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字母词与词典二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字母词是指汉语中以外文字母为书写形式或以外文字母与汉字组合为书写形式的外来词语 ,如CT、BP机等。改革开放以来 ,字母词大量出现和使用 ,给汉语词典编纂提出了新的难题 ,(一 )是字母词能否收录 ,即 :是客观、描写地收录一些字母词 ,还是把字母词全部拒之门外 ?(二 )是字母词如何收录 ,即 :如何处理字母词在汉语词典中的编序、注音、释义等细节问题 ?本文在具体考察汉语词典的基础上 ,比较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上述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China(中国)一词来自中国的瓷器,因为它与英语中的china(瓷器)同形,只是作为专有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罢了。中国古代的瓷器世界闻名,西方人因熟悉中国的瓷器,用china(瓷器)来称中国似乎合情合理。还有人认为China一词就是汉语的“支那”。国外称中国为“支那”含有对中国的蔑视。1989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的  相似文献   

3.
1993年第一期《德语学习》刊登了一则“德语正字法动态”的消息,消息报道说:由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专家组成的“正字法国际委员会”已正式同意建议取消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大写只保留在句首和专有名词中。这项改革计划业已提交德语国家各有关官方机构,并将成为定于199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德语国家官方代表与语言学家会议的基础方案……。召开德语国家有关人士参加的国际会议讨论取消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问题,这无疑是德语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追溯德语使用大写字母到发展为所有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总共经历了几个世纪漫长的发展过程。几百年后的今天,在德语名词书写发生变革的转折时期,让我们回顾一下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的由来与发展对于了解德语语言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在从事地名普查和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北省卷)的实际工作中,深感我国目前有关用汉语拼音字母来书写地名的规定、条文,不能全尽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的标准化、规范化,现将这一问题提出,诚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 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书写,从地名普查和现行的有关文件、条例看来,只起地名注音、以标准读音的作用。我认为,这是不完整的。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书写,至少应该包括二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给地名注音;其二是通过对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书写,来完整地表示地  相似文献   

5.
向纵深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推广书写普通话的规范汉字,推广拼写普通话和给规范汉字注音的汉语拼音.进一步推动汉语实行词式书写改革,消除语言现代化误解.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里对"巫"的注音都是"wū",没有作为姓氏的特殊注音。西昌人却把姓氏"巫"读成[mu21],经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发现西昌巫氏族人,多系清朝时"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从广东嘉应州迁徙到四川的客家人,客家话等南方方言仍保持古语语音",巫"属微母字,而在客家话中很多古代微母的字声母都是[m]。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由于书成众手,内容广泛,难免失误。以“力部”为例,可以发现其失误表现在以下方面:字形方面,由于不识俗字以及一些字之间的异体关系而导致正字不清、异体未明,如肋、彪,劬、助等;注音时由于未以反切拼读规则和语音演变规律为依据而造成一些字的注音与所引《广韵》、《集韵》反切不符,如题、劫等;释义方面,有些引证欠妥,如勃、劲。  相似文献   

8.
我曾有机会读到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一些文言诗文,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相关的《教学参考书》。阅读时发现了一些疑点,觉得语文课本及相关的参考书,在文言诗文的译注上,尚有可商榷之处。现在举一些例在下面,意在引起讨论,以提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语文课本脚注析疑① (1)注音之疑 高中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引诗“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课本注音为du。当为du。度,《广韵》作“”,徒落切,全浊入声字,今该读阳平。《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正作“du”。高中第六册《涉江》:“桑扈行”。赢,课本注音为lu。当为lu。“赢”是“裸”的异体字,《广韵》作郎果切,次浊上声字。《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正作“lu”。  相似文献   

9.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为了注音释义,《说文》一共援引《诗经》例句达380条,其中用以注音者15条,用以释义者365条。用以注音者如:《说文·目部》“(目必),直视也。读若《诗》曰‘泌彼泉水。’”《说文·瞿部》:“矍,佳欲逸走也。读若《诗》云‘矿彼淮夷’之矿。”《毛诗》“泌”作“毖”,“(禾广)”作“憬”。可见,考察《说文》引《诗》注音,不仅可以明白字的读音,还可以了解《诗经》的异文。因这易于理解,故这里略而不论。用以释义者情况则相当复杂。王念孙说:“《说文》之训,首列制字之本意。而亦不废假借,凡言一日,及  相似文献   

10.
论文中统计学符号应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泰山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语音是学习英语的第一关,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偏重语法和词汇这两个方面而忽视了语音学习,由此导致了许多发音错误.本文就自己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遇到的常见发音错误作一些分析.学生常易读错的字母有下面几个:1.h[eit∫]常误念为[′et∫u:]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元音[ei]发好的缘故.若把这个字母发准,首先要发好[ei].至于辅音[t∫]介于汉语q(“欺”的声母)和ch(“吃”的声母)之间更靠近ch.南方学生往往发不好[t∫],常常以汉语q来代替,纠正发音时可  相似文献   

12.
一“是”的意义“于是”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各种大学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都指出“于是”是表示承接关系(有的叫顺承关系、有的叫连贯关系)的连词。但是具体意义和用法在各教材中均未涉及。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对“于是”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13.
《酉阳杂俎》中的五个俗字“[革卯]”、“[牛孛]”、“ ”、“蛙”、“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均有收录,但存在处理未当的问题,“[革卯]”、“[牛孛]”二字注音有误;“ ”字未标注音义;“蛙”下失收读作“蝰”的用法;“义”下失收读作“叉”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辞源》《辞海》注音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说的《辞源》指由1979年至1983年陆续出版的四册修订本,《辞海》指1979年版。这两部词典都是作者随时需要请教的“老师”。由于经常使用,发现其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先把平日翻阅时碰到的一些有问题的注音提出来讨论,希望对这两部重要词典的修订工作多少能起一些作用。无论是《辞源》还是《辞海》,作者翻阅所及的都只是全书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本文指出的问题,完全是举例性质的。作者水平有限,恐怕会有以不误为误之处,请识者指正。下面把单字注音跟词条注音分开来讨论。有些需要讨论的例子,旣可以看作单字注音的问题,也可以看作词条注音的问题。我们主要根据讨论的方便来归类。文中引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词典》、《汉语词典》、《国音字典》、《康熙字典》时,简称“新华”、“现代”、“中文”、“汉语”、“国音”、“康熙”。  相似文献   

15.
“东干语”是由于战争移民的原因在中亚独立发展了120多年的汉语西北方言,有10多万使用者,有50年使用音素文字的历史。目前,对东干语的研究主要是描写和比较语言系统事实。本文在事实的基础上探讨汉语音素文字和词式书写的语言规划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及教训。它给我们的主要经验是:(1)汉语可以使用表音文字中的音素文字。(2)汉语可以实行词式书写,汉语中可以找到词。(3)民族语言必须有文字才方便教育和扩大功能。(4)设计音素文字必须先选择一种主要方言做共同语。(5)汉语音素可以突破音素化汉字注音方案的整齐性。它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1)汉语是声调语言,设计汉语的音素文字不能忽视声调。(2)正词法在实践中肯定会出现分歧,但是要不断统一规则。(3)汉语和俄语等语言不同,特有的语气词、助词应该独立书写,不应该像俄语等语言那样当做词尾处理。  相似文献   

16.
汉语拼音应用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拼音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汉语的工具。它能够准确反映和规范普通话 ,方便汉语的排列和信息处理 ,方便地代替汉字。它不能记录古代汉语、汉语方言 ,不能获得汉字的多余功能。今后要使字母名称汉语化 ,要正确使用隔音符号、声调符号等 ,要大力普及正词法 ,要通过普及普通话和汉语拼音 ,消灭大量存在的拼写错误 ,为音素汉字的实现创造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工作中查阅《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缩印本)时,发现以下数处小误: 一、第886页“汉字”条,称汉字“一个字一个音节”。按:此说不全面,因汉字现有少数双音节者。如在本《辞海》中,第1362页“瓩”,即注音qian wǎ第727页“时”,注音ying cǔn,呎、哩、唡、嗽等类同。查《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在本定义前均有“除极个别的例外”、“绝大多数”等条件状语,较《辞海》严谨。 二、第1169页“结构主义”条,称其前驱者索绪尔为法国人。按:此误,索绪尔虽为巴黎  相似文献   

18.
姓氏探源     
古人的姓氏甚为复杂,对阅读文史典籍特别是先秦文史典籍带来很多烦难,了解古代姓氏的情况,具备一些姓氏知识,这对于我们阅读古代文史典籍无疑是有好处的.近、当代有些学者、教授把研究氏族问题看作是研究我国历史特别是先秦史的一把钥匙,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姓氏产生于原始社会.姓是母系社会用以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说文解字》中“姓”字从“女”、从“生”.在母系为中心的社会里,人们只“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持君》)子女都继承母姓.上古的姓多是从“女”旁.如:姚(唐、虞)、姒(夏禹)、姬  相似文献   

19.
《木兰诗》中有一些多音字,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的作了注音,有的未作注音。如木兰回家后的一段: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裳”与“行”均未注音、在一般情况下,读作“裳.(shang)”和“行(xing)”也未尝不可。“裳”还有chang的读音。在古代汉语中,裳有独立的意义,上服为衣,一下服为裳,裳是指遮蔽下作的衣裙,读作chang。在现代汉语中准确读音应为chang.“行”读作时,有行走、行军之意,“同行十二年”的“行”可以理解为同道而行。读作时,…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已经为普通话的时态助词“了”注了音(“了”音·le),这里为什么还要讨论它的音读呢? 我认为,辞书的注音不完全,·le不能代表时助词“了”的全部音读。而这种不全面的注音,直接影响了该字字音的规范和统一。比如“抓住他,别让他跑走了”中的“了”,有人按辞书所注去读,读作·le;有人按口语实际去读,读作·l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