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少年》2004,(Z1)
Q:抚顺少先队员李小力来信说:“家长总限制我们玩,经常看着我们做作业。玩就会影响我们学习吗?”小力同学看来是个爱玩的孩子。当然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童年里若没有玩的记忆,还算完整的童年吗?  相似文献   

2.
减肥     
“再过几天就要放月假了,可千万别感冒了,饭也得多吃一点。”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吃饭,以大姐身份自居的高小红对大家说,“免得家人担心。”“对,一定要胖胖地回家。否则,老妈又要逼着吃那没完没了的补品了。”肖青装着呕吐的样子,惹得大伙儿一阵笑。“你老妈还不是为你好呀!”“我当然知道,可我不想她对我太好,那会增加我的压力。”肖青撇着嘴说,“她越是对我好,我就越觉得对不住她。”“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林蓝抹抹嘴,起身要走。“哎,林蓝。你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吗?怎么只吃这点饭?”高小红关切地问。林蓝转过身,笑笑说:“没有。我在减肥…  相似文献   

3.
有其父     
甲:(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乙:瞧这位,开台就唱啊,什么事这么烦哪?甲: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负担轻多了,在学校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可一回家就别提喽。乙:当然,有的家长认识不够,学生回到家又给“加负”。甲:可不是吗!听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咱们在校上课,老师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乙:那是,在外国,小学生回到家,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你向  相似文献   

4.
这几天所思考的主题看起来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这个主题实际上显示为:“什么是一个好老师”和“如何培育一个好老师”。究竟“如何培育一个好老师”?中国的传统是把这些将来准备做老师的学生分派到各个“系”,比如中文系、外语系、数学系。他们在自己的“系”里大量地学习本“系”开设的专业课程,少量地抽出一些时间学习“教育课程”,比如《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中国的教师教育领域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只要学好了中文,就能够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只要学好了外语,就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只要学好了数学,就能…  相似文献   

5.
森林里举行一年一度的长跑比赛,灰灰报名参加了三千米长跑。比赛中,灰灰跑到中途,突然觉得头晕眼花,“扑通”一声便倒在地上。灰灰被伙伴们扶到了休息室,不一会儿,大夫来了,他看看灰灰那铁青的脸色、白白的嘴唇,问兔妈妈:“这孩子平时吃些什么?”兔妈妈把灰灰的饮食习惯告诉了大夫。大夫说:“这孩子得了营养不良症。”灰灰一听,大哭起来,问道:“大夫,为什么我会得这种病?”“孩子,因为你吃饭时挑挑拣拣,不吃蔬菜和水果,只吃零食,造成营养缺乏,导致你身体瘦小,体质差。以后只要你好好吃饭,就会慢慢好起来的。”很多很多的小朋友像灰灰一样喜欢吃零食。兔子灰灰已经改掉了它的坏习惯。小朋友们,你们呢?  相似文献   

6.
析: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老山界》中,有一句“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因为确是锇了。”从整句看,当然是因果复句,如果单就“粥吃起来十分香甜”,那应如何分析呢? 已出版的语法著作中,对此几乎没有涉及,仅在《中学教学语法系统阐要》(张拱贵先生主编)中有所提及:“前一个动词表示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是‘因何事’‘在哪方面’而有的,述说的重点在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这前一个动词就有插说的意味了。”《阐要》把它归属于连动谓语句,也还留有一点余地:“这前一个动词就有插说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老师或家长,对孩子的各种惩罚大都是为了让孩子知错能改,但却因为没有好好地把好一个度,经常无意地“变相”“出格”而有悖初衷,先不说有时施罚者是要支出一定体力的,既损身又累心,对孩子当然更是一种或小或大的伤害。既然选择了老师,“跳槽”又似乎已没有可能,因此,关于对孩子犯错时如何教育的问题就不得不去面对。曾经多少人标榜——戒尺底下出状元。也是老师,又为人母的我,静下心来,经常会思索:受戒尺之苦的孩子何止千万,状元又出了几个呢?因此我大胆地以为“严师出高徒”已过时了,我们应该寻求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错误,呵…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是学习经验的分享。课堂是教师和孩子共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常以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以拥有知识,以有先见之明自居,对孩子进行施教,以为孩子只要掌握自己所灌输的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和盘托出、狂风暴雨式的教育很难直抵孩子的内心深处,很难产生深远的影响。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育才更有利于滋养孩子的心灵。因此,我以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单重教,更应重学,以学的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课堂不过是教师与学生学习经验的分享。当然,不是说教师真的要和学生一样“无知无识”,而是在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中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大人们一提起现在的孩子,往往会由衷地感叹:“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为什么?无非是吃得好了,营养充足了,个子也比过去的孩子高了。可是,又有多少成年人知道,中国少年儿童正面临着身心健康的危机!晕倒的孩子沈阳市一所初中,新生入学第一周是军训。说起军训内容,就是以队列训练为主。令人惊讶的是,一次训练中,教官要求同学们像军人那样立正,不到10分钟,一个班级内50余名学生中,竟晕倒了10人!晕倒的孩子中,不乏身材高大的,也有又白又胖的。外表的健康,难以掩饰他们的虚弱。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教材教法”这门课的内容,学生都可以看得懂,听得懂,学生往往认为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学习,考试时背背就可以了。凭自己的素质也能上讲台,因而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这门课可学可不学。针对这种情况,摆在“中教法”教师面前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教学原则?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遵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1.
小木棍儿     
国庆放长假,小外孙女回来了。我问她:“每个星期还去奶奶家吗?”她冷着脸说:“不去了。”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孩子咬着牙说:“我不喜欢她,我恨她!”“啥?!”听了孩子的话我有些惊讶。过去孩子每次回来提到奶奶,都赞不绝口地夸奶奶好,说奶奶和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渴求知识的人 ,不能仅仅给予知识 ,而应当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使其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一、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求知欲 ,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寻求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其一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例如 ,教《沁园春·雪》 ,通过歌唱与表情背诵课文 ,把学生带入北国壮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境…  相似文献   

13.
实用美术专业招生的时候,常有不少家长围着我问:“孩子到学校里学点啥?就是画图喽?”也有些家长围在一起相互争论,有的说文化重要,将来要考艺术类大学;有的说专业重要,将来要挣钱吃饭;有的说学做人最重要,将来要在社会上混得好,就得会做人。对此,我借《成才与就业》杂志一席之地,勾勒一个中等美术专业学生的技能拼图。首先,美术专业是本,它当然不仅仅是画点儿素描和色彩。  相似文献   

14.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人都知道,许多学生在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总是兴趣盎然,但是这种积极性往往难以持久。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而勉强学习英语,这样他们的学习成绩当然不会理想。虽然也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但收效甚微。学习外语,重要的是“知”和“行”,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持久的恒心,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教师、学生、教具、学习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而其中关键是学生,学生是主体。因此,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身上,重要的是要解决动力问题。那么,如何使学生有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力呢?首…  相似文献   

15.
不知道是哪个讨厌的大嘴巴把我们进班不搞学习的事透露到了班主任那里,今天趁着同学们去打晚饭的时机,“老班”便早早地拿了张报纸——微服私访了。而我因为扭伤了脚,于是没去食堂,因而才知道了这个秘密,哈哈!这下有好戏看喽!我旁边的冯冲冲因为昨天和邓一波比赛吃冰棒,结果吃坏了肚子,今天就回家看病去了,恰好他又坐在这一组靠墙的一边,老班于是瞅准了这个好得不得了的地方,拿着报纸往头上一遮,装作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最后还朝我“呵呵”“干笑”了两声,我当然明白老班这意思。一切准备就绪,而此时,同学们也陆续进班了——首先进来的…  相似文献   

16.
用瘦肉精喂猪,结果导致吃了这种猪肉的十多名市民中毒。发生在浙江省湖州市的这起“瘦肉精”中毒案近日在湖州市南浔区法院审结,湖州农垦总公司畜牧场及原场长朱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00年12月至2001年8月,时任湖州农垦总公司畜牧场场长的朱某为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减法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比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这个学生沮丧地说:“结果是挨了十下屁股。”  相似文献   

18.
1、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把它给吃了。  相似文献   

19.
龙眼情     
我喜欢吃龙眼,因为龙眼里饱含了我对外公深切的思念之情。第一次见到外公,我还是个六岁的小姑娘。外公很和蔼可亲,他总是笑吟吟的,外公非常疼爱我,让我永生难忘。外公家门前有一片龙眼树林,外公经常问我说“:晓王莹,喜欢吃龙眼吗?”我天真地说“:当然喜欢吃,龙眼是天下最好吃的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生活了四年的大四毕业生对大学的生活状况最有发言权一个学生家长和孩子的班主任聊什么,在中学和大学是完全不同的。中学生家长打电话给老师的时候总是先问:孩子成绩怎么样?是不是遵守纪律?有没有早恋?大学生家长最关心的则是:“孩子吃得好不好?住宿条件怎么样?钱够不够花?安全吗?压力大吗?千万别抑郁了。”孩子在大学里,生活过得怎么样比学得怎么样更让家长操心。《新世纪周刊》对于大学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包括住宿的条件,食堂的菜价、卫生、用餐的方便程度、洗浴设备、网络设备、安全等多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