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余任教于迁川之东北大学。以避敌机轰炸,自城内迁居西郊之水观音。住房三间,在山坡上,友人萧一山所构,构而未居,余借住焉。西邻为经济系教授李孝同,山居颇不寂寞也。时一山长文学院,余任教中文系。于时识辽阳金毓黻静庵。静庵任历史系教授,兼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主任。时东北大学于水观音迤西处建平房若干间,供研究室办公及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2.
在学术研究这块园地里,匡扶教授已辛勤耕耘了五十七个春秋。五十七年来,匡先生在从事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笔耕不辍,在学术研究的长河里遨游,洒下了滴滴汗水,结出了累累硕果。 匡扶先生祖籍东海,后经胶县转徙辽南盖县,1911年1月生于盖县西山岗村。1932年从学校毕业以后又从学于东北名教授金毓黻(静庵)、刘德成(话民)先生,专攻文史诗词多年。后担任语文教师和文学编辑等工作,兼从事民俗学和古典诗词的研究、写作。曾用名昨非,别号匡庐、容与、佃奴等(见《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笔名录》“匡扶”条),著有《匡庐随笔》(民俗散文集)、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外学术界,凡研究渤海史者,几乎无不涉及渤海国的民族问题。何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或研究渤海王室的民族成分,等等,然而几乎每个问题都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对其中的若干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看法,以就正于方家。一、渤海是国名并非民族名在研究渤海史的学界,长期存在着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在渤海国的发展史中,曾形成了一个“渤海族”。早在三十年代,我国近代渤海史研究的开创者金毓黻先生就曾用过“渤  相似文献   

4.
曹典球,字耔谷,号猛庵,湖南省长沙县人,生于1877年7月29日.曹典球早年参加了戊戌维新运动,后又参加北伐战争,积极投身革命.26岁起开始从事教育事业,数十年孜孜不倦,成绩卓著,闻名于湖南教育界.  相似文献   

5.
陈中凡自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于1888年9月29日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七里庵乡。父亲以教私塾为生。我原名钟凡,字斠玄,号觉元,现名中凡。童年时在家乡随叔父陈玉澍和二哥读书,1903年(十六岁)到镇江承志中学堂求学。次年转学淮安中学堂。1909年(22岁)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读书,周末常在会陵刻经处听讲佛学,遂引起对哲学的兴趣。1912年(25岁)在上海沪江大学补习英文一年,旋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学习。当时崇仰蔡元培先生的自由主义,偏于唯心学派。1917年夏毕业,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日小说的题材类型及其关联》中的失误郭延礼近读《齐鲁学刊》1997年第3期上刊载的王向远先生的《近代中日小说的题材类型及其关联》一文,发现文中有数处硬伤,应当指出,以正视听。一、王氏文中第81页引用了觚庵的《觚庵漫笔》(按:王先生误写为《觚庵随...  相似文献   

7.
金毓黻先生(1887~1962年)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献学家、东北史研究的奠基人。先生于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曾从政十八年,1936年起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受聘为前中央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东北大学教授、东北史地经济研究所主任。解放后,继续在高等学府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三个春秋,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先生在史坛活跃三十余年,一生侧重东北史研究,著述繁富。据约略统计:出版史学专  相似文献   

8.
赵庆云 《学术界》2008,3(2):227-236
金毓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探索未能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实际上,他不遗余力地整理近代史资料,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力倡导民国史研究,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对中国近代史宏观体系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建国后以高度热忱为近代史研究机构的建设献计献策.作为传统学人,金毓黻先生关于近代史研究的理念和实践,对于今天中国近代史的学科建设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釴,字鼎臣,号静庵,原籍甘肃漳县,其始祖胡钧时,迁至秦安。是清代誉满关陇的诗人。他的生卒年,现有两处记载佐证:一是他的同年挚友、陕西诗人杨鸾在胡釴殁后应其子请求所撰的《胡静庵墓志铭》(李植斋《关中两朝文钞》卷二十)云:胡釴生于康熙48年9月8日,卒于乾隆36年5月28日(1709—1771),殁时年62岁;另一是乾隆54年,即将离任的秦安知县董秉纯为胡代诗集所写的序(《静庵诗钞》卷首,光绪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饶宗颐先生,宇选堂,又号固庵,1917年出生于广东湖安。16岁时,以一首优昙花诗震惊四座,成为名闻遐迩的才人。今天,作为一位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古典文学家、书画家,选堂先生已是国际汉学界公认的权威学者。宗颐先生早年受到法国汉学界领袖人物戴密微先生的推重。  相似文献   

11.
“病中和黄道元至日禅寺梦愁诗”(134页,诗题) 笺:“[日禅寺]苏州无日禅寺之名,日疑西之误.西禅寺,即南观音庵,在吴县县学前。吴中四大禅寺之一。”按:对此诗题的理解似误。不应改“日”为“西”。“至日”,指农历“冬至”。当时苏州“俗重冬至”。宏道《岁时纪异》(182页):“尤重冬至,三日罢市,驰贺一如元旦。”据题意,当是黄道元于冬至日随众游禅寺而作恶梦,疑为将死之兆而发愁作诗,宏道因和诗慰解之。宏道从这年八月十三日患疟疾,拖延了五个月,几乎死去。所以这首诗都是写自己病中生活和病中所想到的对人生  相似文献   

12.
蒋廷黻先生著《中国近代史》,在总论中提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蒋书初刊于1938年。时距被确认为中国近代肇始的1840年已近百年。有了这一百年的纵深.回头检点历史。则其发展脉络已大致清晰。  相似文献   

13.
钱仲联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文史专家,自1926年在《学衡》杂志发表第一篇论文《近代诗评》以来,70余年耕耘不辍,先后出版各类著作近60种,发表各类文章不下300篇,学术成果以亿言计,著述何止等身!中华书局出版的《梦苕庵论集》可以看作钱先生一生学问的一个缩影。这部37万字的论集收入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论文39篇。其中写作时代较早的是1943年至1944年间发表于《学海月刊》上的两篇研治史学的文章《读宋书札记》和《读北魏书崔浩传书后)}。当时钱仲联先生30多岁,正着手笺注近代国学大师沈曾植的《海日楼诗集》。钱仲联先生非常崇…  相似文献   

14.
元世祖中统初年宰相的任用赵文坦元世祖中统至元年间,汉族士人最受重用的时期是中统初年。中统三年,王文统因李之乱被诛后,汉人政治地位因此大受打击,而以阿合马为首的回回人政治地位逐渐增长。①叶子奇《草木子》卷三“克谨”篇说:“世祖既得天下,卒赖姚枢牧庵先生...  相似文献   

15.
杨吉生 《家庭科技》2009,(11):30-30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是闻名中外的著名学者,被誉为兼容百家的学界泰斗。季先生自青年时代留德十年归国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及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桃李满天下。季先生生于1911年8月6日,逝于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高龄。  相似文献   

16.
澹庵居士成多禄,是清末民初的书法家、诗人和爱国者。沈阳文史馆馆长、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先生曾在《辽宁书法》上撰文,把他和金代王庭筠、清代卞永誉、铁梅庵相并论,誉为东北四大书家。笔者管见所及,迄今尚未见到有成澹庵先生生卒年之确见,兹不惴鄙陋,就手头仅有的资料作些考辨。其中讹误疏漏盼专家学者教正。  相似文献   

17.
《江汉论坛》2002,(6):96
启功,字元白,满族,1912年生于北京,古典文学文献家、书法家、文物鉴定家、画家、个性鲜明的旧体诗人。中学未卒业,从贾羲民、吴镜汀诸先生习画,后戴绥之先生习文史辞章,继得前辈傅增湘先生介绍,受教于著名学者陈垣(援庵)先生,打下了深厚的文史基础。曾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国文系讲师、副教授,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至今。现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丛》、《古代字体论稿》、《论书绝句…  相似文献   

18.
陈垣(1880~1971) ,现代著名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字援庵,号圆庵,广东新会人。早年业医,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教育部次长兼京师图书馆馆长、辅仁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氏治学从目录学入手,幼岁尝读《书目答问》,并按此访书、读书。其后研究《四库简明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苦读文津阁《四库全书》十年,对其逐架逐卷调研,取得累累硕果。余就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尝于馆藏宣统元年刊傅以礼著《华延年室题跋》卷上《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条中见夹有陈垣先生学术札记一纸,对傅氏撰《钦…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四月七日,我国著名的蒙元史专家韩儒林先生因病去世,广大史学工作者无不为失去这位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前辈史学家感到悲痛。儒林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论著,他那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一) 儒林先生字鸿庵,一九○三年十一月生于河南舞阳县。一九一九年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一九二三年转入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校学习。在这段学习时期内,他掌握了法语。不久,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法国校长驱逐。这年秋便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预料,两年后升入本科,一九二七年,因北洋军阀的统治崩溃在即,公费断绝,被迫休学  相似文献   

20.
据《皖人书录》作者蒋元卿先生函示,戴名世《忧庵集》,他早在三十多年前即曾寓目,并著于书录中。近年汪庆元撰文初步介绍了该书的基本内容及作者(《文苑遗珍书林秘藉》载《江淮论坛》88年第1期),并加以校点由黄山书社出版。汪文称“《忧庵集》从元刻本,”似臆断,因《皖人书录》、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并载有康熙刻本,又文称安徽博物馆所藏《恍庵集》“疑为清稿本”,亦无据。该书时有脱字,以白钉标识;且序称全书二百余条,今存仅1171条,与清华大学所藏抄本类似,当属清抄本。该书点校出版后,仅见王树民先生著文批评校点方面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