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热词,并对各行各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互联网+"在党建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从当前社会发展角度分析还是从未来趋势探究,在分析与解决党员干部问题中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指引。侯书生著《党员干部"互联网+"知识读本》(红旗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出发点,对当前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与互联网进行整合,在理论与实践中为受众普及互联网知识,让人们清楚地认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定的转型背景从80后的代际共性和代内分化两个层面体现出来的是动态的社会变迁和静态的社会结构在具体型塑一代人时的张力,构成80后研究的现实意义。结合动态社会变迁的背景,作为静态社会结构的直接体现的先赋因素,它的分化机制体现在两个层面:代内分化与代际分化。本文基于6所985高校(精英大学)80后大学生数据,以先赋性/获致性因素的作用机制为视角,考察中国80后知识精英内部的多元分割状况及其可能的动态流变趋势,发现:1)对同一代人而言,先赋因素的代内分化模式在个人生命历程的不同时点上不同。2)对不同代人而言,先赋因素的代际分化模式要结合社会变迁的背景考虑,折射出当前社会结构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 "个人观" 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个人观的重要立足点,"现实的个人"在不同社会形态的表现各不相同.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阶段, "现实的个人"应该表现为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联合起来的个人",这也是现代中国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个人观",对当前的社会建设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中"抽象的个人"思想的基础上,对"现实的个人"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以及处于历史发展中的个人。当前对"现实的个人"思想的研究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特定的国家历史致使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其国家政治历程、社会文化的演变互相交织,"技术主义"这一独特的加拿大思想传统呈现出技术"民族主义"与技术"大陆主义"两种取向,二者分别对传播技术持批判与肯定态度,对于传播技术与社会进步、与国家身份确立、与文化认同等系列问题,均做出了迥异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荀子注重理性与实证而不信鬼神,其宗教向度易被忽视;在先秦精英阶层理性高涨与儒家宗教性一直有争议的情况下,荀子的宗教态度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荀子理性思想中分析梳理其宗教向度,可以更好地把握其理智思维背后的矛盾与张力。荀子在"天"观念中对宗教性是一种排斥态度,在"命"观念中则对宗教进行了一定的保留,到"圣人"观念中宗教性有了显性的体现,而在"礼"观念中更是对宗教性加以利用。荀子作为知识精英对待原始宗教思想的理解,已经与低层的民众有了较大差异,但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知识背景的束缚。荀子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来解决宗教问题,这对当代处理宗教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社会预测的探索,"后工业社会"在丹尼尔·贝尔那里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这一概念本身承担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并与反决定论的"中轴原理"方法密切相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后工业"原有的理论色彩弱化,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渐成为一个被随意使用的术语。"后工业社会"的思想史包袱及其在全球化问题上的不足,提醒中国学者应审慎对待贝尔的这一特定概念。  相似文献   

8.
李明军 《齐鲁学刊》2012,(2):141-1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在精神领域,大众文艺的发展不断地消解社会的精英文化情结,这导致了知识分子话语的失落和知识分子角色的边缘化,甚至使知识精英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多余人"。1990年代以来大众文艺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都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面目出现,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情感趣味、思想趣味日趋向大众看齐,曾经以"化大众"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精英成为生活中的孤独者或沉沦者。世纪转型期大众文艺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已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他们精神上营养不良,人格萎缩困顿,趣味世俗粗劣,已然丧失了对个人、人类和世界的存在意义的把握,知识精英群体集体陷入沉默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现实境遇中知识分子角色的尴尬处境。这种状况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经费指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费用以及社会力量和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教育经费是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物质保证。根据用途不同,教育经费可分为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费。教育经费管理包括教育经费来源、分配、使用等环节的管理活动。一、我国教育经费管理的现状与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经费可以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教育经费管理尤为重要。但在当前教育经费管理中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投资有了较…  相似文献   

10.
"80后"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代际群体,这一代人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是改革开放的一代,是互联网的一代,他们共同经历了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使他们产生了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和相同的行为方式以及利益诉求。"80后"还在继续成长,他们的社会形象和个性特征还可能发生变化。但毫无疑问,对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的未来发展,他们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民 《文史哲》2008,5(3):140-16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经济精英群体、政治精英群体和知识精英群体三大精英群体实现了同步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往政治精英群体一枝独秀的局面;精英群体的职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准越来越高;精英群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凸显。但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时代条件,也使得精英群体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精英群体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主轴的一面倒的片面行为和政策取向;政治精英群体呈现出强烈的公权扩张冲动;精英群体之间利益结盟现象日渐明显;精英群体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化和壁垒化倾向。现阶段中国精英群体存在的问题,造成公共投入的巨大浪费,扭曲和损伤了正处在定型过程中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造成改革与发展两者之间的背离。促进中国精英群体健康而合理发展的基本思路在于:在全社会范围内确立起社会公正的基本取向;建立起公正、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起"两头小,中间大"、以中等收入者人群为主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使精英群体的行为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不对等的博弈:土改中的基层政治精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山东、河北等省的土改运动为例,探讨了群众运动中基层政治精英的独特处境和行为特征.土改期间,基层政治精英并未完全成为国家的忠实代理人,而是在社会人、理性人的角色指引下与国家权力进行博弈,以维护村社利益或追逐个人私利.另一方面,乡村民众的介入改变了国家与基层精英的力量对比和博弈格局,致使基层精英既内在于又外在于国家权力体系,处于明显的权责分离状态,这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谋求私利和"去政治化"的离心倾向.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大地震使中国的志愿者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志愿者行动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是令人瞩目。就其文化价值而论,"5.12"志愿者行动具有明确的文化导向性和文化整合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就其社会价值而论,"5.12"志愿者行动强化了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增强社会互信、催生公民社会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就其个人价值而论,"5.12"志愿者行动提高了志愿者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志愿者作为人的个人价值;就其经济价值而论,"5.12"行动在抢救社会财富的同时,通过志愿者的个人劳动,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非精英"权力运作的实践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英治理格局下,由于经济资源的缺乏、政治地位的弱势,及中国传统乡土文明"重情轻法"等礼治道德根深蒂固的影响,处于"夹缝"中的农村社区普通村民在权力运作实践中只有被动地依附于各种精英及宗族势力.在当前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阵痛期,充分尊重普通村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培育他们具有法治、民主、责任、契约等公民意识,构建一种国家、各种精英、普通村民之间权力协商互动的"共责体系",对农村社区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股知识精英与经济精英结盟的"傍大款"之风正愈演愈烈,业已形成一种"学商结合"的发展态势。其集中表现为:学者经营学术,大开学店;代言大款,为款说话;树碑立传,学商"双赢"。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一是,微观上,部分知识精英的良知缺失;二是,中观上,学校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三是,宏观上,社会浮躁风气感染下的评价体系改变及监督机制的缺失。这种现象已形成害大款,害学术,害社会的"三害"后果。对"学商结合"现象,我们要加大治理的力度。一是,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扶持,使学者免去后顾之忧;二是,在学校层面,要树立起示范效应并形成整治手段;三是,在社会层面,要形成学术监督机制,惩罚破坏游戏规则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态是弥散于群众中未经加工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既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又是社会运行正常与否的"晴雨表"、"风向标".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维系一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条件.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心态也处于多元、多变、多样的活跃期,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失衡及其调适》(迟云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从社会心态失衡的小切口入手,剖析了当前社会心态失衡的现状,阐释了社会心态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探索了应对社会心态失衡的有效路径.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阎真是当代官场小说的旗手,"通过一部《沧浪之水》在官场小说写作中力拔头筹"①.该小说以某省卫生厅的官场博弈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池大为从知识精英到官僚的身份转变,揭示了官场文化对精英知识的腐蚀,抒写了知识精英身份认同的焦虑和人格分裂痛苦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一股知识精英与经济精英结盟的"傍大款"之风正愈演愈烈,业已形成一种"学商结合"的发展态势.其集中表现为:学者经营学术,大开学店;代言大款,为款说话;树碑立传,学商"双赢".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一是,微观上,部分知识精英的良知缺失;二是,中观上,学校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三是,宏观上,社会浮躁风气感染下的评价体系改变及监督机制的缺失.这种现象已形成害大款,害学术,害社会的"三害"后果.对"学商结合"现象,我们要加大治理的力度.一是,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扶持,使学者免去后顾之忧;二是,在学校层面,要树立起示范效应并形成整治手段;三是,在社会层面,要形成学术监督机制,惩罚破坏游戏规则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2016,(1)
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福利国家本质上是对个人、市场和国家之间责任关系的一种界定。20世纪40年代英国为应对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风险,解决由于社会团结缺失造成的社会"原子化"现象,通过以国家为代表的"公共力量"介入,以福利国家建设重塑了社会整合。研究这段时期英国福利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对于当前中国发展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本文将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一体化发展等问题 ,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