教宣传中的贞顺、女功之教育,而且还包括诗书文化、书算、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从受教育的阶层看,也不只局限于士大夫以上家庭的女子,而是包括从奴婢到皇后之普遍阶层的女子;汉代女子普遍接受广泛教育,一是与礼教对汉代社会的影响还处于早期阶段有关,二是与汉代社会普遍欣赏、尊重有才女子的风气有关。汉代女子的受教育情况影响了汉代女子的社会地位与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尚书》展现出其愈久弥新的文化张力,现代人从对《尚书》的现代阐释中可以发现历史的规律、观念和思想,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马士远著《两汉〈尚书〉学研究》从清理基本术语、学术文献等基础上,对西汉《尚书》学研究、东汉《尚书》学研究、《书》教传统与汉代政教、汉代称说《尚书》学文献辑考等进行了系统阐释:一是厘清学术渊源,坚持“论从史出”原则,做到正本清源;二是把《尚书》学放在更为宏观、开放的视野里审视,站在学术史的高度看待《尚书》学研究,把《尚书》孔氏家学研究推向深入;三是把《尚书》学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考察,全面分析了孔氏《书》教“七观”说思想;四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两汉《尚书》学研究的背景、渊源、著述、成就和问题等,善于结合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深入论析、且叙且考,做到了言必有据、据必足考,在坚实的史论资料基础上展示两汉《尚书》学的整体风貌,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历史长达400余年,汉代科技与文化相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特别是文景之治带来的经济繁荣在文化上也有鲜明的体现。无论是皇家还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安定使他们对生死的考量更加现实而紧迫,也为他们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史记》、《汉书》是汉代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汉代文明的记录,它们对于中国历史上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史记》的重大贡献在于记述了人文初祖和文明传承的历史联系;《汉书》的突出成就在于进一步描绘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山川形胜和文化交融。二者交相辉映,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恢宏历史画卷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汉代太学正式成立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世界教育史上仅见的。它的历史作用为:一、使儒学成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二、为地主阶级培养了大批官吏及其接班人;三、使统治阶级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利其统治世代延续。汉代建立太学是中国地主阶级利用教育阵地来巩固本阶级统治的一项成功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陕西部分高校研究生的调查,发现目前研究生信仰趋于务实性,功利化色彩鲜明,呈现多元化特点,体现出对自我的高度关注,并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对研究生信仰的培养应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加强对研究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转变家庭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研究生自身要注重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内容和方法 ,具体表现为家训形式“种类繁多”、“多元推进”、“理论系统”、“文献丰富”等特点 ;家庭教育内容“家国一体”、“德教为先”、“崇尚人格”、“尚学”、“早教”的优良传统和“慈严相济”、“以身示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环境”的教育方法。这些优良传统和方法 ,对我们当今教育子女 ,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九品中正制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举制度,是由其特定的教育环境所决定的.曹魏之初,随着整体社会教育的衰微、门阀士族的形成,朝廷在与大族相妥协的情形下创立九品中正制;晋时,由于士族家学独盛,门第被无限夸大,九品中正制又独为士族所把持,将维护士族利益之功能发挥到了极点;南北朝时,君权回归、教育复兴、士族衰微,作为士族阶层把持选举工具的九品中正制便自然地退出历史舞台.纵观其演变历程,实是选举制度在乱世教育衰微情形之下的一种病态反映.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性教育是中小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和家庭自身的问题以及应试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家庭性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必须在性观念、家庭内部、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教育合力方面加大力度,才能促使家庭性教育得到发展,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对李大钊的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教育思想精华,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对李大钊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理想教育、生活作风教育、学习教育三方面。其思想来源,一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祖父的言传身教;二是李大钊自身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三是李大钊丰富的教育实践。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认真研究和学习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受到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在分析了研究性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共同点、理论基础及相互的促进作用后,提出了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并将其与Sakai课程管理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基于Sakai的现代远程教育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进而进行了其概念的界定及优势的分析并详细说明了此学习模式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于敦煌的索氏家族,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作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家族教育的角度再次对索氏家族作一论述.作者认为,索氏家族之所以能够站在历史舞台上达近千年,与索氏家族内部优良的家学教育的传承分不开.本文选择五凉割据河西时期索氏家族的教育状况,从索氏家族家学传统的奠定、"儒学化"发展方向的确立、五凉时期敦煌索氏家族教育特点等方面分别对索氏家族的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既是幼儿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对于幼儿数学教育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H市6所幼儿园的144位幼儿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他们的数学能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数学教育现状,并对他们所在班级的数学区角环境进行测评。在对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观察记录及访谈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入世后国内外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课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推进高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和补充.调查发现:目前家庭德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道德品质和日常生活能力、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方面,但较少进行政治、思想和恋爱及性、心理健康的教育.并且家庭德育内容与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呈正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