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1)把科学技术提高到了经济发展原动力地位,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突破、大飞跃;(2)把握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即经济的知识化、科学技术知识化,是对当代知识经济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3)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准确地抓住了当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知识“银行”的含义与宗旨;论述了知识“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其服务对象与主要职能;认为知识银行是企业实现知识化发展的鹊桥。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理想信念既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灵魂,同时也是当代青年必备的品质。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构筑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内容体系。帮助当代青年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走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知识创新的时代特征将主导青年的发展。实现青年知识化、学习化、现代化必将成为新世纪青年发展的趋势。本文拟对青年发展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一、知识经济时代青年发展的内涵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同时以科技和教育的高度发达为发展前提。它对青年人才的知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处在这样的时代,青年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承担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肩负的使命也更加崇高。因此,青年的发展也必然有着独特的内涵。(-)青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给青年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新价值观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知识的快速更新发生推动牵引作用。但青年的发展仍须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艰巨挑战:时青年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青年亚文化的反差可能进一步扩大并制约青年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认识青年发展的独特内涵:以提高青年素质为主题;创新成为主导性因素;学习化过程;“知识化”指标;现代化的成功标志。  相似文献   

6.
论江泽民青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青年观是对毛泽东、邓小平青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从民族复兴、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高度 ,阐述了“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重要思想 ,系统论述了“四有”新人是当代青年的成才目标 ,“四个统一”是青年成才的根本途径 ,为当代青年成才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知识化”与“创新化”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学习与创新是青年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共青团青年发展工作的两大重心。必须在终身学习理念、全球意识、思想政治素质、创新能力、生活质量、成长环境诸方面,推动青年发展工作的学习与创新;也必须在干部保证,基层组织、新经济、社会组织团建的“空白点”、青年社团、青年政策与法规体系诸方面,推动共青团组织的学习与创新素质的建设,实现学习型、中介性、信息交互网络式管理,多样社会创新型的重大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组织要团结带领青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就要用十六大精神统一青年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指南 ,紧扣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 ,把团的建设纳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一、消费:代差与个性化的表现如果说这个世界在巨变的话,那么变化最大最快的莫过于青年的消费方式了。当代青年消费方式的变革,是一次真正深刻地改变世界自然色彩和空间组合方式的革命。伴随着改革开放巨浪迭起的,是当代青年率先把符合人类自然天性和感官刺激的美和色彩带入到我们这个质朴且色调单一的社会,结束了极富政治色彩并打上了单一的产品经济烙印的“黄蚂蚁”、“蓝蚂蚁”的服饰时代,勇敢地把那些被冠之以“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充满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东西展现在我们面前;是当代青年率先向传统的消费观念挑战,他们不再满…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力特点客观上要求工人阶级知识化;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为工人阶级知识化提供了机遇与动力;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国实现工人阶级知识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专门研究当代青年素质教育的著作,可谓凤毛麟角。有幸把读刘忠世主编的《当代青年素质教育》一书(青岛出版社出版),真是大快朵颐。该书对当代青年素质教育作了富有创见的理性思考与研究。在此特作评介如下:第一,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指导,为研究当代青年素质教育确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点。对于当代青年素质教育,该书首先是致力于确立一个理论基点。这个理论基点就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书中指出:“客观考察和对‘人的素质’与‘人的本质’的实质相通的理解,使我们选择了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作为考察问题的理论指导。”这一选择主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代实践主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当代实践主体的五大特征:一、主体素质的“知识化”特征;二、主体组织的“两极化”和“网络化”特征;三、主体活动的“创造性”特征;四、主体关系的“灵活性”特征;五、主体价值的“社会人”特征。这五大特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实践主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期,“躺平”一词经媒介舆论场创造,以亚文化现象的新形式发酵传播,呈现出青年消极厌世的群体画像及社会心态,实现了从符号到现象的样态转变、从现实到虚拟空间的场域转变,表现出独特的反商业收编特征。“躺平青年”通过自我表达和群体归属的双重认同,实现“躺平族”身份建构,其消极态度尽显现代犬儒主义情结,使“躺平”亚文化在抵抗主流文化的尝试中显得相对温和。透视“躺平”亚文化,其导致当代“躺平青年”劳动价值观偏离、自我身份建构出现偏差,虽个体及社会焦虑借助“躺平”现象得到了抒发,但其消极避世的错误价值观同样是主流意识形态收编的对象。因此,主流文化应积极实现对“躺平”亚文化的收编,并致力于培育新时代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青年,促进青年与“躺平”的和解。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和陈云同志提出干部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指出四个现代化是否有希望,要看干部能不能“四化”。广大党政干部要实现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使自己成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必须建立比较合理和新颖的知识结构。当然,要建立合理和新颖的知识结构,还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即知识结构的基本元素,不然就谈不上知识  相似文献   

15.
由“青年艺术100”组委会主办,北京名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年度“青年艺术100”8月15日下午五点于北京农业展览馆1号馆盛大开幕。历届“青年艺术100”参展艺术家、历届“青年艺术100”艺委会委员以及知名艺术家、青年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媒体人、美术馆馆长、画廊主、艺术爱好者,以及金融财经界、时尚演艺界等业内外共计三干余人齐聚农展馆,共同见证了本届“青年艺术100”的盛大开幕,也正式拉开了当代青年艺术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中,“要求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党中央制定的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总方针,是一项保证我们党的事业继续蓬勃发展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措施。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四化”方针提出以后,经过广泛宣传和对各级领导班子的整顿,使广大干部对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重大意义以及关于革命化的严格要求和关于年轻化的年令控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对“知识化”“专业化”的内含及标准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着重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问题提出初浅看法,以期抛砖引  相似文献   

17.
在概括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由知识经济引发的产业结构演变和发展的新趋向 ,指出知识的产业化和产业的知识化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认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将来源于知识产业这一“主发动机” ,而经知识化改造的第一、二产业则将作为承重的“底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历来都高度重视青年,将青年与时代和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党历来都把青年作为未来发展的希望,对青年倾注了无限的关爱,寄予了殷切的期望。胡锦涛同志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丰富与发展,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也是当前我们加强改进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复兴,既是每个青年事业成功的起点,更是每个青年事业成功的归宿,当代大学生需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处理“法轮功”事件,这对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做好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共青团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依法治国、从严治团意识,要求当代青年和广大团员在全社会带头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以实际行动贯彻团中央(通知》精神。一、倡导科学思想、破除封建迷信当代青年挑战ZI世纪,就务必要深入揭批“法轮功”的本质和危害。“法轮功”采取伪科学的欺骗手法,搞乱人们的认知标准,迷惑了许多朴实善良的群众,给许多受骗上当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身心损害,至今已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重返八十年代”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题域.但是,由于缺少“转型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使之成为一种学院化、知识化的叙事话语或时髦标签,遮蔽了“新时期社会文化转型研究”的历史深度及其当代价值,暴露出中国当代思想史研究的浅表化倾向.如何在重返历史现场的过程中揭示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并阐释其“正在进行时”的当代史意义,需要“转型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