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改善农村环境,建设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从阐释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背景出发,分析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样态,厘清农村环境治理的理念亟待提升、治理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治理内容较为复杂等问题。进而通过网格化治理理论的引入与农村环境治理的适用性探讨,提出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职能、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议,寻求农村环境治理的网格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数字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交叠派生出的充沛政策势能为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围绕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运行机制、价值意蕴、偏差审视、优化路径等四重逻辑维度展开立体解析。在深描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系统刻画了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多维功能,并从“理念迟滞:传统治理思维的滞后性约束”“结构失衡: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性缺失”“技术鸿沟: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的数字基础孱弱”“制度异化: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保障力度式微”等四个方面深度审视了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文化驱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的理念升级;结构重塑,激活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技术适配,推动数字赋能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深度契合;制度优化,重塑农村人居环境数字治理的多重保障等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效能提升路径,以期促进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维度识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五大主体,分析各主体的边界,从多元共治行动逻辑出发,构建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型,并以福建省晋江市农村人居环境合作治理实践为例进行分析。从理顺合作主体的权责关系、建立合作主体的相互信任、创新合作主体的治理方式等角度探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合作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抚顺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 《理论界》2007,(7):106-107
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抚顺农村的特点及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改善抚顺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珊 《广西社会科学》2022,(11):125-13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从制度动态演变过程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线的制定,呈现“中央—地方—个体”的互动演进逻辑。从韧性发展理论来看,增强生态韧性对提升脱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通过促进脱贫乡村韧性发展的方式,能够推动脱贫乡村更好、更快地进入乡村生态振兴的新阶段。在苏北地区脱贫乡村案例中,江苏省各级政府针对脱贫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不同的功能,从统筹、落实、建设、参与等方面加强协调配合,获得了农户的积极响应和良好的治理效果。有鉴于此,“十四五”时期可从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建设绿色共富的韧性乡村、激发合作自治的内生动力、提供精准到位的政策支持等方面,综合提升脱贫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相似文献   

6.
村庄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空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文章以空间理论为学科基础,以“结构—情境—行动”为分析框架,基于乡村空间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交互性等特质,系统探讨农村人居环境空间再造的整体变迁和实现机制。从四维圈层的空间结构来看,农村人居环境的四类空间再造并非呈现线性发展逻辑,而是彼此交织、互构共生。当然,在不同的空间情境中,农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再造又遵循相应的行动逻辑,从而共同形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效能。因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再造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子系统,为了对其做出客观评价,应在遵循指标易获取性、灵活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从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包括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和物质规划四个方面设置22个指标综合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的整体建设状态或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是制约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的瓶颈。本文以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例,阐释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意蕴、发展进程及主要问题。提出新阶段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要在优化布局、多元共治、内外协同、建管并举和宣传教育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空心村问题再认识——农民主位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心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试图在短期内消灭空心村的治理方案既不科学,也不实际.空心村的形成不仅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限制、土地管理及村庄规划的不到位等体制机制有关,更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位置有关.空心村不仅影响人居环境建设,影响农民福利及农村稳定,更影响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大局.治理空心村应坚持农民主位,不仅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诉求,更考虑农民群体的分化.以规划和管理为主,注重农民生产生活方便,重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治理方案是有效的空心村治理策略,值得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社区治理以居民为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好坏都会对居民心理产生影响,无论从社区治理目标追求还是从治理方式、心理机能认知,社区治理必须关注居民的环境心理问题.同样的,居民环境心理对社区治理也会产生影响,居民环境心理决定了社区治理的内容和方式,也是社区治理效果的评判依据.只有从变革社区治理理念入手,构建居民心理关爱、心理疏导机制,更好地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和加强社区服务专业队伍建设,才能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问题是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过去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大中城市的工业污染问题,对农村环境污染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较低。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过去山清水秀的农村自然环境,进而严重影响到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笔者利用假期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就如何改进农村环境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宅基地重新分配、农房改造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田野调查发现:相关社会政策在基层的实践一方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不经意地以老人的离家出走为代价,老人被迫进入老年公寓或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养老院。但相异的养老机构给老人提供的重建“家”的条件各不相同,硬件设施越完善的养老机构反而越远离老人“回家”的期待。农村老人的此类遭遇引出了家与社会治理的关系问题。家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作为价值源泉、方法、对象和主体四种。社会治理应该尽可能呵护家庭价值,尊重家庭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避免对家庭价值和家庭主体的分化性利用,防止治理理念上的家庭隐喻与治理实践中的家作为工具的分裂。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学污染是城市人居环境保护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和南京城市化学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基础上,对治理南京城市化学污染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农村社会的一项重大难题,传统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环境治理的需要,单一的治理主体和以利益为导向的治理机制已成为目前农村环境治理困境的主要表现.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和农村社会组织具有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农村社会组织能够承担起农村环境治理的责任.因而,探求农村社会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治理模式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天台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展了以"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生态村建设.审视天台县建设和谐生态村的实践,可以看出,领导重视、规划切实可行、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使和谐生态村建设向纵深发展、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等是天台县和谐生态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主要经验.今后,天台县应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干不干、由谁干、怎么干和干了怎么办等四个问题,以期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燕 《南京社会科学》2004,(194):243-247
本文首先对南京人居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南京人居环境建设有着良好的经济、社会、自然基础,并指出南京距离优良人居环境的差距.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优化南京人居环境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宪政与法治是现代世界历经各种制度模式优胜劣汰之后而形成的基本共识。当代超国家治理机制的出现打破了主权国家时代单一的权力制衡体制,形成了多层次和多样态的宪政格局,法治因此演变为多层次和多样态的规则体系和多层次和多样态的程序化治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南京人居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地理空间,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应将科学发展观与人居环境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章对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人居环境尺度链中选择了城市尺度作为研究层次,对南京市区人居环境的自然子系统、建筑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网络子系统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现代性下乡进程的稳步推进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长久持存,使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记忆理论视域出发,厘清乡村社会记忆的基本特征与存在样态,剖析乡村社会记忆式微的现实归因并据此拟构乡村社会记忆复归及其重构的可行路径,进而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新的省思视角.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环境公平问题在农村社会凸显,严重威胁着农村社会的环境安全和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城乡环境不公更成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居民在环境资源的分配使用、环境污染后果的承担等方面都明显处于不公平的境遇。因此应当结合环境公平理论的新要求以环境公平为基本理念构建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实现城乡环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