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往今来,但凡非常之人,必举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就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非常之人。他胸怀满腔赤子之情,攀登世界科技之巅,为国家强盛创建了奇特之功,他的名字同辉日月,独放光彩。  相似文献   

2.
《史记》有云: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革命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非常之人,成就了非常之事,立下了非常之功。他们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超凡绝伦的战略眼光、掌控大局的惊人睿智、不计荣辱的坦荡胸怀、果断决策的卓越胆识,已经铸进世人心底、载入煌煌史册。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脊梁、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罗海岩 《领导文萃》2014,(7):117-119
正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最近网上有个著名帖子"领导人是怎么炼成的",用动画形式介绍中国领导人产生的途径:他们都经过了多个地区和领域的漫长历练,经过急难险重的考验,通过层层考核选举,才从8500多万党员中遴选而出,成为国家领导人。比如,十八大产生的七位常委中,工作范围覆盖中国大半个版图,所辖人口和综合指标都相当于欧洲几个国家,深谙国情民意。习近平历经  相似文献   

4.
一、包庇行为概述 在刑事诉讼中,包庇一词是袒护、掩盖犯罪之人之事的意思,包庇行为是袒护、掩盖犯罪之人之事的行为。按照包庇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包庇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包庇犯罪之人,一种是包庇犯罪之事。  相似文献   

5.
寇奚慈 《领导文萃》2010,(8):101-105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6.
敖堃 《领导文萃》2013,(13):43-45
制度更可靠汉武帝深谙海纳百川、广招人才的道理,为了招揽人才,他甚至下求贤令,"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没有曾祖父刘邦识人、用人、控制人的特殊天赋,刘彻更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控制人才。制度显然比天赋更可靠。最初是贤良对策制度。汉武帝首先提出治理天下的一些难点,给全国人命题作文,上书言政,通过对治国之道的论述来发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下诏,要全国举荐"直言敢谏之士"百  相似文献   

7.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委全会要求领导干部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不搞“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  相似文献   

8.
戏曲舞台上把曹操处理成白脸奸贼,但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曹操的形象却要光辉得多。许多人用美妙的语言称赞过他:西晋史学家陈寿说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太宗李世民称他为“哲人”;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9.
"尺寸之功"虽是"功"却因为"微小"而难以显著,更难以抓住上级的眼光。如何引导领导干部对待"寸功",就成为当下创新管理的重要环节。"尺寸之功"之本质,是基层之事的真抓实干、辅助之事的不遗余力、常规之事不断完善、积累之事一如既往。因此,领导者对"寸功"要秉持初心,驰而不息地立足群众之需,秉持服务本心,重视职位之责,着眼夯实基础,校正成功标准。  相似文献   

10.
“无赖”一词,字典上有两种解释:一为放刁撒泼,蛮不讲理;二为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也叫无赖汉、无赖子。而现今有一种无赖,可以说是介于地痞流氓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既有地痞流氓的无理与蛮横,又有小人的奸诈和狡猾。对于这样的无赖,你真是无可奈何,既不能与之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不能使用党纪国法,让其受到制裁。这种无赖之人,过去多在民间,现今又在官场出现。所以,我们把官场上的这种无赖之人,简称为“官无赖”。遇到这种无赖之人,可以说是为官者的不幸。无赖之人的无理与蛮横、奸诈与狡猾,足以让你头疼、束手无策。面对“官…  相似文献   

11.
“点子公司”就是出谋划策之公司。出点子之人、出点子机构,古今中外早有之。古人称之为谋臣、谋士、智囊团等;今人称之为参谋、食脑人、点子公司、头脑公司等。“点子公司”作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谋献计的实体出现则是在近代的事。当今世界最有名气的“点子公司”  相似文献   

12.
苏欣 《决策探索》2004,(2):69-69
近年来,一大批不甘寂寞和贫穷的农家妹子告别亲友,远涉繁华都市,去圆她们的城市梦和发财梦多年来,“打工热”因有“促进城乡交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之功.一直在人们的怀疑和观望中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赞誉。然而,在乐观的背后,我们却又不时地为“盲流”、“三陪”、“拐卖”、“外来人口犯罪”等字眼所困扰,被一个  相似文献   

13.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孙策、孙权兄弟均得其助力不小。  相似文献   

14.
刚进办公室的新人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感:那是混合着知遇之感和自信之愿的一种情绪。尤其是那些进入知名企业的年轻人,在打电话向父母报喜时,父母总会谆谆教诲说:“你是新人,最忌疏懒。有什么额外的工作,你不要推托,而且还要多做分外之事……”这番话对初出茅庐的你来说,不啻有醍醐灌顶之感。  相似文献   

15.
对于“年画”一词,如果寻经觅典,应首推清道光二十九年瓮斋老人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一书。书里介绍的“新年十事”,“年画”即是其中之一。他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年画”一词及其内涵的阐释,在我国的典籍中恐怕这是最早的了。  相似文献   

16.
破解压力过大问题,乡镇“一把手”要善于“鸣琴而治”,勤于学习实践,练好授业解惑之功,当好布道师;善于统筹协调,练好谋篇布局之功,当好策划师;精于调查研究,练好明察秋毫之功,当好检验师;严于督促检查,练好陟罚臧否之功,当好裁判师,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7.
关键是上司要有开放和包容的心,并且善于把“非常之才”用在合适的岗位上。“非常之才”的桀骜不驯,对团队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严重影响到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状态,大可将其换掉。  相似文献   

18.
人格的尊严     
陈四益 《领导文萃》2009,(15):128-131
齐王囿为大司马辅政,嵇绍为侍中,诣囿咨事。囿设宰会,召葛旗、董艾等共论时宜。旗等白囿:“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遂送乐器。绍推却不受。囿日:“今日共为欢,卿何却邪?”绍曰:“公协辅皇室,令作事可法。绍虽官卑,职备常伯,操丝比竹盖乐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为伶人之业。今逼高命,不敢苟辞,当释冠冕,袭私服。此绍之心也。”旗等不自得而退。  相似文献   

19.
才华横溢的陈布雷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且多有争议的人物。陈布雷为人谨慎,也非常熟悉为臣之道,对蒋介石或同僚恭敬有加,无盛气凌人之傲气。  相似文献   

20.
管好“难管之人”的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好“难管之人”是领导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同时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管理“难管之人”,我认为有四点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