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面考察现代汉语中副词性语素的分布情况和语法特性。研究显示:(1)现代汉语包含40个单音节的副词性自由语素、133个副词性半自由语素和10个副词性不自由语素,副词性半自由语素可涵盖丰富的语义类型和多样的语法特征;(2)单音节副词性语素重叠、副词性语素+后缀等多种形式的存在反映了副词性语素在隐性词法规则的影响下可产生具有一定能产性的词法模式;(3)副词性语素具有强组合性、韵律依附性、能产性、定位性和文言性等句法特征,它们既体现了语言的共性,也表现出现代汉语的个性。研究表明副词并非一个可以穷尽列举的封闭类,有助于更清楚的认识其词类属性,为现代汉语语素研究提供了材料证据。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的语用敬谦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语用敬谦手段,是区别于语言层面的敬谦辞且独立于敬谦辞之外的表达敬谦态度或情感的带有规律性的言语方式,这些方式的言语载体本身都不是语言层面的敬谦辞,但这些方式在语用中确实能够起到表达敬谦态度或情感的作用,它们与语言视野下含有敬谦基义或陪义的敬谦辞,是两套平行而又互补的表达体系,共同构成广义敬谦语的范畴。敬谦语的兴盛期——明清时期的语用敬谦手段包括"少化"意义手段、修辞手段、从儿称谓手段、泛亲属称谓手段、避讳手段、自名手段、称字号手段等,后五种手段主要用于称谓。  相似文献   

3.
<儒林外史>的敬谦称谓儒雅繁富,系统完备.<儒林外史>中的敬谦称谓系统有两个层面的子系统:语汇层面上的传承而来的定型化了的语言类称谓性敬谦辞系统和语用层面上的不拘一格、各具特色的语用类敬谦称谓方式系统,每一子系统下又有各自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4.
李丹 《延边大学学报》2013,46(3):72-75,108
伴随着中国儒文化的韩国传播,许多标记性敬、谦语素被借用到韩国语中。这些敬谦语素是一种自然空间"大、小"感知在社会领域中的映射,是儒文化核心"分"思想的反映。"大"通常指向地位和身份较高、年龄相对较长的长者,而"小"则与其相反。  相似文献   

5.
敬谦语是表达恭敬或谦逊的态度或情感的词语,是民族特色鲜明的礼貌语言。明清时期,汉语敬谦语进入鼎盛时期,系统完备。明清敬谦语的义位内部和义位之间,按照同素规则、互补规则、顺序规则、方向同一规则、态度同一规则、语体同一规则等规则组合成线性表达。语义组合系统是现代词汇语义学的新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副词重迭     
本文是副词性重迭形式研究中的一部分。旨在立论副词与其重迭形式的对立存在,并对此提出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描写与解释。本文只涉及基式为自由的副词的一类重迭式副词,排斥基式为非自由副词的其它重迭式副词。根据我们对1000多万字比较典范的现当代白话文著作的考察,这类副词重迭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类型界定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 名词”现象日益流行。根据其中名词呈现出的特点,可分为语法的副名组合与修辞的副名组合。前者侧重表现关涉性的较客观的语义特征,后者侧重表现描述性的语义特征。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结构形式、句法功能、语义、语用及演化趋向等五个方面。另外,对副名组合现象应作动态的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8.
英语动词性语义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名词的动词性语义,剖析形容词的动词性语义,探讨副词的动词性语义,阐述倒序性动词和否定性动词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9.
论副词重迭     
本文是副词性重迭形式研究中的一部分。旨在立论副词与其重迭形式的对立存在,并对此提出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描写与解释。本文只涉及基式为自由的副词的一类重迭式副词,排斥基式为非自由副词的其它重迭式副词。根据我们对1000多万字比较典范的现当代白话文著作的考察,这类副词重迭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单音节副词 AA 重迭式。这类重迭语音形式不尽一致,口语色彩浓的在北京话中有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得(děi)"与副词或副词性结构组合时,体现了明显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主要是受"得"的语义特点制约。语义一致原则是"得"与副词组合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得"的宾语特点和语言象似性原则、命题内外成分的区别等也对这种不对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依据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对英语连接副词进行分析,指出连接副词在话语交际中的各种语用标记作用,并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英语本族语者的议论文作为参照,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连接副词的情况,以考察其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语用认知意识。  相似文献   

12.
吉安话表示形容词程度语义的语法手段较为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词内语素表示程度、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前加状语表示程度、后加补语表示程度等。通过各种语法手段可以使形容词的程度发生改变,或增强语义程度,或减弱语义程度。  相似文献   

13.
语气副词作为现代汉语状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信息功能集中表现在预设、焦点上。这种状语的预设是语 用预设,是指命题在语言交际中的适切性;其焦点是信息焦点。语气副词状语的预设焦点功能主要是复制预设、标 示焦点和充当焦点。  相似文献   

14.
以汉语中副词强势语的认知分类和语义特征为根据,对汉语中尤其是一些报刊和口语中流行的"副词+非度量性形容词化名词短语"的表达法从副词强势语的语义含义、"误用"现象的认知分类和语义表征以及"误用"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及理论依据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种表达法虽在语法类属上出现跨类"误用",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来又具有合理性;虽为误用,却很流行,给语言增添了多样性和新奇性。  相似文献   

15.
益阳方言XA式状态形容词比较丰富,能表示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意义。XA式状态形容词中的前字“X”除小部分表示具体的意义外,大部分意义虚化,不表示具体的词汇意义,只表示加强程度;后字“A”是构成XA式状态形容词的主要词根语素。XA式状态形容词有多种加强程度的形式,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补语和状语,有的还可作主语和宾语。益阳方言XA式状态形容词有区别于普通话和长沙方言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因而语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语序一般都比较固定,但有时候,句子的语序会发生改变,我们称之为易序现象。汉语里有很多易序现象,不但口语,而且书面语中也存在很多易序句。本文将从语用角度对主谓易序、动宾易序、状语中心语易序、定语中心语易序、动补易序等几种现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三音节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一定数量,识别和判定现代汉语三音节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判定现代汉语三音节词不能以词典是否收录和是否标注词性为依据,而是要以实际使用的情况和人们的词感为依据,坚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和语感综合考察,以语用和语感为主的定性标准。具体操作上可采用语音形式识别法、语素数量识别法、语素性质识别法、语法特点识别法、语义特点识别法、语用对比识别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日语里有许多委婉的表现形式,如使用含义不明确的副词和副助词、改换词语、句末添加丰富多彩的助词或助动词、会话中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含有不同的语用功能,采用这些委婉的表现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非语素向语素演化之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素和非语素的辨析中,会出现同一语言单位,有时是语素,有时是非语素。从历时的角度揭示非语素向语素的演化,并着力探寻这种演化的轨迹,可以为非语素向语素转化提供较为清晰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