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权运行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权建设是政府法治体系工程中的前沿领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心所在。而目前警察权运行的实践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谐社会与政府法治必然要求对警察权进行重构。措施主要包括:改革现行警察体制;重构警察权运行程序;优化警察权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完善行政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司法改革的纵深推进,作为司法机关之一的检察机关也需着力展开新一轮的改革与自身完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革和完善检察机关的内部组织体系、组织机构和组织结构。从检察机关内部组织结构来看,改革涉及到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体制与检察长的选任、检察机关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与革新两个问题。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的负责人选任制度改革,理顺检察机关上下级领导体制,统一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称谓、设置,完善派出检察机关,是保障检察权有效运行的组织载体和实体基础。结合我国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并考察检察实践,上述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继续着力加以改进,从而使检察改革更具实效并助推司法改革和法治中国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首要要求和基本特征 ,是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公正的前提是司法独立。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病症 ,其根源在于现行司法体制缺乏防腐蚀和抗干扰能力。如何围绕司法独立 ,推进司法改革 ,确保司法公正 ,这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规范地方政府的编制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运行,使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成为是党和国家配置执政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而深化机构改革的前提,必须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警察权受到合理限制是必要的。但在实践中,矫枉难免会过正,由于过分强调对警察权限制而忽视其保障,导致警察权功能发挥受到束缚。主要表现为:警察权配置缺乏前瞻性,警察权运行欠 缺制度保障,警察权受制于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等。因此,对警察权的保障也是必要的。警察权保障的法理依据为:警察权来源于国家权力的法定性原则,警察权的法律属性隐含着对自身的保障作用,警察权是维护秩序稳定 的基石等。针对当前警察权保障的困境,应通过优化警察权配置、完善警察权运行的相关保障制度、夯实警民法律关系的协调力量等法律路径,促使警察权的保障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从而更有力地保障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6.
中国警务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树立警务全球化观念、法治观念、人权观念、服务群众观念;培养和提高警察坚定的政治素质、坚实而广博的知识素质、超强的能力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改革现行警务管理体制、完善警务目标内容、创新警务激励机制等警务运行模式;变控制型管理为服务型管理、限制型管理为开放型管理、"暗箱"型管理为透明型管理、静态型管理为动态型管理、事前型管理为事后型管理等警务行政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警务工作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级公安机关逐渐认识到警力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传统的警力资源管理运行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应新时期下公安工作的需要,束缚着公安队伍建设。本文将政府再造"5C"战略理论引入到警力资源管理中,试图解决现行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的现代化改革是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不可或缺的方面。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经验表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应当遵循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对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效能的规律、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规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应当坚持改革与法治相伴而生、同步推进,坚持以法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在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完善对集体产权改革的法治保障。从科学立法、法治政府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监督、法治社会和全民守法等多个法治维度全面实现对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西方警务改革的后现代性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开放性、解构性、社会化等。社区警务的概念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复苏,其优势在于激活共同保护社区的集体责任,并增强邻里之间的互动和改善警民之间的隔阂。同时,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影响着警务模式的改革,政府机构规模追求小型化和灵活性,通过下放决策权与财政支配权来增强基层单位的权责一体化;将社会市场方法引入执法机构,借以增进警务效率;逐渐剥离警察的边缘职能,让渡给社会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这意味着原先被政府垄断的警察权开始由社会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10.
司法改革首要的价值目标是保障和发展人权,切入点则是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司法独立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应该逐步树立以司法独立为核心的现代司法理念,并使之贯穿于法律规则运行和法律制度构建过程的始终。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以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确保司法公正是实现法治的必然要求 ,司法不公的成因主要有 :宪政体制对司法的保障有不足之处 ;司法权内部制度不健全 ;社会缺乏外部法治环境。相应的治理对策有 :完善宪政体制对司法的保障 ;改革司法权内部制度 ;培育法治化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实现我国农村司法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现代化是法治文明和法治成熟的主要标志。由于城乡司法环境的明显差异,在探索我国司法现代化的路径时,不应当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而应根据司法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并立足"三农"实际,通过改革农村司法管理体制、设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司法或准司法机构、合理开发与配置农村司法人力资源以及实现农村司法保障国家化等进路,逐步实现农村司法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我国警务改革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发展几个时期,呈现出诸多自身的特点,它反映了经济、政治、科技对警务改革的影响。站在新起点,我国警务改革应当遵循警务变革的规律,以民生警务、法治警务和智能警务为方向,重点处理好警务管理层级、警务信息化、社区乡村警务、治安防控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司法独立形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司法公正、走向社会正义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它与法律运行的特点、方式,以及法律规范调节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结果有关。司法独立的实现,需要具备某些前提条件和必要的制度环境。司法独立作为一项法治原则,具有某种局限性。司法独立是引导和保障司法公正的途径和手段。实现司法独立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不是司法改革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5.
警察违法暴力行为,包括刑讯逼供等职务暴力,也包括其他非职务暴力。警察违法暴力根源于警察权的天然暴力性。人们对警察的畏惧与对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警察违法暴力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司法授权、司法监督、司法救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位以及现行警务管理体制的弊病则在制度上催生了警察违法暴力。此外,警察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治警察违法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法治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郑重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依法治国的世纪宣言:”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应加快司法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司法结构,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坚强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而公开是公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实现司法公正必须保障司法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为了建设法治社会,实现司法公正,全面推行司法体制和司法工作机制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我国司法公开有了新的要求和体现。鉴于此,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对司改背景下审判公开的应然和实然展开阐释,以推动司改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单位制、社会(组织)制与社区制这三种主要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中,流动人口社区管理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社区管理,首先要寻求核心突破,要求基层政府从地方层面完善流动人口社区管理主体并加强合作,强化流动人口社区管理的资源保障,建立服务导向的流动人口日常管理机制;其次要加强外围改革,要求中央政府从全国层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完善流动人口社区管理机构设置,促进社会组织协同与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管理,强化社区管理的资金保障与法制规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司法体制主体工程之省级统管改革,法院司法资源的外部配置由同级政权上收至省级,这为我国法院司法行政事务集约化改革奠定了重要的主体框架基础,即中央和省级共治的管理体制。但是,目前司法资源在具体配置方面仅实现了“集”, “约”还存在明显不足。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促进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的集约化改革,实现现代法院组织去地方化与去行政化改革目标。在具体路径上,现代法院管理理念应该促进法院内设机构的全面革新,推动法院与人大等部门外部新型关系的构建,完善司法行政事务集约化管理制度:法院“职业经理人”制度、法院经费透明管理制度、建立法院行政事务标准化指南、法院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面临的困境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制度本身的缺陷与不足。对于外部因素中民众"不愿诉""不敢诉""不知诉、不会诉"的情况,因其存在由来已久,解决也是一个渐进和有序的历史过程。对于司法运行体制问题,应通过国家公权力运行的顶层设计来逐步实现。既要坚持"以公权制约公权原则",改革现行司法体制或重构能够真正独立运行的司法体制和机制,又要基于"人民主权的根本法理",赋予公民或社会组织就侵害公益之行为提起司法审查的权利。这是"私权利制约公权力原则"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和人民监督政府的司法途径和保障。而对于诉讼制度本身的缺失与不足等问题,在现行条件下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建议通过修改《行政诉讼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