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所有制理论探微龚唯平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人类思想史上极有影响的学者。马克思称他为“思想巨人”和“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则称他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的确,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涉及当时的一切知识领域,而且在各领...  相似文献   

2.
平等与分配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言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一书中写道:“‘公正即平等’这一人人都坚信不移的命题是完全不成立的。”不错,在希腊语中,“平等”一词与“公正”同义。然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3.
谢永康 《求是学刊》2007,34(2):51-55
阿多尔诺在其关于形而上学的课程中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解读,对于理解否定的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在阿多尔诺看来,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形而上学家,因为只是在他那里抽象概念与感性世界间的关系才第一次得到自觉、认真的对待。这种关系本身就表明了形而上学内在的辩证结构。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质料”等概念,试图使非概念的领域概念化。而这类概念恰恰昭示着非概念物的不可消逝性,从而成为非概念物的踪迹。这些踪迹的存在表明了形而上学的不完整性,并将形而上学的问题引向了形而上学之外。阿多尔诺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形式与质料、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中意识到了中介问题,但由于其对主体反思的完全陌生,这种中介只是一种“中庸”,而非辩证的中介。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包含的非同一物的踪迹对于阿多尔诺反思近代形而上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 在西方美学史上,在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之间,有一篇承前启后的重要论著,这就是朗吉弩斯的《论崇高》。这篇著作在17、18世纪曾风行一时,被译成了欧洲所有文字,对当时的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人赞美这部论著“象黄金一样贵重”,把它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作者也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最伟大的希腊批评家”。 但是,在长达千年的漫长岁月中,这部著作并不见经传,也从未被人提起过,10世纪时人们从法国和意大利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了它的抄本,然而却无人问津,直到1554年,才由巴塞尔的人文主义者弗朗契斯科·洛伯忒罗首次…  相似文献   

5.
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解释,西方古代文论中有摹仿说,中国古代文论中有物感说,二者产生的时间差不多(公元前3、4世纪),若将它们加以比较鉴别,对探索中国古典美学之特征是会有裨益的。 “摹仿”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美学著作《诗学》中提出来的。“摹仿说”这一概念,是后人概括的。摹仿,也就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所提到的摹拟现实事物形相,具体地形象地再现客现事物的形相。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领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是摹仿”,“象前面所说的几种艺术,就都用节奏、语言、音调来摹仿。”①摹仿说是古希腊神…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本介绍性著作。介绍性著作有多种形式:有的适于普通读者;有的是写给大学生的;还有一些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的悟性,能够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或理解某位作者的思想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亚里士多德:渴望理解》一书无疑属于后一种情形。有些介绍性著作被称为“哲学言论集”,它是把某位思想家的学说清晰而准确地罗列出来,再加上这种学说的一些基本论据;还有一些是“评论性”的,除了列出上述原始材料外,还要比较同时代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此外一些是“历史性”的,是把所论及的思想家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分析他如何看待他的先辈与同时代人的主张和思想。这本书则与  相似文献   

7.
在一篇关于“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关于美德的会话”的文章中,麦金泰尔对儒家与亚里士多德美德理论之间的问题做出了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阐释”。本文则力图提供一种儒家的美德伦理阐释,而非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美德理论做儒家式的阐释(与麦金泰尔的做法相对),并由此尝试对“儒家与亚里士多德美德理论之间的问题”做出一种儒家式的回答。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个人与人伦:美德主体的概念视差;“成就”与“成人”:美德评价的标准视差。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理论及其现代意义苗宝明亚里士多德曾被马克思誉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是古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独具特色的修辞理论及其传统,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一文艺复兴以来的中外修辞学家一般都是将修辞局限于文艺范围,...  相似文献   

9.
赵麦茹  严红 《唐都学刊》2003,19(2):76-79
“中”在中西哲学上占有相当重的分量 ,中国的儒道释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都给予“中”以强烈关注 ,不同的是 ,儒家为道德之“中” ,道家为自然之“中” ,释家为性空之“中” ,亚里士多德为德性之“中” ,四家之“中”各有特色 ,“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日听猪音     
有一个传闻是有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有人问他:“做人快乐还是做猪快乐?”亚氏答道:“做猪快乐。”再问:“那么你选择做人或是做猪?”他答:“还是做人。”做猪为什么会快乐呢?大概因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人会思想,头脑复杂,所以做人痛苦。但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不肯放弃思考,宁做痛苦的人,也不做快乐的猪。所谓人各有志,如果有轮回的话,给我选择,我是做猪不做人。哲学家喜欢做人,无非是吹皱一池春水,为世间平添烦恼。只要人人是猪,天下自然太平。当然,许多父母不作如是想,他们不要望子成猪,连望子成人也不肯…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整理“形而上学”概念在17世纪被改编的过程及其基本形态,近代唯理论哲学从其原始内涵中所要排除的是什么?在现代,它被排除的又是什么? 形而上学是一门非常难懂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首次对形而上学的原意进行了阐述,后人在这方面的论述也很多,但既使是直接阐述形而上学的许多著作,对这一概念内涵的把握也很含糊。因此,首先必须弄清楚的就是到底什么是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学的定义很多,在亚里士  相似文献   

12.
陈明珠 《浙江学刊》2023,(6):193-201
作为德国启蒙时代重要思想家、剧作家,戏剧的情感激发和道德功能是莱辛戏剧思想的核心关切。在《悲剧通信》时期,莱辛坚持颇具卢梭色彩的“同情说”,而到了《汉堡剧评》时期,则完全服膺于亚里士多德《诗术》的“净化论”。本文尝试梳理、分析和理解莱辛戏剧思想中从“同情说”到“净化论”这一今古之变,尤其侧重这一思想发展的特色所在,即在各种近现代观念掺杂的论辩逻辑背后,始终夹缠着莱辛对亚里士多德《诗术》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3.
因明是古代印度“尼也耶”派,即“正理”所创立并在后来不断发展而趋向成熟定型的逻辑科学。它正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逻辑一样,也是关于推理、论证的科学。印度学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中指出:“实际上,正理的意义就是逻辑,也就是正确推理的科学。它在许多方面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相类似,虽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基本上的不同,……”他对因明与亚氏逻辑关系所持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但他并未对此作  相似文献   

14.
“物感说”与“摹仿说”分别为中西古典审美方式。一般来说,“物感说”的形成是以《乐记》为标志;“摹仿说”的形成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标志。由于这两部著作产生的年代十分接近,也就成为中西古典美学寻根溯源予比较的最好样本。 由于人类共同的起源及接近的生理、心理结构,在审美思想上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民族习俗、社会形态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审美思想的差异,也包括审美方式的差异。往往,审美思想的差异又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特色。“物感说”和“摹仿说”一定程度代表了中西方古代的文…  相似文献   

15.
虽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被奉为西方第一部专门系统的诗学理论著作,但其在古代世界中一直谜一般地隐匿着,迟至文艺复兴时期才得以重见天日.此后,其中某些观点经由提炼、归纳,得以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批判哲学”的结果“是启蒙思想”①,那它对近代思想的最深刻启蒙,就是其中所昭示的具有变革意义的存在观。 1《纯粹理性批判》所要阐释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构成这种普遍关系的双方在何种意义上现实地存在着呢?康德认为,自然作为“存在”,既不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讲的质料,也不是培根的经验事实。质料和经验事实只是具体的物,属于“存在者”范畴而并不是“存在”本身。本体论意义的自然作为“存在”,“它指的仅仅是一般物存在的各种规定的合乎法则性”③。它不可能在现象界中被对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作为普遍的、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王海成 《唐都学刊》2013,29(5):34-37
在张载著作中,“虚”、“虚空”、“太虚”在意义上有所区别,指的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随意替换。“太虚”是与“气”、“天”等同一个层次的存在者,而“虚”主要指气、天、人心等存在者的特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刘骏勃 《求是学刊》2023,(3):170-180
鲍修哀是17世纪法国重要的神学家、史学家,Discourse on Universal History是他在历史学方面的代表著作。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不少译著和研究论著都将鲍修哀这部书的书名译作《通史论》或《世界通史》等,这是不太合适的。刘家和曾指出,中西之间有着重通史与重普世史的特点之不同。普世史固然必须以时间为经,但其重点却在共时性的普世的空间之纬;通史固然必须以空间为纬,但其重点却在历时性的时间之经。也就是说,西方思想中的Universal history(普世史或普遍史)与中国的“通史”概念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中国的“通史”思想其核心在于“穷变通久”,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通古今之变”。以王夫之为例,其史学著作虽属史论体,但特别注重对古今之变以及历史变化的辩证发展和深层原因的揭示,尤其是对变与常关系的深刻把握,使其成为继司马迁以来中国史学“通史精神”的又一典型代表。作为与王夫之大体同时的鲍修哀,他的史学著作虽然在内容上涵盖古今广泛的时间,但指导思想却是基督教普世史的神学观念,把历史变化归于神意,未能体现出“通古今之变”的思想,这是中西传统历史观念中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9.
福柯及其生平、著作和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柯及其生平、著作和思想于奇智一、生平与著作1.生平福柯(MichelFoucault,1926-1984)是法国后现代思潮的前卫人物,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西部古城——普瓦提埃。米歇尔·福柯原名保尔·福柯,“米歇尔”是其母亲给他起的,家人...  相似文献   

20.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科体系中,伦理学首先从实践哲学得到规定,而他的“实践”作为个体内在合目的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行为”,是Dascin意义上的超越性本真实存活动,与现代意义上的与“理论”对立的“实践”是对立的。当亚里士多德把他的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从属于“政治学”时,他揭示出我们“常人”实存的本性就是城邦中共存。但伦理的共存先于个体的实存,共存的伦理——公正——不是“德性”的一种,而是德性的整体,个体德性只是附在这一“整体”上的“皮毛”。无论是个体的本真实存还是城邦的伦理共存,最终都是为了人之为人的卓越性(德性)的实现,伦理学本质上成为”人学”,其核心的问题结构是个体的本真实存和城邦的伦理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