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时候,在成都民间收藏品中发现了四川广汉古蜀国时期一尊伏羲女娲交尾玉器。这一发现,将把自汉、唐以来直至明清时期历史书上伏羲女娲交尾画像的内容彻底推翻。据此可断定,自汉至唐、明清时期的那些伏羲女娲交尾画像内容大多是历史学家杜撰出来的,而我们对历史上伏羲女娲交尾传说也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迄今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墓葬甚多,分布范围很广。从多重因素综合考虑,汉画分布区域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是比较合理的。这将使我们从整体上和地域特色方面更加清晰地了解汉画发展的脉络,更加透彻地弄清汉画从兴起、盛行到衰落期间的客观因素与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汉代画像内容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将考古资料与古代文献结合,以汉代人的丧葬观念和当时人们在墓葬中装 饰画像的主观愿望为着眼点,对中国西南地区汉代墓葬中发现的大量画像内容进行了分类。 其具体分为:(1)神仙仙境与升仙(附:墓主生活、历史人物故事、生殖崇拜);(2)驱鬼镇 墓;(3)吉祥等三大类。该文认为,西南地区汉代的画像是表现以西王母为首的昆仑仙境与 升仙的内容为主,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升仙而进入昆仑仙境。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考古工作的积累,重庆地区发现了丰富的汉代画像遗存。主要见于三类载体:一是画像石棺(含崖棺)、鎏金铜棺饰等葬具,二是画像石、画像砖、崖墓墓壁等墓葬本体,三是石阙、碑刻等。在地域分布上,多见于长江、嘉陵江干流及其支流沿岸;在画像制作上,以平钑减地为主要技法;在题材内容上基本趋同,以双阙、凤鸟、伏羲女娲或西王母为固定组合,是这一时期求仙思想的实物反映。目前,重庆地区汉代画像的发现与研究存在考古工作系统性、资料刊布等方面的不足,研究局限明显,有待于更高层面的全域时空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道教的诞生,与汉代方士信仰有着直接联系。在汉代,方士是最活跃的宗教信仰传播者,但是,关于其信仰的民间性质,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明晰的描述。从主流社会的排斥、传播的民间色彩看,方士信仰具有民间性质。因其民间性质,方士获得了与主流信仰发生对抗的信仰;因有民间传播组织的存在,方士获得了与主流社会对抗的实体。对抗性的存在,使方士信仰获得了宗教品质的升华,促进了新的宗教产生;同时,也为我们的辨析提供了理论意义,即汉代民间宗教发展的形态和道教产生的必然性,并因此可提出这样的设想:在方士大规模出现的秦汉之际就有了道教的雏形。  相似文献   

6.
炎帝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人物,是原始农业的创始人,还发明了最早的医药等,为远古渔猎时代进化至农耕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备受先民推崇,被尊为三皇之一.后人称颂炎帝神农有八大功绩,将炎帝神农同黄帝轩辕一起称为炎黄,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汉代已经有了祭祀炎帝神农的活动,而且有专门的祭祀场所,如“神农社”之类.汉代画像中常见有对炎帝神农事迹的描绘,虽然这些事迹具有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却形象而又生动地表达了对炎帝神农的崇敬.现代各地对炎帝神农的纪念活动,便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优良传统,将寻根问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张扬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羽人”是汉代艺术中一种特殊的人物造型 ,在汉墓装饰中频频出现。文章通过对考古出土羽人造型艺术品进行的类型分析和艺术形象分析 ,并结合文献资料来揭示“羽人”造型艺术品的内在含意。汉代艺术品中“羽人”形象正是汉代人们认为能通过“羽化升仙”实现其成为“神仙”梦想最有效途径的明证 ,羽人形象本身所体现的升仙思想 ,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8.
从魏晋时起,道教由于受当时统治阶级的打击和利用,由汉末的早期道教开始分化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的民间道教。天师道的北迁与“上层化”运动,促使神仙信仰开始在上层贵族与文人名士中间广泛传播。神仙道教本是士族文化的产物,因而对当时的名士文人产生了深刻之影响。嵇康就是一个典型之例,他不但心仪老庄,更语类道仙,潜心养生、采药服食以成神仙是其一生的兴趣所在,也是其道教神仙信仰极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梓梅 《南都学坛》2012,32(1):30-34
出土的汉代墓葬叙事画像,大多依据汉代民间流行的口头叙事刻绘。从图像角度看,工匠在绘画中利用凸显、明暗等线条,静态画像暗示出了民间叙事的时间流程,囊括了人的力量角逐、情感等因素,使汉画具备了图像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设官分职开始,即产生上下等级观念.西周时期,正式建立起严密的等级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建立起皇帝—三公九卿—郡县,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使尊卑等级观念更为加强.汉代独尊儒术,纲常伦理通过教化的方式强制推行,等级观念渗透到社会各基层之中.这种等级观念,在汉代画像中得以充分体现.汉代画像,分为现实世界和神仙世界两大主题.无论是现实世界中的周公辅成王图、拜谒图、车马出行图,还是神仙世界中的西王母、东王公、天帝、神仙出行图,无不渗透着严格的等级意识,这是汉代人等级观念的直观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汉代民间崇拜羊,汉画像中有宰羊、剥羊皮、烤羊肉串、挤羊奶和捕羊、卖羊等画面;所谓“羊大为美”,羊有食用价值,满足人们物质和财富的需要.汉代民间还将最早饲养羊的部族姜姓,演绎为以羊为核心的大母神崇拜和重生的仪式;而将部族羌姓,看作是饲养羊部族由母系转化到父系氏族时代之男权张力的表现.作为祭祀的牺牲,羊占据了主神的地位并被刻画为翼羊,由此升华为福祉和自由的精神偶像,所以被写成祥.说獬豸即所谓的独角神羊能够判别是非曲直,实际上是说,法制或民法的起源是远古传说时代的牧羊部族所率先发明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2.
汉代画像砖石是汉代时期墓葬、祠堂、石阙等建筑普遍采用的一种材料 ,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苏等地 ,在湖北、浙江、山西、云南等省市也有少量发现。其题材内容丰富 ,涵盖了当时农业、手工业、渔牧狩猎业、舞乐百戏 ,庖厨酿造、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建筑、图纹、天文星象等多方面内容 ,为研究汉代的社会现象、政治生活、经济状况提供了直观有利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神仙是一个包括神人仙人神仙信仰以及道教神仙信仰等多个子命题的复合范畴,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民间性和原生态的内容。近百年来,神仙研究已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并呈现出以中国大陆、台港日、欧美为中心的三大范式。大陆神仙研究偏重史的建设,虽然渐成系统和规模,但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仍待提升;台湾、香港和日本则遥相呼应,于神仙思想与信仰方面颇为用力,各有突破;至于欧美等国则倾向于个案分析与方法理论的实践,在神仙文学、神仙观念方面尤有可观。从近百年的研究历史可知,未来的神仙研究应着眼于其作为复合观念的特殊属性,在历史文化的脉络中,深入发掘其多元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代人名中有大量反映长寿、长生观念的用语,而且其时代集中在西汉武昭宣三朝.这反映了神仙信仰的社会影响在武昭宣时期发展到顶峰,此后逐渐衰落.神仙信仰在汉代的盛衰有着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形式上看,神仙故事,折射出先民们希望扩展自身能力和延长生命的要求。从发展趋势看,道教信仰者既需要有管理行业之类的“专家神”,也需要多才多艺的“通才神”,更需要能够解决社会人生复杂问题的“全能神”。就社会心理层面而言,神仙功能的扩展,反映了先民们在现实生存自由局限下力图通过创造生命理想典型来自我补偿的心态。神仙功能的扩展也是一种生存境界的扩展。  相似文献   

16.
纬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关于汉代民俗文化的记载.纬书中的民间诸神有天神、自然神、动植物神、器物神、器官神等.纬书中的民间巫术有辟邪、驱鬼、求子、除害等.纬书中保存了不少民间生活信仰与禁忌资料,如衣饰、饮食等.纬书中的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汉代民间神灵信仰、思想理念、生活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代是一个尚武崇勇、以强悍矫健为荣的时代,在墓室画像中也有所体现,有大量的身强力壮、威风八面的武士形象,有的威猛强壮、力大无比;有的亦神、亦人、亦兽、亦鬼,狰狞凶恶;有的武艺超强;有的佩带各种武器。墓葬的一切设置都以墓主死后的生活为核心。这些武士形象不但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更具有辟邪镇墓的功能。武士威猛强壮、狰狞凶恶的形象,与汉代社会辟邪的巫者形象极为相似;武士的高超武艺恰恰具备了驱逐鬼怪所必须的力量;武士佩带的武器,就是辟邪的重要工具;武士形象多与神仙的画面一起配置在墓门,有辟除疫鬼、保佑墓主安全升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代画像,体现了汉代人朴素的时空观.他们的思想自由出入于凡间与神界,穿行于神话丛林和历史丛林之间,蕴涵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信息,还有丰富复杂的神话和历史信息.其中,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楚文化的影响、道家思想的广泛传播等诸多因素导致汉画像时空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老子在道教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道教教义、修炼方法以及神仙信仰等三个方面,分析并阐述了老子及其思想对道教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代画像是埋入地下的一种特殊的画作,是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的产物。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从图像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服务于墓主人,与丧葬礼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幽冥世界的关怀与想象,始终是汉代画像着意表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这个主题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譬如由体现孝道思想而产生的"事死如事生"观念,在汉代画像里便有生动而深刻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