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85年12月新加坡和中国黄州、台湾等地先后举行过熊十力学术讨论会。其中由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在熊十力故乡黄州组织的学术会议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日本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会议结束不久,日本学者高田淳、岛田虔次等人即致信武汉  相似文献   

2.
熊十力(1885—1968年)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在熊先生故乡湖北黄州,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政协学委会、黄冈地区行署和黄冈县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的专家学者,熊先生的生前友好、学生及亲属,共一百多人出席了讨论会。海内外学者济济一堂,缅怀先哲,共研斯文,对熊先生其人其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熊十力(1885—1968年)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在熊先生故乡湖北黄州,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政协学委会,黄冈地区行署和黄冈县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的专家学者,熊先生的生前好友、学生及亲属,共一百多人出席了讨论会。海内外学者济济一堂,缅怀先哲,共研斯文,对熊先生其人其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评价。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熊先生的一生,是坚持爱国民主、孜孜追求真理的一生。本世纪初,熊先生就投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9月 7日至 9月 9日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熊十力全集》首发式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东亚、欧洲、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区 60余位老、青年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 40余篇 ,这些论文从多个角度对熊十力思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现综述如下 :(一 )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探讨熊十力思想的时代特点2 0世纪的中国 ,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都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置身于时代之中 ,对时代之弊有着…  相似文献   

5.
熊十力以开出知识论为核心内容的《量论》没有成篇,留给后世一个待解的谜团。在熊氏的著作中对"量智"和"性智"以及与此相应的科学和玄学的论述与《量论》息息相关。学者们对熊十力《量论》的探讨,使熊氏在开出知识论以融通科学与玄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四期曾刊载拙作《简论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一文,该文比较集中分析了鲁迅在世时著作出版的情况。本文接续前篇,着重分析鲁迅逝世后著作出版之特点,目的仍着眼于从出版史的角度,说明鲁迅著作出版之演变,探讨不同历史阶段鲁迅出版物之风格,进而认识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作为我们今后出版工作的借鉴。鲁迅生前对自己著作的出版是十分重视的,鲁迅著作传世有自选集、单行著作、编校古籍和书信、日记等,除未出著作全集外,基本具备了完整的著作的体系,而这些著作,大部  相似文献   

7.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四期曾刊载拙作《简论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一文,该文比较集中分析了鲁迅在世时著作出版的情况。本文接续前篇,着重分析鲁迅逝世后著作出版之特点,目的仍着眼于从出版史的角度,说明鲁迅著作出版之演变,探讨不同历史阶段鲁迅出版物之风格,进而认识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作  相似文献   

8.
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去年11月19日至24日在上海龙柏饭店举行。在提交给会议的43篇专题论文和大小讨论会上的热烈发言中,两国学者高度评价《文心雕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国学者指出,《文心雕龙》是六世纪初古代中国文学理论的杰出代表,在整个世纪中也是无与伦比的、可以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煌煌巨著。日本学者指出,《文心雕龙》可以使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贺拉斯的《诗艺》黯然失色。两国学者都有专题论文论述《文心雕龙》对中日后世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日本学者考证,《文心雕龙》可能在公元七世纪就传到了日本。他们还指出,目前日本已出版了三种《文心雕龙》全译本,美国已出版英文全译本,法文选译本也即将出版。《文心雕龙》研究事实上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15日,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在该校举办了《人文论丛》出版座谈会。应邀到会的有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等)的学者,省市新闻出版、理论宣传部门的相关人士(包括部分...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我校历史系黄启臣教授的学术专著《十四—十七世纪中国钢铁生产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后,引起日本学者的关注。日本关西大学松浦章教授在该校《史泉》杂志第71号上发表书评,对黄启臣教授的新著作了专门介绍,并认为“这本著作将能成为明代产业部门研究书籍方面的指南”。  相似文献   

11.
您想了解国内外研究《昭明文选》的态势、概貌吗?想知道中外学者在《昭明文选》研究中提出的最新见解吗?只要读一读今年六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这一切便会迎刃而解。《论文集》收入研究《昭明文选》的论文三十二篇。其作者阵容颇为壮观,多为中国大陆、港台和日本、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从这些论文,可以窥测世界各国研究《昭明文选》之一斑。阴法鲁、陈宏天的论文,从出版、研究、教学兰个方面,概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大陆研究《昭明文选》的情况;美国康达维的论文,详尽介绍了欧美学者翻译、研究《昭明文选》的多种著作;日本牧角悦子的论文,既回顾了《文选》传入日本及其被继承的历史,也描述了近代以来日本研究《文选》的概貌。从传递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编辑、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十二卷本《闻一多全集》已于日前问世。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一生著述甚丰。抗战后期他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两年后,朱自清、郭沫若、吴晗、叶圣陶编辑的四卷本《闻一多全集》就由开明书店出版了,这部全集的出现,不仅在当时有重大意义,而且影响深远。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还有大批遗著未能收入集中。多年来,人们期待一部更完整的《闻一多全集》。1984年3月,中宣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发出《关于整理出版闻一多著作的通知》,指定武汉大学成立闻一多研究室,负责新编《闻一多全集》。同意聘请季镇淮、范宁、薛诚之、何善周、胡国瑞为新编全集的顾问。  相似文献   

13.
倡导严格学术性的“纯粹哲学丛书”(叶秀山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在这样的时刻出版,对于中国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都是值得关注的。在近二十年,中国哲学书出版的数量,可能超过此前近代以来的总和。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书,却可能难以与先前相比。例如,现在还没有出现如冯友兰的《贞元六书》、金岳霖的《论道》、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等代表那一时代一种时代精神而意蕴深邃的著作。这其中  相似文献   

14.
<正>“竹内鲁迅”即日本学者竹内好(1910—1977)阐释的鲁迅,代表性文本是竹内1944年出版的专著《鲁迅》(日本评论社)。《鲁迅》出版四十年之后,到了1980年代,日本另一位鲁迅研究名家丸山升(1931—2006)在其长文《日本的鲁迅研究》中还说:“这是一本时至今日仍被称为‘竹内鲁迅’的对其后的鲁迅研究起着决定性影响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本草纲目》问世不久传入日本以来给日本本草学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本草纲目》的内容、研究方法,它所面对的动植物、矿物等诸多领域都深深地启发了日本学者,使他们在《本草纲目》的影响下创造了和汉融合的、符合自己国情特色的本草学研究。《本草纲目》在现代医药学非常发达的今天,也深深地表现在日本学者的著作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月13至16日,汉语信息处理协调中心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香港地区及韩国学者30多人。会议集中研讨古籍的电脑处理问题,华中理工大学尉迟治平教授和武汉大学青年学者于亭分别就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古籍电脑处理问题作了专题报告,深圳大学张卫东、湖南师范大学刘晓南、武汉大学于亭、香港中文大学黄耀、韩国庆熙大学诽宰教授等先后演示、报告了他们的研制成果。会议期间对深圳大学文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和深圳《中华大典》基金会研制完成的《龙龛手镜》《集韵》电子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7.
马一浮对熊十力《尊闻录》之异议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考证,《尊闻录》是熊十力在其"新唯识论"体系成型之前的最后一部探索性著作,体现了一种非现成性本体论思路,熊十力本是据此思路来建构其哲学体系,但马一浮对《尊闻录》的异议却最终导致了熊十力在建构"新唯识论"体系时基本放弃了此一思路,而接受了马氏的现成性本体论思路。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曹禺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0月25~28日在风景如画的武汉珞珈山举行。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王庆生教授、湖北省文联副主席陈东成、省作家协会主席鄢国培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毕奂午、牛汉等老一辈作家、诗人与日本、韩国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陆耀东先生主持。50余位中外学者济济一堂,共话曹禺研究。  相似文献   

19.
熊十力的《心书》(1918)、《新唯识论》(1944)、《读经示要》(1945)等著作既反映了熊十力对王船山的学术思想的认识历程,也大体反映了民国时期熊十力对王船山学术思想的研究情况。《心书》所论王船山学术是熊十力早年思考人生与哲学关系之时对船山“道器一元”论的初步体悟;《新唯识论》则以“翕辟成变”说对船山易学之“乾坤并建”等宇宙观有继承有批判;《读经示要》以“尊生”“明有”“主动”“率性”四说对王船山学术及精神进行了总体评价,其有认同王船山学术之处,也有不认同之处。总之,因熊十力的哲学宗主、宗旨不同,其为学之道与王船山也就同趣异旨。  相似文献   

20.
“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1年10月22日至23日,中南民族学院为庆祝建校50周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学者及日本、美国学者共向大会提交论文63篇,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广东嘉应大学、广东民族研究所、湖北民族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及民族出版社、《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等单位近百名学者和国外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族群"理论及其适用范围;"族群"理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