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具有自传性质的书序.开创了我国古代传、序结合的自传创作方式。在人称、叙事等各个方面都对后人的自传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而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则是隐士自传的开山之作。二者对我国古代自传文学的发展都有“开源启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子江 《学术研究》2001,(4):134-137
自序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文体,兼有史学性与文学性,它是作家在自己著作的序文中,以自我叙述的形式,在记叙创作动机、创作过程的同时,涉及作家身世的一种文体.从自序到自传是中国古代文体发展的一种倾向.自序式的自传由于强烈的个人色彩而容易导向文学性,使之产生一种理想主义的形象,故易于出现虚构、虚拟的成分,出现自我调侃的谐趣之文,呈现出从史传纪实性走向文学虚拟性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史记>有孔子"序"<易传>五篇的记载,但是太史公所谓的"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这一关键问题,传统易学家和现代学者的解说都不能够令人完全满意.如果以原始材料为基础,从澄清孔子的易学思想本真和梳理<易传>各篇内容入手,可以另辟蹊径说明孔子"序"<传>的准确含义.因为今本<易传>的内容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在孔子之前已经广泛流传的<周易>解说、孔子的思想、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的思想,所以就历史事实而言,所谓"序"字含有三重含义:整理;讲述;肇绪.只有在"序"字的这三重含义上,孔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才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可信记载.  相似文献   

4.
注释是专为读者架构的理解作品的桥梁,唐德刚为<胡适口述自传>所作的注释不仅是一座桥梁,而且是研究口述自传的注释艺术的范本.它种类繁多,内容广博,注中有评,传中有传,高度提升了口述自传的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熹从文气辞制、文体风格、文献传流及文本内容等方面,对<尚书>孔<传>、大小<序>及其文本进行疑辨.其辨<书>具有"既疑且信"的鲜明特点,并突出体现在<大禹谟>问题上,这是由其思想体系所决定的.这种基于深刻思想背景的疑辨工作,时后世辨伪学及思想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罗军凤 《学术论坛》2008,31(3):185-189
文章从考辩<左传>之"传"名出现的历史背景入手,证明<左传>之"传"名晚出,<左传>原本不是<春秋>之传.而经学历史上称<左传>是史,并没有否定<左传>是<春秋>之传,且用<左传>的史事阐说经义.<左传>非<春秋>之传,亦非传统意义上兼经之用的"史".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叙事观念之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自传是传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人生命情怀的真实写照。在“文以载道”的传统理念影响下,中国古代自传的作者在叙事观念上深受封建伦理道德意识的钳制和规范,自传文本因此表现出重视家族历史、学术创作、个人政绩的介绍回顾而忽视情爱生活的写真。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自传有其别于西方自传的特质,不能因其作者与传主名称表面的不一致而视之为寓言和反自传.自我命名在古代自传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是自我价值、人格的集中展示,是自传作品的主题、结构原则.捍卫、确证自我的价值和人格的独特性决定了自传自我辩护的基调.  相似文献   

9.
阮籍<咏怀>诗和李商隐<无题>诗含隐蓄秀,题旨难求.这种隐秀的特点出于作者生平遭际的顺逆,既是作者幽屈心境的体现,亦是诗歌"言志"与"缘情"的合流,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从名士到科举的自危、焦虑、彷徨和扭曲,折射出文人诗的灿烂和创作主体的血泪和无奈.  相似文献   

10.
叙事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我国古典叙事诗的创作从先秦时期产生,<诗经>之中保存下了我国最早的叙事诗文学文本,两汉乐府则是古典叙事诗创作形成的第一次高峰.文章结合<诗经>与"汉乐府"进行探讨,以期展现我国古典叙事诗在发展初期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古代自传是传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人生命情怀的真实写照。死亡意识作为生命情绪的一部分,其在中国古代自传文本中的反映是多样的,而其对古代自传的传主形象塑造、主旨题趣定位、行文走笔基调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直接促成了古代自传的成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诗经>的早期创作形式是口述文学,"套语"是<诗经>口述创作时期的基本形式,"引语式句法套语"则是<诗经>早期创作所遵循的"套语"形式之一.<诗经>的"引语式句法套语"共表现为八种形式,在早期创作时,<诗经>口述歌诗的创作,既有对这八种形式模式上的遵循,又有相互的灵活运用,表现了中国诗歌创作由口述文学向书面文学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汉语中,<醒世姻缘传>中的助词"可"是用法非常特殊的一类助词.文章详细分析了这类助词在<醒世姻缘传>中的使用特点,将其归纳为三种分布环境和两类表达功能.最后对<醒世姻缘传>中所出现的与助词"可"有关的标点错误的句子,一一作了校正.  相似文献   

14.
汉唐时期是<诗>经学地位的确立和支离时期,此时<诗经>研究出现了第一个繁荣时期.从汉至唐,<诗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传""序""笺""疏"四位一体的汉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任昉之文大量入选<文选>,为历代作家所不及,形成所谓的"任昉现象".主要原因如下:一、任昉创作中渗透着风教意识,契合梁代前期润饰鸿业的文化政策需要.二、任防与梁武帝为多年旧交,他在梁初文坛的领袖地位.一定程度上是梁武帝的钦定.三、昭明太子东宫学士多出自任防门下,他们对<文选>选文有一定影响.四、任防之文,与<文选序>强调"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标准非常吻合.可见,任昉之文大量入选<文选>,是包括上述四点在内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百年自传文学创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创作时间的阶段性、创作主题的集中性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20世纪初到1949年前,是现代自传文学勃兴时期;1949年到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传文学创作停滞时期;1979年至今,是当代自传文学创作喧闹时期。百年自传文学创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我们应在自传的理论批评、出版发行与翻译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以使自传文学真正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7.
从刘禹锡<金陵五题>、孙玄晏<六朝咏史诗>、曾极<金陵百咏诗>,到明清时代的"金陵二十景"、"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古代作家的吟咏品题为古都南京建立一个历史文化地标体系.南京历史文化地标代有更新,其历史文化内涵亦不断丰富.古典文学创作不但形塑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标,对后代的城市想象亦有化育、衍生、润饰之功.  相似文献   

18.
"颊谷之会"是<春秋>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左传>和<谷梁传>确立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其他典籍对故事进行了不断的创作.这些创作都旨在塑造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形象. "颊谷之会"中呈现的孔子形象对于全面理解真实的孔子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乐府·陌上桑>与<诗经·氓>被公认为是真实反映不同时代、相同题材(女性命运问题)的现实主义创作典范.本文从"文学即人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两诗中采桑女形象之不同的所在与原因,并说明<陌上桑>之突破<诗经>的创作模式,不仅是现实主叉之"文学"的进步,同时也是人道主义之"人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与胡适是两位积极倡导现代传记的代表人物。在自传观念上,梁、胡二人都重视自传的史料价值。但由于梁启超强调传记的著述品格,其指称的自传仅限于史著范围内的自叙传,其自传观很难阐释中西自传的差异;胡适无意于为自传找寻历史渊源,而有意将自传的边界无限放大,以最大限度地积累史料,胡适对中西自传差异既有理论阐释,更有实践贡献。梁、胡二人在自传观上的根本差异在于,梁启超侧重对过去的历史做现实的研究,而胡适侧重为未来的历史做现实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