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的《自由论》在西方是受到绝对肯定的,然而就其实质,不过是孔子"克己复礼"这四个字。儒学可以兼容自由和民主价值1998年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出版了一本叫《自由主义的心声》的书,书里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以前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表的一些文章。看了这些文章会知道,毛泽东如果放在当前任何一个民主国家,  相似文献   

2.
关于"自由"的探讨由来已久,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英国政治学家以赛亚·伯林将"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自由主义思潮的自由原则倡导消极的自由和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提倡积极的自由和集体主义的自由。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更高一级的意识形态,要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发展超越自由主义中的自由原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主的实现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民主让人平等地获得政治上的公民身份,民主是对每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尊重,民主是对抗权力腐败的重要力量。为了推进现代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不断提高民主水平,需要我们在微观个人层面上由消极公民向积极公民转换,在宏观国家层面上完善民主理念下的制度现实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自由、选择、责任为线索勾勒出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并认为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自由地选择生活、独立地承担责任。通过论述自由主义的个人基础、哲学基础与归责基础,探讨自由主义作为法律归责的伦理基础与个人行为的评价机制的内容和价值所在。文章亦介入了中西文化之比较,对自由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困境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自近代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之一,也始终被视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想,它凝聚了西方政治文化的精髓,以至于有的学者声称西方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自由主义.虽然一般认为自由主义“形成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不过,西方自由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其中,中世纪基督教自身的个人得救教义和教权与王权形成的二元政治观无疑为自由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营养和温床,在近代自由主义的诞生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从伯林在《两种自由观概念》中对自由做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上的区分,并趋向于消极意义上的自由,认为这种自由是作为一个人必须捍卫的最低的不可侵犯的领域.西方理论界几乎全部赞同了这一界定。而本文首先对自由这个概念进行阐释,主要是叙述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里提出的对自由的两种区分。然后我将运用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里的某些观点,阐述共同体自由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7.
康德"永久和平"理念,是在当时欧洲大陆的战争纷乱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他的和平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战争观和和平观两个方面,通过对康德<永久和平论>著作的学习,可以看出一种自由国家的联盟在永久和平进程中的核心作用,其中的三大正式条款是重要的理论基础.而这样的自由联盟也有其理论困惑,但对现今的国际政治仍有着深远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8.
朱琳 《现代交际》2011,(5):59-59
康德法学理论强调人的自然权利并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代表了传统西方法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在我们看来,对于康德来说,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那么这种理性就是纯粹的,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行善、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违背自己意愿做出的事,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康德的法学理论可以细化为两个方面:“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身立法”。  相似文献   

9.
杨志芳 《职业时空》2008,4(4):48-48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富争议的主题之一就是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及公共领域的关系。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欧洲资产阶级在对抗封建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绝对君权时发展出来的概念,它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市民们假定可以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在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由主义者要求确保代议的权利、言论与集会结社的自由,以及对民意的尊重,于是他们就借助公共领域,通过报纸和期刊引发的辩论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权益。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就是公共领域——大众传媒有力地参与营造了大众文化得以生成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可以突破统治者的话语霸权垄断而实现自由信息的传输与制造。  相似文献   

10.
孔子提炼出的中庸就是让人能够在坚持真理的前提下,合于规律的去行为。这与马克思主义在方向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去创新,去追求探索新的、积极的,正确的东西而不消极、保守没有进取精神。即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又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穆勒继承了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理性的基本信仰,其女性主义思想使他脱离了自由主义传统中对女性的忽略。当代政治学研究对穆勒的关注集中于其宏观意义上的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较少关注其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约翰·密尔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是自由主义的拥护者之一。他在《论自由》一书中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自由观,明确提出“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只要我们不试图剥夺他人的这种自由,不试图阻碍他们取得这种自由的努力”,反对“多数人的暴政”,强调保证少数的自由的重要性。他的最终目的是从政治层面论证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站在维护个人自由的立场上来对抗社会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们的思想和讨论自由。  相似文献   

13.
7.为什么教育需要自由和民主 抗战时,潘光旦曾经分别以《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为题,作过两次演讲。后来,他把两次演讲的内容合在一起,纳入《自由之路》一书。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民主和教育的基本看法,因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海德格尔对康德自由理念存在论题的阐释,康德与海德格尔都在推进先前的哲学,但他们的推进都是以一种后退、回溯的方式出现的。海德格尔认为康德仅仅退到我们的认识能力上,但比我们的认识能力还要原初的乃是此在的存在学构成。海德格尔所做的是将康德的存在论题纳入到整个存在历史中进行观照,在整个西方后物理学的语境中探讨康德所处的位置。本文以此为初衷,做出一番分析给予相关研究人士以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康德将"人是什么"作为哲学总问题提出来,其哲学旨趣蕴含在康德哲学内在的对"人的立场"的坚持。人因具备两种经验性和智性两种品格被刻画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即使如此,具备智性品格的人还是在自由这里找到其尊严和福利。因此,自由应是最重要的人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明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从思想基础、内容及其特点、实现方式四个方面说明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的联系和区别.并进一步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追求的自由才是符合我国历史和国情的最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何谓普世?谁之价值?》一书,该书汇集了当代儒家学者对于普世价值的思考.书中对于"普世价值"概念作了历史的梳理,认为百年来传入中国的西方价值,不具有"普世性",也不尽符合中国的国情.该书认为,儒家完全可以从自身开出一种不同于自由、民主的新普世价值.这对于现代中国思想来说,可以说具有一种正本清源的意义,非常重要.此外,此书还展示了强烈的经世情怀,即回归古人"经义决事"的政治传统,来面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香平 《老人世界》2014,(11):18-18
毛泽东:“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毛泽东嗜书如命,以史书为最。早在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就是“均系不读历史之故”。他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走上革命道路后,毛泽东更是以史书为伴,他一生到底读了多少史书已无从统计。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手法 , 教师经过不断的探究 , 整理出一套既民主又有教学价值的授课方法。教师可以利用 这种授课方法 , 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有意义的教学问题 ,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去解决问题 , 同时激发学生思维转动能力 ,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  相似文献   

20.
孙蝶平 《老年人》2012,(4):44-45
1957年,毛泽东多次说过,"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能去当县长",以此教育干部要能上能下。毛泽东提到的这个当过总理又去当县长的人,就是唐绍仪,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绝无仅有。受袁赏识力主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