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绩效评估目标与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科学定位我国政府职能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西方政府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目标取向的历史演变及相应的职能嬗变,界定了当前我国政府的职能,并指出要真正实现我国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首先必须彻底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其次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及其他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绩效管理是一种已经被证明了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政府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行政府绩效管理是各国政府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政府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对近三十年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阻碍,对于寻找一条能够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途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落实服务型政府服务责任、有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有助于满足不同民众的服务需求。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应多元化,尤其要突出公民作为最重要的评估主体性质,同时还要重视独立、客观的民间评估组织的参与,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客观的、合理的和可行性原则,应着重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五个维度来设计具体的绩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在理论与实践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西方经验的照搬,缺乏对政府绩效评估原创性理论的研究,缺乏对本土化问题的探究和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内涵、价值、评估系统的把握,缺乏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需要我们着力解决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本土化问题、公民参与问题、结果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绩效评估指标在宏观管理、预测未来、科学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目前的公安绩效评估中,绩效评估指标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导致考核数据失真,考核结果失真,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理想的指标体系的要求,改进公安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成效、问题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提升政府服务品质的有力工具.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中有着多样化的探索,对于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提高政府绩效、促进行政民主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评估过程不够规范、评估系统不够完善、缺乏政府成本分析、评估存在单向性和封闭性等缺陷.改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要求深化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认识、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提高绩效评估的法制化程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并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的问题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霞辉 《云梦学刊》2008,29(4):60-62
由于我国公务员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公务员自身特性的制约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公务员绩效评估在标准、方法、程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在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经历了由发展生产到以市场为导向,再到以服务为导向的变迁历程,逐渐由经济理性向政治理性进行演进,以人民为中心是这一演进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有效引导了政府行为,极大提升了政府经济绩效水平,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当前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政府实现其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根本性变革,确立以人民中心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论服务行政视域下的政府绩效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为其追求目标。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历来受到公共行政广泛的关注。政府绩效评估与服务行政在理念与意涵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政府绩效评估在理念、价值取向和评估指标维度上要体现服务行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顾客导向"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顾客导向"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之一.在我国行政改革的过程中也开始了绩效评估的初步实践,如社会服务承诺制、效能监察、效能建设等.顾客导向原则在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也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就业制度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社建 《社会科学》2008,(3):117-122
30年来的就业制度改革是政府与劳动力市场共同发挥作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基本遵循了努力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改革原则.为此在简要考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包统配制的就业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就业制度改革30年来的简要进程,反思就业制度改革,分析展望未来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前景,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效扩大就业与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学的学科地位获得提升,该学科的体制化建设也有了重大成就。这使得中国社会学沿着“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的发展轨迹前进,不断在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上取得成绩。尽管如此,我们仍需在宏观环境、理论滞后、学者的主体意识等方面进行反思,以利于中国社会学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府绩效评估的民众基础及其改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华 《东南学术》2005,(2):29-32
西方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民众的监督与支持是这一实践产生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民众基础状况,探究这一基础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影响,并针对民众基础发展的瓶颈提出了改善措施.作者指出,在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民众基础相对薄弱,民众监督政府的意识与行为欠缺;而民众的持续监督与支持不但有助于政府形成公共责任机制,而且也能从政府外部为这一实践的推进提供积极的社会和舆论基础.薄弱的民众基础是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阻碍,它不但不利于绩效评估的健康推进,也不利于这一实践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百年间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以来百年间的史学理论研究,有成就、有经验,也有缺陷、有教训,西方史学理论的输入,促进了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进程,开阔了中国史学家的眼界,但存在理解不深、生搬硬套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给中国史学与中国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但一度出现"左"的偏向和公式化的问题。改革开放至今20多年的史学理论研究,思想活跃,但仍然存在深度不够、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的遗憾。对这总的史学理论发展历程予以回顾、反思,从而提出今后史学理论建设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两个“主义”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经验教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一方面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还必须科学认识对待资本主义。唯有把对两个“主义”的认识置于现实基础之上,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主义”的理论,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德国著名"社会史"派(Gesellscha ftsgeschichte)因在(德国)历史研究中应用社会学现代化理论以及政治哲学现代化理论(sociological and polit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ies),为大众所熟知。汉斯.乌尔里希.韦勒(Hans-Ulrich Wehler)倡导现代化理论,并将其作为转变"传统"德国历史的方法:以少数"伟人"为中心的国家政治史,转变为综合比较的德国社会史,即政治之外的社会结构。1914年至1945年,德国处于灾难政治时期———德国"特殊道路",这段时期的政治被视为政治体制"延后的现代化"。同时,德国历史学家提出了能够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进程的社会科学理论及方法,以替代那些强调个人理解的"传统"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德国社会史学家通过运用现代化理论及社会科学方法对德国历史进行分析,在国内取得了主导地位。然而,80年代之后,这些社会史学家越来越受到"文化转向"支持者的批评,批评他们不是把文化融入社会史中,而是把政治归入社会,把个人归入到社会结构中。本文不仅认为这些批评基本正确,更认为这些与社会史相关的问题是概念倒置的结果。社会史学家所做的基本上就是将他们所批评的"传统"立场进行倒置(例如马克思对黑格尔学说的倒置)。这样一来,那些被批评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将立场倒置了一下而已。"传统"立场强调个人,倒置为"现代"立场强调结构;"传统"立场强调文化,倒置为"现代"立场强调结构;"传统"立场强调理解,倒置为"现代"立场解释因果。有人提出,社会史学家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理论来摆脱倒置概念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可以说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创新中争议最大的一项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就独立董事定位及其独立性、有效性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剖析了质疑独立董事制度的各种观点,提出要正确认识独立董事的使命及其属性,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8.
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科学化与政绩观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青 《兰州学刊》2005,17(1):201-203
从分析政府绩效考核的特殊性入手,介绍了西方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研究成果.引申出,通过改变绩效评价方法和调整绩效目标,改进绩效管理,进而克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片面政绩观,把地方政府行为引向更为完善和规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法律经济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简要回顾了法律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兴起的历史,从学科的性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考察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并从学科性质定位与学科研究方法角度,对进入90年代后法律经济学学科的演变趋势做出了基本的描述,提出了作者对法律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减持的法律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股减持是证券市场上的焦点问题之一。2001年6月,减持方案正式出台,但其制定的初衷与实施效果大相径庭:股市应声暴跌,股民损失惨重。其根本症结在于此次国有股减持缺乏法律依据,与我国现行法律有诸多冲突之处。因此我们应正视此次国有股减持方案的缺陷,从法律角度审视国有股减持问题,以先立法后减持的方式来保障国有股成功减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