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海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复杂的历史根据,还有着鲜活的现实指向,因而对其理解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来把握。从理论维度看,它以马克思主义海权思想为理论支撑,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同时批判地吸收了西方海权思想一些合理的元素;从历史维度看,它以中华民族海上辉煌历史为经验加以继承发展,以近代海上百年国耻为历史教训加以吸取;从现实维度看,它以时代主题和国情特征为基本依据,积极回应百年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之需,关怀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追求。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成为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海权思想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群众史观,揭示了我国现阶段利益主体的广泛性,阐释了根本利益的内涵,并对如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了纲领性论述.指出我们党在新时期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增强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思想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实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实际变化构成了它的现实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构成了它的思想来源;实践思维方式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构成了它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华,邓小平汲取这一思想并结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成功地处理国内外重大事务,使中国在20世纪末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得以成功生存和发展。面对21世纪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今天我们对邓小平如何能成功运用“和而不同”辩证思想的现实思考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认为"孝"是"仁"的基础.他提倡敬重父母、子承父志、慎终追远,认为个体精神自觉是行孝的基本原则."孝"与政治具有一致性,二者是分不开的.同时,孔子还提倡崇拜祖先,祭祀鬼神.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和欧洲,作为学科建制的农村社会学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名叫"农业社会学"的学问.文章对农业社会学的渊源、发展及其主要理论问题一一作了介绍,以期对农业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陆政策”是从明治维新前后形成的侵略扩张政策。文内论及了日本“大陆政策”产生的思想渊源和政治基础。无疑对清算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促其反省侵略历史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与时俱进”的词义来源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其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分析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论中有关人的自省、自律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经过不断批判、继承、检验,最终得出的适合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批评方法。在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势下,要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简论池莉的新写实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写实小说"一员主将的池莉的小说创作,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上,都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池莉的小说也必将带着这种思想和艺术的独特风格,在新时代的文学百花园中,展现着自己优雅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钟姓源流考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有关专家的调查和统计,钟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是当今第五十六大姓。寻根溯源,钟姓最初来自安徽凤阳东北之地,后来称盛于河南颍川,钟姓既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又是一个多源的姓氏,钟姓之源主要有四:改子为氏;以邑为氏;以官为氏;少数民族中钟姓。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4.
“新写实小说”作为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种文学现象,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无论思想内涵还是叙事方式上,都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新写实小说”虽然也有种种不足,但它毕竟把中国当代的小说创作,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文类”与“文体”范畴生成了中国古代的文章关于“分类”与“辨体”的思想。前者重点发展了关于文章的“类”的思想,其分类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后者则鲜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类思想的独特品质,“每体自为一类”的文章分类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体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6.
《易传》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易传》中描述辩证法的话语有:"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推生变化"等等。可见,《易传》的辩证思想可谓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正确理解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本文拟对“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哲学内涵和现实依据作以深入探讨,以对我们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些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法国传教士古伯察所著《鞑靼西藏旅行记》中有关青海的地名、史实、风俗、物产等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9.
一、媚的趣味演变媚的出现与古人对人的情感、品性的推崇和艺术趣味的转变分不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人对自身之美的审视、欣赏日益自觉化、完善化。《诗经》已注意到了人的柔美、温和的品性,如女性是“窈窕淑女”、“彼美淑姬”;男性是“温  相似文献   

20.
从现实空间、想象空间、梦幻空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异域小说和中国现代异域小说的区别,以及中国现代异域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古代异域小说是借助对异域的想象创造一个梦幻空间,并以此实现对现实空间的超越。中国现代异域小说中的“异域”,已经不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一个梦幻世界,而是作者生活过的现实空间。中国现代异域小说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以艺术的想象空间实现对本民族现实空间和异域现实空间的双重超越,并且不能是人为地抹煞不同现实空间的实际差别和距离为前提的虚假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