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然,日本的发展让人惊叹,区区的动漫,就带动了一整个经济链条和文化链条的发展,还对政治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们也要向日本学习,要走民族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并存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倾向日益明显.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的中东政策不得人心、阿拉伯国家因受内外部冲击而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是促使阿拉伯国家实施"向东看"政策的四个主要原因.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使大国在中东的互动出现了新特征,国际多极化格局进一步发展.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期望值升高,既给中国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不外乎三类:政府、企业和居民.中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角色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一部政府角色再造和重新定位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陈恭 《科学发展》2013,(10):93-98
综观东亚新兴经济体和欧美发达国家在社会政策领域的路径变迁,可以得出"两个转型"的基本结论,即东亚新兴经济体从单一追求经济增长逐渐向追求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转型;欧美发达国家从倚重国家福利向倚重社会投资与国家福利平衡发展转型。这两个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对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改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全球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当前既需要解决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问题,也需要未雨绸缪,避免陷入欧美国家福利陷阱而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因此,在国家与市场之间找到一条最具效率性和合理性的社会发展路径,才是符合当前中国社会政策改革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如我们大家所形成的共识,这个大趋势任何潮流都无法阻挡.伴随着中国人口增长与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单向的转移,城市化带动了中国向一种低级向高等级经济结构的转变.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中,从最初级的制造业大量吸纳劳动力,产生越来越多熟练的技术工人,而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带动劳动力演变的趋势走向第三产业,即转向更多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6.
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农村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农业经济的超常增长,被西方经济学家誉为本世纪的“世界经济奇迹”。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启动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历史性变革。经济发达农村的发展大态势:一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二是一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变;三是传统的农业社区经过城乡混合型社区向  相似文献   

7.
全球视角既是中国参与中东经济事务的难点,也是中国扩大国际影响的着力点.以全球视角参与中东经济事务的含义有二:在具体层面上,应正视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从推动双边关系的平稳发展来实现整体顺利参与;从整体角度看,中国应以中东经济事务为平台妥善处理与世界大国关系,推动能源领域的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国需从石油美元视角审视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币值问题,超越"瓜达尔港式"命题,加速向国际社会的全面融入.  相似文献   

8.
1950年,中国第一次以国家为单位对外提供援助.截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向全球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捐款,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多边援助与建设.据商务部统计,迄今,中国援建了,220多个农业领域项目、近700个工业领域生产型项目、1000多个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项目,帮助受援国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繁荣了城乡经济,为受援国自主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背景下,中国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增长空间、动力机制和波动规律将对上海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驱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机制将主要来自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关键动力在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和强化国内竞争.对外开放加速技术扩散,增加竞争和放松管制有利于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虽然中国未来要素供给的优势不断减弱,但中国仍然可以依靠制度改革,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而造成了中国东部人口大规模地向西迁移,这就是近代中国人口的“西进运动”。“西进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后果即是推动了西南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战时人口的变动和经济的大发展,也就不会有战时西南城市的发展。一、人口变动的新态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变动出现新态势,即大批东部地区的人口向西南、西北地区迁移。与东南等省大批人口向四川等省迁移的同时,西南、西北地区的人口也相继向外省流动。以往的研究者多注意前一种动向,而对后一种动向重视不够。抗战开始,随着战火不断扩大,华北…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基本上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江、沿边、内陆城市4个阶段.广大西部内陆地区不沿边不靠海,长期远离国际市场,如何才能赶超、跨越发展?当前,国际资本向中国流动、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大型央企向中西部布局、内需市场大规模发展,很多西部城市纷纷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扶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力求在更宽的舞台、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赢得优势,实现"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18-22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国资源要素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将明显上升,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制度创新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活力,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进行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长周期经济增长将逐步趋缓,并向世界平均经济增速收敛,到2050年可能回归至3%~4%的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13.
覃志敏 《中国扶贫》2017,(21):46-49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坚期.  相似文献   

14.
王玮 《现代妇女》2014,(7):33-34
依托中国最大陆路口岸阿拉山口而建的综合保税区是新疆首个综保区,它的建设将推动口岸由通道型经济向综合区域型经济转型,对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研究,无论对于促进口岸经济快速发展还是作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基地,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今天遇到的发展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市场问题.发展的问题,也不是仅仅通过经济和市场的手段就可以克服和解决的,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新发展观.我们今天遇到的发展问题并不是用西方的那一整套话语,包括发展经济学的话语就可以解决的.西方的道路和经验值得参考,但如果说我们只不过是处于他们发展历史上的某一个阶段,照抄一下他们的道路和经验就可以了,这种思路肯定不行.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强调要坚持、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百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经济第二,我国从封闭性的社会逐渐向开放性社会发展。但是,城乡二元不平衡、贫富差距、教育文化的不均衡等矛盾突出,公共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涉及性格、人格、人际关系、情绪等多个领域,通过心理引导,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环境,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并缓解个人与社会的矛盾,降低群体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经济社会背景当代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15年来,经济在高速发展,社会在有序变迁,观念在深刻转变。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这已成为全国的共识。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突出特点:在经济体制上,正在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人民生活上,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在社会结构上,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变。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的转型提供了物质基…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17日下午14时整,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观众把目光聚向了崛起的中国.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上作了重要演讲,胡锦涛重点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9.
试论如何实现中国收入分配的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晨 《城市》2004,(2):20-2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市场价值取向改革的推进,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我国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若任由这种趋势继续发展,那么它所带来的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负面后果将严重偏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数字     
《职业》2013,(31):29-29
1000万人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透露,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就业超过1000万人。朱光耀说,中国将应对挑战,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有充分的信心,201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7.5%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有质量的增长。”他说,中国经济正在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增长模式转向和发展,相信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定能够不断推进,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