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叫做拿罗基(Paul Nawrocki)的中年男子在西装上套了个三明治式广告牌,站在纽约街头找工作.他曾在玩具业待了36年,做到高层主管,因为被资遣,才不得不每天搭一个半小时火车到热闹的纽约街头,看看有没有机会重返职场.  相似文献   

2.
很多年以前,纽约唐人街街头一个算命先生曾经告诉骆家辉的父亲,他的|儿子中有—个人将会成为著名人物。当时骆家辉的父亲说:“出名?开玩笑!他是—个美国的华人,怎么可能成为著名人物呢?”  相似文献   

3.
笑哈哈     
《当代老年》2011,(7):50-50
笑哈哈 多嘴 纽约街头。一个乞丐中暑晕倒,路人围拢过来,议论纷纷。 “这个人真可怜,给他杯威士忌吧。”一位老太太说。“还是把他抬到阴凉的地方,让他歇歇吧。”好几个人说。“让他喝点威士忌保管就没事了。”老太太坚持己见。  相似文献   

4.
孙志昌 《职业》2011,(25):36-36
我的一个朋友,工作能力很强,人缘也不错。唯一的不足就是为薪水而工作,他经常挂在口头上的就是我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  相似文献   

5.
一块钱人生     
蒋平 《现代交际》2004,(2):21-21
说几个一块钱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青年爱迪生在纽约街头流浪了两天两夜,已经身无分文,最后一顿早餐是一位茶翁施舍的一杯浓茶!在茶翁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一位老朋友,借得了一美元,租了一个窝,开始了勤工俭学式的实验生涯。也正是这一块钱的窘迫,促他发奋,人间终于诞生了一位改变时代的伟大发明家。在这里,一块钱,成全了叫板命运的斗志。  相似文献   

6.
红英说:“如果我不相信他的话,我就不会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我就看不到这么美的风景。” 梅菁刚开始去纽约时,觉得纽约太大,太冷,只有在那里住久了,那个城市才像一个住久的家一样,开始慢慢接近你的体温。 而洛艺嘉沿着爱情的轨迹行走,每一个陌生的地方都是她笔下的爱情故事发生和熄灭的场景。在瓢泼大雨的异乡街头,寂寞无助中她也曾怀想过北京温暖的家里,那成排的书籍和卧室床头温柔的灯光。她自问:是什么停不下我的脚步? Koyama的生活有几个自然段,中国,日本,加拿大。像吉普赛女人一样总是生活在有水的地方。每一个地方有不同的爱人,每一个地方教会了她不同的语言。但是无论飘得多远,依然洗不尽心底的忧伤。她说:终于学会了在爱别人的时候也爱自己——爱情让女人远走,而幸福让女人停留。  相似文献   

7.
一万个拥抱     
“我是一个罕见病患者,想用拥抱的方式消除世界对罕见病人的偏见。请给我一个拥抱,鼓励我,支持我!我要走遍95个城市,征集一万个爱的拥抱。”他举着“瓷娃娃”罕见病的活动广告牌,向过住的行人们征集拥抱。短短一个小时,他征集到了60个拥抱。  相似文献   

8.
陆岩 《老人世界》2014,(11):35-35
在纽约,地铁应该说是最便利和便宜的交通工具了,曾到纽约参加一个合作项目的研讨,同事本来说好了由他的一个朋友负责接送我们,可是我觉得麻烦,更主要是想感受一下大都会便利的地铁,所以谢绝了同事朋友的好意。同事无奈,只好陪着我一起过地铁瘾。  相似文献   

9.
《公关世界》2009,(4):39-39
在美国有个小镇,大家都说一个孩子傻。为什么呢?因为当孩子的兄长或大人们拿五分钱或十分钱的硬币给他时,他总是拿五分的。  相似文献   

10.
李蕊娟 《职业》2011,(10):6-10
也许你注意到了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打扮,时而是清新干练的黑色BOBO短发,时而是温柔大方的棕色长卷,显得摩登异常。其实这位时尚界的新晋潮人也是“瑞贝卡”的忠实粉丝。“瑞贝卡”是谁?我们可以从米兰、罗马及纽约的一些大型商业广告牌上,找出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1.
8月13日,雅典奥运会开幕当天,45岁的北京电视台摄像师郑利在工作时心脏病突发,猝逝在雅典街头。郑利的好友说,郑工作责任心强,极为敬业,工作起来会忘记一切,以前只知他有痛风的病症,出差时见他大把地吃药,没想到他却死于心脏病……  相似文献   

12.
张尚武总是"几近成名",他拿过世界冠军,却始终没能进入国家一线队。他从距离金字塔尖一步的地方跌下,再也未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点尊严。退役后因偷窃进过监狱,流落街头卖艺,他说:我是体育界裤裆里钻出来的人。  相似文献   

13.
爱情错觉     
朋友的单位有班车,每天他搭乘班车上下班。在班车上他认识了一个人,单位太大,他们在单位里从来没有碰见过,她在另外一个部门工作。她在他前一站上车,到了他上车的这一站,看到他上来,她就把自己的书包拿起来,很温和地对他一笑,他在她的身边坐下,说上一句今天天气不错啊一类的话。慢慢地,他们熟识起来,聊一些家常,他知道了她还没有结婚,和老母亲住在一起,母亲身体不好,她经常要到医院里去陪床;她知道了他妻子下岗两年了,他经常为了妻子的工作东奔西忙;有的时候也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时间一长,从她的嘴里他常常能听到“…  相似文献   

14.
阿友 《现代妇女》2010,(3):14-15
他是一个开朗率真的阳光大男孩,在大学毕业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屡屡创造重磅新闻事件:2007年他曾三次伫立在合肥最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头,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女童发起大型募捐,誓言筹集不到20万就出家,开辟了“慈善行为艺术”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少年的表情     
搬家的前一天.我在街头挑选了一个最高大、最壮实的搬运伙讹因为我那些书搬运起来非常麻烦和吃力,我还要求他另带一个帮手,因为沙发冰箱之类的大件一个人是没法搬的。  相似文献   

16.
幽默     
老农进城 老农刚进城就见广告牌上写着:小辣椒只需699!老农惊,以为自己看错了。继续前进,又看见一个广告牌:小米,1999!老农心想,是骗子?继续前进,突然又看见一个牌子,写蕾:苹果,优惠价4999!老农急忙掏出电话打给儿子:儿子,快回来种地吧,我们要发了。  相似文献   

17.
在50年代的纽约,本巴赫被看作纽约革命经济的先锋,因为他创造了新兴广告业。一个偶然机会,我进入迈坎·艾里克森公司工作。我总是穿着自己喜爱的黑舞裙装,挪威女人特有的脚腿展露无遗,在那里,我有幸认识了比尔·本巴赫。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10,(15):17-17
编辑同志: 我家的一个亲戚白某几年前结婚时无房,我父亲就将我家的两间私房借给了他,去年我父亲病逝,我也由外地调回本市工作。我要求白某还回房子,可是白某却说,我父亲生前已答应将此房赠予他了,拒不搬迁。我要求白某出示有关证明,但他什么也拿不出来,请问,现在这两间房子的产权应当属谁?  相似文献   

19.
美国商人迈克出生在一个嘈杂的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爱好争斗、喝酒、吹牛和逃学。唯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街上捡来的一辆玩具车修整好,让同学们玩,然后每人收取半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他的老师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不可能,也许能成街头的一位商贩已经不错了。”  相似文献   

20.
1947年的中秋节。那一天,被迫暂居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冯玉祥应旅居纽约爱国进步华人的邀请,坐小汽车赶往纽约去领导华人开展反对美国支持蒋介石的工作。强烈反对蒋介石打内战的冯玉祥自觉此工作责无旁贷,恨不得马上赶到纽约,但就在这急匆匆的路途中,他还要趁机完成家中的一件要事:为已22岁的爱女冯理达举行婚礼。冯理达的男友是冯玉祥的秘书兼翻译罗元铮,这天正与冯理达轮流为冯玉祥夫妇开车赶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