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常啼菩萨求法故事》是抄写于蒙元时期的重要回鹘文佛教文献之一。玄奘法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220)之"初分常啼菩萨品"及"初分法涌菩萨品"是回鹘文《常啼菩萨求法故事》的底本,但回鹘文故事不是汉文版的逐字翻译,译者用押头韵的诗歌形式叙述该故事,并在佛教教义和人物风景刻画上添加不少内容或删去汉文译文中的重复内容。  相似文献   

2.
摩尼教是古代回鹘人信奉的主要宗教之一,对回鹘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吐鲁番及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文献中,有千余件写本都是属于摩尼教内容的,其中有不少都是诗歌。回鹘文摩尼教诗歌以赞美诗为主,既有译作,也有回鹘人的创作,均押首韵,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寓教于诗,艺术性高,其以音乐美、节奏感和哲理性的审美特点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回鹘文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韵律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诗歌押韵方式有所不同。在我国北方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的一些民族,如蒙古族、满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等,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均出现了回鹘文诗歌常用的押头韵形式。这些民族的头韵诗来源可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族之间的关系相关联。诗歌中押头韵的形式并不是回鹘后裔或是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共性,而是民族之间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对立或相互融合从而影响之结果。  相似文献   

4.
回鹘文《金光明经》译自汉文本。回鹘文译者对汉文偈颂也以回鹘语诗歌形式进行了翻译。本文以回鹘文《金光明经》为底本,与汉文本进行对照,可以看出,梵文偈颂、汉译偈颂和回鹘文偈颂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注释是阐释文献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整理研究文献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文献阅读、文献整理和文献研究的基础工作。回鹘文献的注释是突厥语族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鹘文献研究刊布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回鹘文献的一些特点,主要从注释的定义、注释与解释、注释的内容、注释的程序以及注释的原则等五个方面来探讨回鹘文献的注释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注释在回鹘文献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刊布的鲜为人知的五件摩尼教内容的回鹘文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山斯坦因和伯希和于本世纪初取自敦煌莫高窟,现存巴黎和伦敦。本文首次把这些6~10世纪的古文献译为汉文,并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对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进行了先后六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汉文、蒙文、叙利亚文、西夏文、吐蕃文以及回鹘文文献。莫高窟北区38个石窟出土的回鹘文文献多达128件,回鹘文文书碎片1241片,除少数为信件、世俗文书外,大部分为佛教内容的文献。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残片《佛祖历代通载》(标本B59:69)进行了再研究,对原文进行了拉丁文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  相似文献   

8.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用回鹘字写在背面的左侧)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二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我认为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14世纪。在某些叶的背面左方,用回鹘小字写有abitaki几卷几叶的字样。Abitaki应为汉文"阿弥陀经"的回鹘文拼音。经过与汉文《阿弥陀经》(由著名龟兹人鸠摩罗什于四世纪译成汉文)对照后,证明此书与《阿弥陀经》无关。另外,《阿经》仅有一卷,而此书则有四卷之多。所以它不是《阿经》的译本,而是内容属于阿弥陀佛崇拜的另一著作。Abitaki一名此处仅用做书名代号。1983年我访问敦煌时,曾在敦煌艺术研究所看到一小片回鹘文残片,左方除用回鹘文写有小字abitaki外,旁边尚用红墨写有五个汉字"大白莲社经"。所以我认为此书应为《大白莲社经》的回鹘文译本。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昌回鹘时期的棉花种植,汉文史料记载甚少,幸吐鲁番出土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对此多有反映。棉花种植是高昌回鹘普通家庭的副业,在粮食作物之外,有余田有余力的家庭会种植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棉花在高昌回鹘民间的借贷文书中也频频出现,人们还以之缴纳赋税。回鹘棉花为籽棉,随着回鹘人在中原的活动,逐步东传至内地,与岭南地区传来的木棉交汇于中原。  相似文献   

10.
回鹘文<陶师本生>很可能是根据多种汉文本改编而成.其突出特点在于内容简单明了,注重故事情节的叙述,使故事本身完全失却了佛教本生故事的说教性质,成了十足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文章虽为回忆性的文字,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从某个侧面也反映了解放后中国维吾尔学的发展历程。作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对未来我国维吾尔学的发展和新一代维吾尔学人的成长起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婚姻是人类学、社会学经典论题,也是民族学重要议题。多年前维吾尔族婚姻就引起学界关注,对维吾尔族婚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进一步从维吾尔族女性角度,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关注和研究维吾尔族妇女婚姻,充实和拓展还很薄弱的维吾尔族妇女研究、少数民族婚姻尤其维吾尔族婚姻研究视角和范围。  相似文献   

13.
回鹘文《金光明经》是一部译自汉文的佛经,在译文中大量地使用了汉语借词。文章将以Ceval Kaya整理刊布的土耳其文版《回鹘文〈金光明经〉》为底本,运用译音对勘法,穷尽回鹘文《金光明经》中的汉语借词,通过汉语借词与回鹘文译音的对比,归纳汉语一回鹘语的对音规律。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建立回鹘语和汉语的语音对应关系,探讨回鹘语从汉语借词的途径和规律,而且也可以提供汉字音值的音韵学直接材料。  相似文献   

14.
彭凤 《东方论坛》2011,(2):64-69
受结构主义视角和方法的局限,古今维吾尔语言后缀为"sⅠz"的词语之间的对比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浑沌语言文化学为这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维吾尔语言文化的研究打开了新的一扇窗,这是语言文化研究深入到词汇结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古代回鹘历法 ,史书少有记载 ,幸赖敦煌、吐鲁番回鹘文写本的发现与解读 ,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通过这些文献 ,我们可以看出 ,古代回鹘人曾使用过多种历法 ,既有来自中原的生肖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建除满历法及年号纪年法 ,又有来自波斯的七曜历和来自于阗的于阗历 ,更有古回鹘人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五行与十二生肖相配的纪年方法 ,后者对藏族时轮历的形成可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人体机能学成绩与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级别的关系,分析原因,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2011级602名维吾尔族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人体机能学成绩与MHK关系。结果:MHK 3级的学生人体机能学平均成绩(31.6分,n=10)与4级的学生(39.03分,n=2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5级(47.24分,n=70)、6级(49.44分,n=140)、7级(52.88分,n=246)、8级(52.77分,n=114)的学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水平愈好则人体机能学考试通过率愈高,汉语水平对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有一定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麻扎朝拜主要指以获取麻扎庇护或以拜访为目的在"伟人之墓"(mazar)举行的礼拜、诵经、祈祷、祭祀等仪式活动。麻扎朝拜在维吾尔族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农村朝拜麻扎已成为维吾尔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宗教活动。维吾尔族中大部分麻扎的职司功能上具有综合性,人们带着各种目的和祈求前来朝拜。但是还有不少麻扎具有某种专业职司,满足朝拜者不同的需要。研究麻扎的功能为出发点,可以看到,麻扎在维吾尔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这种角色与民众文化行为发生的联系。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对麻扎功能及其有关仪式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回纥,又称回鹘①,今新疆维吾尔族与甘肃裕固族的祖先,属于铁勒诸部之一。隋末唐初,与其他铁勒各部散处于今蒙古 高原,西至天山,分别臣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贞观二十年(646 年),唐太宗灭亡薛延陀汗国,漠北铁勒诸部开始散乱的各 自发展,回纥顺应时代潮流,选择亲近唐朝积极与唐朝交流互信,最终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漠北铁勒诸部,建立了强大的漠 北回鹘汗国。以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为时间段轴,梳理了回纥与铁勒诸部周旋,逐渐强盛以致为后来取代薛延陀建立强盛的 漠北回鹘汗国打下坚实基础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