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是个节日.这是蔡华的节日,也是中国人类学的节日.因为,蔡华属于人类学,属于中华民族.这个奖有什么意义呢?像这样有分量的国家级大奖,在中国人类学领域,过去有一位学者得过,这就是费孝通先生.蔡华是第二位.仅此一点,足可看出这个金奖的意义.为此,我向蔡华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2.
顾定国 (G .E .Guldin)博士的专著《中国人类学逸史》(TheSagaofAn thropologyinChina ,FromMalinowskitoMoscowtoMao)是在大量访谈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撰写而成的 ,这里刊登的译文是这部专著中的第 3章“外国来访者” ,小节标题是原有的 ,编译中 ,对正文也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略有删改。希望本文对于目前正在讨论的本土化问题有借鉴意义。翻译中曾就有关问题向张海洋博士和顾定国教授本人请教 ,得到他们的热情帮助 ,谨表谢意。  相似文献   

3.
蔡华教授,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社会学系祝贺蔡华教授荣获法兰西科学院颁发的金奖.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回顾了自19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学者尤其是英美学者对中国回族伊斯兰教进行研究的标志性作品,并试图对其内容、方法和观点进行扼要的评述,以观照当前国内正在兴起的回族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欧美--中国,学术对话. 欧美:"当代人类学之父"、法国科学院院士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 Strauss)在蔡华专著<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的纳人>英文版封二上写道:"蔡华博士对西方人类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多亏了他,现在纳人在人类学典籍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提出以来,在国际社会逐渐深入人心,也受到日韩学界的广泛关注。就研究路径而言,日韩学者主要从“褒扬论”“可行论”“关系论”“输出论”“威胁论”“辞令论”等路径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一解读过程中,日韩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诠释和态度与中国之本意存有一定的认知误差甚至污名之论调,但也不乏客观、温和、中肯之认知和评价。面对日韩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趋向特别是污化态势及其舆论、政策和国际影响,中国既要通过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等国际传播类举措回应日韩学界的多元解读,也要继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和大国担当推动中国理念在国际社会更加深入人心,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从而打破国外反华势力试图动摇中国工作重心的图谋,同时增强国家合理抵御外部反华势力对华联合打压遏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攀钢是金沙江畔,攀西(攀枝花——西昌)大裂谷升起的一颗新星。人称攀钢是“象牙微雕”。攀枝花钢铁公司是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建成的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它于1965年开始建设,1970年一号高炉出铁,1980年第一期工程全面超过设计能力。第二期工程于1986年1月破土动工,被列入国家“七五”和“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攀钢年产  相似文献   

9.
10.
女士们、先生们:来到了学生时代梦想的这片土地上,我感到非常高兴。早在50年代初,作为当时伦敦大学一名未毕业的学生,我曾被指派准备一篇论述费孝通博士的专著——《江村经济》的论文。虽然这本书早在1939年就已问世,但它关于长江流域中国农村生活模式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了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基础的形成:作为生  相似文献   

11.
潘广辉  吴婧 《世界民族》2006,14(1):1-15
本文将欧、美学界从民族问题的视角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归纳为八个方面,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更加全面地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当代国际社会及多民族国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妇女口述史:人类历史的另一半──访中国女性学家李小江教授黎曦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女人自己,再没有任何人能帮助她们认识自己。——李小江——访申国交往学家李小江教授回荣叹我们所说的“女性文化”,实则有关全部人类(正象传统的父权文化,实则也是属于全人类的)。...  相似文献   

13.
徐杰舜教授人类学学者的口述史研究自1999年延续至今,已有丰硕成果。他的人类学学者的口述史研究,将人类学的口述史从对"他者"的研究拉回到对"自我"的研究,在对人类学学者自我的口述史呈现中,实现自省与内观。同时,以"人"为中心的口述史研究弥补了既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史研究之不足,丰富中国人类学学科史的内涵,成为"第二种人类学史"。  相似文献   

14.
“西方有‘荷赛’,东方有‘华赛’”。“华赛”———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首届年赛,于1998年12月30日成功举办。这是全世界首次最大的民俗题材摄影大赛,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扬,被称为记录了“人类的记忆”。在此次大赛中,227组获奖作...  相似文献   

15.
宇:范老您好,我们今天是就国家社科课题“提升中国文化在东盟的影响力研究”、教育部课题“壮傣文化跨国传播研究”的有关事宜向您请教。今天在这里看到您和师母身体都很硬朗,特别的高兴。您已八十高龄,我们过来打扰,真抱歉!  相似文献   

16.
牛志男  林蓓 《中国民族》2007,(11):35-36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涉足旅游研究开始,张广瑞教授一直活跃在国内的旅游学术界,致力于旅游经济、政策、规划与开发和国际旅游发展政策比较研究。从2001年开始,组织编撰年度《中国旅游发展与预测》(即《中国旅游绿皮书》),为国内外旅游管理部门和学术界所关注。最近,他正筹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论坛”。该论坛将于11月28日在张家界举办,这也标示着“民族旅游”作为一个特别的论题,正式进入我国旅游研究权威机构的视野与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台湾学者罗志平的《民族主义:理论、类型与学者》进行了介绍与评析,揭示了其在民族主义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价值,以引起学界同仁,尤其是大陆学界民族主义研究者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要关心人类的未来 --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对台湾人类学的影响一是使人类学进入了对汉人社会的研究,二是在人类学的研究中带进了社会科学的立场.面对21世纪,人类学要关心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来美国学者郝瑞以四川攀枝花几个彝族支系为例,对中国彝族的认同提出质疑,认为这不符合“族群”的概念,因此彝族的“聚拢”带有任意性。他还从“民族”与“族群”两个概念出发,认为中国并无“族群”概念。本文认为,彝族虽然支系众多,但历来即有认同,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只是加强了彝族整体的认同性;“民族”与“族群”的概念确有差别,我国以往在翻译和使用上曾将其混用,造成误解,这一问题现已不存在;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民族志资料构建族体理论。  相似文献   

20.
约瑟夫·弗莱彻(JosephF.Fletcher,1934-1984年),是美国最有语言天赋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七、八十年代西方学术界研究中亚苏非教团的皎皎者。他的英年早逝象征着这一领域内的一颗明星的殒落。弗莱彻生于1934年。还是麻省的初级男校学生时,他就崭露出非凡的语言天才:他学习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1957年他在哈佛大学斯拉夫语系获学士学位。除主攻俄语外,他又学蒙古语,并受到弗即西斯·克利夫斯──一位蒙古学和汉学家的影响而开始学汉语。1958年他考取哈佛远东语言系的研究生。在克利夫斯教授的指导下,除学蒙古语外,他还学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