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疲软,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已引起普遍关注。我们于1990年5月中旬对莱州、淄博两市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市场疲软问题是明显的,但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回落、资金相互拖欠、市场疲软等是“多位一体”的问题 市场疲软问题确实明显。据调查,1989年莱州市商业系统商品总销售额1.963亿元,与上年持平;扣除涨价因素,比上年下降17.1%。1989年莱州市商业系统商品零售总额4976万元,比上年增长14.3%;扣除涨价因素,比上年下降3.2%。1990年第1季度莱州市商业系统  相似文献   

2.
1989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经济效益下降一直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1990年以来,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持续下降,其幅度之大,波及面之广,是近十几年来所未曾有过的。1990年与1989年相比,全省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利税下降29.41%。其中,销售税金下降5.47%,利润总额下降54.20%;企业亏损总额增加3.98倍,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升5.01%;产成品资金年末占用额增加32.07%,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19.07天,减速17.53天;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为4.24元,每百元销售收入提供利润为3.20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国城乡普遍存在着市场疲软的情况。在市场疲软的条件下,企业流动资金紧缺,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当然,当前的资金紧缺,不是总量不足,而是由于产成品大量积压,企业相互拖欠严重而形成的结构性资金短缺。这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产成品资金占用持续上升。1989年底,新疆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定额流动资金较上年增长了30%,而产成品资金却增长了1.06倍;当年新增的4.51亿元定  相似文献   

4.
始于1989年4月的大面积市场疲软,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业的波动(以政策波动为基础)、经济流程的变化、市场的畸形发育、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是导致市场疲软的远期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居民的同向预期心理、抢购的滞后效应、提高利率的抑制作用等,是导致市场疲软的近期因素;治理整顿以及居民收入的下降则是市场疲软得以产生的契机。因此,增加农业投入,保证农业长期稳定增长;校正轨道偏差,优化国民经济流程;培育市场机制,塑造新的增长格局,是我国经济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1989年以来,我国的城乡市场从极度的亢奋与狂热中变得阴冷起来。一刹那,抢购狂湖顿时消失,代之而起的则是普遍的疲软。不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到处出现了“两降一升”(销量、产量下降,产成品库存上升)的局面。社会商品零售额迅速大幅度下降,并实际出现了负增长。1989年9月底全国累计社会零售额只比1988年  相似文献   

6.
一、上海市消费品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趋势分析 1989年4月份以来市场态势突变,使人始料未及。5月比4月,市场零售商品额陡跌近10个百分点,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88年同期还下降0.7%,6月份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62亿元,比5月份  相似文献   

7.
近来,安徽在三件活生生的事实面前,从上到下,人们的市场意识有所增强,开始面向市场,依据社会需求,安排资金投入,调整生产方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和机制的形成,九十年代安徽经济将逐步进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协调发展的循环轨道。第一件是:因市场疲软而开始重视市场。1989年至今已延续近20个月的市场疲软,对人们的经济意识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冲击,影响极深。1988年8月,全国过热的市场气氛达到顶点,进入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渐下降,从消费资料到生产资料,从城市到农村,多种商品充斥市场,包括粮食在内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搞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银行和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据有关资料表明,1990年末,全国银行有近1000亿元的逾期呆滞贷款,约占银行贷款总额的10%,数额颇为惊人。贵阳市工商银行某办事处,1990年末,有贷款关系的国营工业企业35户,贷款余额37743万元,比1989年增长35.68%;实现产值73581万元,增加6.4%;实现税利6711万元,减少42.9%;定额流动资金占用50700万元,而成品资金、发出商品资金、应收货款资金占用则分别比1989年增长21.8%、63.5%和93.5%。这表明,贷款的增长高于产值的增长,而利税实现则大幅度下降;新增贷款并未有效地启动市场和解开债务链,相当一部分资金沉淀、呆滞,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资金供求矛盾有进一步加剧之迹象。资金存量不清和使用效益状况不佳,必将制约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影响银行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就活化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沧州纺织品采购供应站服装科建科六年来经济效益持续增长。1990年在市场疲软、销售滑坡等不利因素下,完成商品销售额1448万元,实现利税105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17.3%和23.7%,人均创利税8.7万元;资金周转速度平均为16天,商品适销率达98%以上。该科被商业部、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商业企业优秀班组”称号。  相似文献   

10.
去年冬天以来,黑龙江省边贸界人士普遍反映边贸越来越难干.许多实力不强的边贸代理公司倒闭,一些外地驻我省的边贸办事机构撤离.绥芬河、黑河等口岸出现不同程度的萧条.1994年1至4月,我省边贸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52%,是自198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边贸难干的原因何在,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基本态势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是,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从1997年10月开始下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自1998年2月起开始下降,到1999年11月,两者已连续25个月和21个月同比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则分别出现了44个月和30个月的负增长。因此,我国存在通货紧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通货紧缩的程度看,商品零售价格下降刚满2年,价格下降幅度也较低,在-3.5-0%之间,目前下降势头已经减缓,经济增长率也仍在7%以上,因此一般认为,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仍属于轻度通货…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0年,原苏联国民生产就开始由低速增长转为负增长.1991年国民生产继续下降,当年俄罗斯联邦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降低15%.1992年俄联邦国民生产进一步出现全面下降的局面,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1年下降19%.1993年下降的速度虽略有减缓,但仍比1992年下降13%.1994年以来,事实与俄罗斯高级官员的愿望和乐观估计相反,国民经济不但没有出现稳定局面,反而下降幅度更大了.1994年4月6日政府信息公报说,“今年工业生产再次出现灾难性的大幅度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2月份的工业生产下降27.1%,创造了下降幅度的最高纪录;各种加工工业生产甚至下降了37.9%”.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1994年1月份的工业生产仅相当于1991年同期的51.1%,几乎下降了一半.总之,俄罗斯联邦独立以来,虽然经过几轮改革,为稳定国民经济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国民生产一直以很大的幅度滑坡,始终未能改变负增长的局面,整个国民经济始终未能摆脱困境、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13.
台山县机械厂是广东省机械行业目前最令人瞩目的出口重点企业之一,在1989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省许多工业企业资金短缺,成本上升,加上市场疲软,导致了产品大量积压。而不得不放慢生产速度,甚至停产或半停产。但该厂却异军突起,克服重重困难,渡过难关,走出困境,使企业生产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全省出口创汇的重点企业。1989年,该厂八大类产品中有五大类获得增产或大增产。全年工业总产值达3988.88万元,完成该年国家计划的159%;产品销售3750万元,完成计划的179%;实现利税总额达  相似文献   

14.
1989年第二季度以来,市场疲软一直困扰经济的顺畅运转.8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下降到历史最低点.直至年底,商品库存达3505亿元.增长了17.1%;预算内全民工业产成品占用达879亿元.增长了80.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101亿元,增长了8.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为负增长7.6%.为了克服市场疲软,国家采取了启动市场"三部曲":贷款启动、收购启动、投资启动.但是,相当多的新增贷款没有到达预想的位置,特别是工业贷款,有35%被用于"维持费"(还债、发工资、抵缴利税等),没有进入生产过程;其余65%进入生产领域,但"全军覆没",形成新的积压.市场仿佛是一块"顽石",起色不大,储蓄余额依旧直线上升,一些商品或产品还是乘乖地摆在柜台上,睡在仓库里.截止1990年12月底,全国  相似文献   

15.
<正> 1991年,山东经济形势依然令省外人刮目,使省内人乐道。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存在、特别是1989年下半年市场疲软以后更加突出的结构问题和效益问题依旧不消停地躁动着人们。许多人在思考:一年运行下来,山东的经济地位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经济全面回升了,是否已步入正常,会不会再度“过热”?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没有根本好转,能不能引发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1992年山东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等等。本文试对山东1991年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就上述有关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最重大变化,就是提出了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应该说,这些年来大家已经注意到了经济效益提高问题,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经济效益并未得到稳步提高,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半期,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继经济“过热”,市场疲软后,人们注目的又一个“热点”。 1990年治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的微调措施已初见成效,剧烈的通货膨胀被遏制,物价稳中有降。但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1990年1—3季度,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925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8%;可比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上年基础上继续超支6.3%,资金利税率降为13.49%,大大低于去年同期20%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总体效益下降.考核企业效益的资金利税率和资金利润率这两大经济指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据有关部门统计,国有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和资金利润率分别由1989年的14.6%和6.1%下降到1994年的10.1%和2.1%.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微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新疆工业部门面临投资类产品需求疲软,农产品原料,资金不足,市场平淡,运输的瓶颈制约,企业效益低,自我发展后劲不足等重重困难。在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下,加快各项改革步伐,克服困难,使工业生产得到全面回升,经济效益开始逐步好转。 一、1994年新疆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生产起伏不定,增与负增交替出现。今年伊始新疆工业生产受农产品原料不足等因素影响,一直低速增长,进入九月后开始好转持续回升。1月份增长21.1%,2、3、4月份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增长1.5%,到1至8月份累计才增长1.6%,从9月份开始,因棉花、甜菜、油料大幅度增产农副产品收购进度快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销售转旺,农产品加工大幅度增长,一举扭转了轻工业连续7个月的下降局面,推动了新疆工业生产的全面回升。1至12月份,新疆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36.54亿元,增长8.3%。其中轻工业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经历了70年代漫长的“滞胀”阶段后,80年代初,又遭到世界最严重经济危机的袭击,致使国际贸易陷入1981年的零增长(0.8%)和1982年的负增长(一2%)困境。从1983年起,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回升,国际贸易也转负为正。1983年贸易量增长为3%,1984年猛增至8.8%,1985年又回到3%,1986年为3.5%,1987年降至3%,1988年又升至8·5%,1989年为7%。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80年代国际贸易是经历了起伏不定,曲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改革以来,在人们的记忆中一直是市场绷得很紧,并且不时地还出现抢购热潮。可近两年来,“市场疲软”却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这种180度的转向,使人们不得不发出疑问:10年的中国改革真的使中国经济从供给不足转入了需求不足的经济发展阶段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我们怎样分析我国的市场变化。 现在人们所说的“市场疲软”是把1989年以前的经济运行状态,特别是1988年的经济状况作为参照系得出的判断。我认为,这样的分析方法有两个关键的地方要加以深入地检讨。第一,以1988年即治理整顿以前的经济运行状态为参照系来分析治理整顿后的经济运行状况,并把后者与前者的差做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好坏的标准,这就等于变相地肯定治理整顿前的经济形势是好的,这岂不是就等于说治理整顿错了,要把治理整顿已经取得的成果否定掉吗?一部分人在接受“市场疲软”的判断后,提出诸如增加货币启动“市场”的对策,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