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我省民族文化变异加剧 我省少数民族多数世居在与邻省交界的山区。那里地理环境差,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过去,我省各世居民族与外界的交往和文化交流很少,各自的民族文化具有较多的原始文化素。解放后,他们同外界的文化交流增多,其民族文化的变异开始加快。近十多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先进地区和国外的科学技术、工业产品随着交通的改善,不断输入到这些地区,使我省的少数民族同外界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随着民族经济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广播、电视的覆盖、普及,层次不同的各类文化甚至一些外国文化不断渗透、影响、冲击,使我省少数民族的文化变异加剧。  相似文献   

2.
简论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民就在岭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狩猎耕耘,生息繁衍。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她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成就突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中化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壮族传统文化是该民族大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并经过不断地沉积而形成的,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持久性、连续传承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成了推动其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杠杆,使壮民族从遥远的古代步入近代乃  相似文献   

3.
一、民族特点和变化 在讨论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和条件时,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民族特点?我们认为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化特点上,不同的民族是由不同的文化特点相区别的。但是文化特点是不断变化的,它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变化,随着迁移和与不同民族的接触交往而变化。因此,不同民族文化特点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往往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一般的历史进程,而且是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从黔东南的民族文化变化来说,各民族的文化特点是什么?交融的条件是什么?各族在交融过程中如何变化?这需要从历史到现状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民族民间舞经常会进行戏曲舞蹈、武术身法等多种元素融合的创作。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之中,融合了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以及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不同信仰,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艺术瑰宝。开展对于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有利于我们继承与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舞文化。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限制了我国民族民间舞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同时,如何对于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如何鼓励学生在继承民族民间舞这种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现代文化元素进行创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人们生活文化共同体,民族群体具有语言、地域、经济和通过文化表现的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中民族关系逐步构成,作为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民族交往包括民族之间接触、交际、联系、协作等,是一种同时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的社会关系整合的过程。民族关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在不断变迁。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姜家营村的考察,来探讨民族关系的变迁对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 行为的所有标准都是相对的,不同民族的差异,往往集中表现在各民族文化不同的特征上(所谓文化,在这里将其界定为生活方式),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又往往有不同的价值观。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排他性和各美其美的民族优越感。这种各美其美的特征导致认为本民族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总是好的、正常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生态特征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生态是指民族文化各要素之间以及民族文化与其所处民族生境之间的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存在是维护民族稳态延续的根本动力.民族文化生态应包含区域性、系统性、动态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少数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在不断地应对民族生境时,构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态,要建设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准确认知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特征,这样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作为一定的整体,实质上都影响着民族共同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性质。因此,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提出适应性问题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适应现代工业文明要求的现实途径问题都是合乎情理和紧迫的。民族文化适应性向题在于,不同文化准备如何征服实物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对这些文化来说至关重要的、不合实际的社会互动原则。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改革过程的不断深入而显得更加紧迫。实质上,这是民族文化在  相似文献   

9.
民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人们生活文化共同体,民族群体具有语言、地域、经济和通过文化表现的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中民族关系逐步构成,作为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民族交往包括民族之间接触、交际、联系、协作等,是一种同时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的社会关系整合的过程.民族关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在不断变迁.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姜家营村的考察,来探讨民族关系的变迁对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辽西走廊位于东北游牧、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它不仅是联接中原与东北的交通廊道,更是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廊道。中原和东北民族通过辽西走廊迁徙往来,不同文化得以传播交流,民族逐渐融合。东北诸民族不断融入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正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民族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以形成和壮大。  相似文献   

11.
罗康隆  何治民 《民族学刊》2019,10(5):14-23, 99-100
民族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逐步地达成了一个共识,建构一种文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系统,文化的建构是以所处自然生态系统为底本,以并存的社会生态系统为参照,文化这一信息系统不断偏离与回归所处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在世代延续过程中逐步认知、积累其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起来。民族以文化为分野,不同民族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互有差异,这就形成了民族生境的差异性,而民族生境的差异性也同样会建构出不同民族文化事实体系的差异性来。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中政府行为的特殊性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中政府行为的特殊性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所具有的特点,以改善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状况为目的的政府扶贫行为也必然具有和非民族地区政府行为不同的一面。首先,它的基础不同,民族地区政府行为的基础较差,是建立在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的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其次,阶段性的工作任务也不同。一般来说,在现阶段,民族地区政府行为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而非民族地区政府行为的主要任务却是如何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第三,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存在着差别,民族…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是人类实践和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晶,与人类文化同生共长、不断发展。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物理文化。文章通过分析时间、长度、质量和温度等四个基本物理量的藏族传统测量方法,从物理学角度反映藏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底蕴。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承担了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同时,塑造少数民族同胞形象,更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良性交流与团结等文化属性和社会义务,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有着独特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文化以及13个少数民族的红河州,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村寨文化、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从而使当地民族美术不断创作出形式多样和题材新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作为民俗事象的文化载体与深层阐释,对民众不断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与民族预科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内在的精神契合性。在民族预科教育院校的多元文化空间中,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二者隐喻意义的对接表现为日常文化对学校课程多元的隐性化渗透。它使得这些民俗文化作为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以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出教育的内容和特定的文化序列,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成为一种弥补其课堂教育的重要手段,为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家,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实践着多民族文化的协调与发展;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性方面具有鲜明体现;在探讨当代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民族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中所蕴含的国家认同,从而分析两者共生的原因与意义,并对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予以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承担了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同时,塑造少数民族同胞形象,更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良性交流与团结等文化属性和社会义务,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有着独特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文化以及13个少数民族的红河州,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村寨文化、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从而使当地民族美术不断创作出形式多样和题材新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民族识别工作中以客观的民族文化特征作为民族分类的主要依据,导致了人们对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民族之间的文化具有差异性的强调,最终导致了"文化族别化"。"文化族别化"不能解释不同群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事实,又将地域性的文化转化为具有明确民族归属的民族文化。对"文化族别化"这种社会认识面临的困境展开讨论和反思,有利于申明民族之间存在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客观联系。更为重要的是,承认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比刻意地强调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大凡一切民族,不管人数多寡,也不论历史悠久与否,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倘若进一步考察,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始终处於不断变化之中。正是民族文化的不断进化,才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对于认识人类文化的演进,进而掌握其发展的某些基本规律,无疑将大有裨益。 藏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出广博恢宏的精神文化。诚然,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得以积淀、承传下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关於藏文化的发展进程问题,迄今虽然很少有专文论述。然而,近年来在一些学者的著述和论文中,则不时有所述及,不少人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丹珠  相似文献   

20.
藏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罗布 《西藏研究》2009,113(1):52-58
数学同语言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一样,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晶,与人类和文化的起源同生共长,不断发展,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数学文化.文章通过揭示藏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从自然科学侧面窥见藏族传统文化内涵及底蕴,以助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