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志祥 《人文杂志》2003,(5):141-144
目前学界对个人主义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三种方法 :意识形态方法、伦理学方法和唯物主义方法 ,社会学方法不同于这三种方法 ,侧重分析个人主义起良性社会作用的前提条件。个人主义的最大隐患在于如何将个人从自我圈子引向公共领域 ,而只有良好的自发性社交倾向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目前还不具备、也不可能在短期内靠强制手段建立个人主义所需要的社会条件 ,故不宜盲目提倡个人主义作为当前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形势下个人主义的危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集体主义思想,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必须摒弃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此,我们在划清个人正当利益与个人主义界限的前提下,必须充分认识个人主义的危害性,从而提高反对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的高度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本文从个人主义的概念、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粗略地探讨了个人主义产生的根源.了解个人主义与美国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美国文化,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抑兼并思想本质上是经济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产物,它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所起的经济社会作用有所差异,但总体上不利于市场经济自发的长期的扩展.作为其对立面,反对抑兼并的思想包含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因素,有可能孕育出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可能没有变成现实.这一案例提示我们,在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要素自由流动达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既保持这种能促进资源配置优化的效率机制,又能够实现以起点和过程公平为核心的社会正义,需要对个人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加深理解和逐步兼容,推进常态下整体主义方法论向个人主义方法论的观念转型.  相似文献   

5.
个人主义经济价值观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研究对象 ,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从中找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资借鉴的经济价值观内容 ;二是集中揭示个人主义经济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矛盾及其还原为市场经济实践时导致的三个视野黑洞 ;三是以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类型的形式 ,具体分析个人主义经济价值观与集体主义的相容之处和冲突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以义取利、见利思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反对自私自利和极端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7.
<正>深入学习周恩来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述,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斗争,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就周恩来关于个人主义的思考与论述这个侧面,作些粗线条的探讨,以期推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机制的理论研究。 一、关于个人主义本质。 对个人主义本质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历史使命。周恩来对个人主义的认识就是从研究其本质开始的,周恩来指出:“个人主义总是与集体主义对立的”(《周恩来选集》(下)第122页,以下凡《选集》的引文只注卷次和页码)。这就为我们找到了认识和界定个人主义的钥匙。 那么,这种对立表现在哪里呢?周恩来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发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出发点的对立。个人主义者把个人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颠倒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认为国家、集体的利益是不存在的,人在社会中只有个人利益是真实的存在,周恩来指出:“他们否认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看一切问题都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合乎自己利益的就赞成,不合乎自己利益的就反对,”(〈下〉第175页) (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处世态度的对立。由于个人主义是建立在膨胀了的而且是  相似文献   

8.
以物质文明为主导的现代化是由思辨理性引发的,其结果是养成量的个人主义与乌合之众,最终导致现代性的危机。要解除这种危机必须由实践理性养成质的个人主义,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为精神文明。基于这种认知,儒家可以在三个方面给精神文明提供价值维度:实践理性下质的个人主义,理性宗教下的社群主义,道德目的论下的天下主义。唯此三者才能造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对社会生活的侵蚀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人性自私论”. 要揭露和批判个人主义、利已主义,首先必须剖析“人性自私论”. 笔者认为,“人性自私论”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必得搞臭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精神一发挥,到处芬香馥郁,人们的嗅觉发达起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就越来越觉其臭了。有位好心的先生建议,说“搞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口号的“搞”字用得不妥,会被误会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原本不臭,而是我们硬要人为地去搞臭的。我们谢谢这位好心的先生,可是,我们还得去搞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而且决不改变这个口号。理由很简单:一来,被个人主义的臭气浸透骨髓的人,自然会不自觉其臭;二来,解放前的旧中国到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不能原封不动地奉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主义,也不能奉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主义。应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真正的集体主义。这种新的真正的集体主义,应该是注重个人、完善集体的集体主义。在这样的集体主义指引下,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和现象 ,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而利已主义、个人主义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却在一部分人中间不断滋生和蔓延。为此 ,我们要加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 ,揭露和批判利已主义、个人主义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腐朽性和危害性 ,正确引导和调节人们的价值观 ,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3.
秦洁  陈晓平 《学术研究》2012,(6):10-16,159
关于集体意向的争论涉及两个问题:集体意向的性质是什么?拥有集体意向的主体是什么?前者可归结为集体意向的内容问题,后者可归结为集体意向的拥有状态问题,两者既密切相关又相互独立。集体性意向的实在性和集体性意向的集体拥有状态的实在性将意向—行动的因果解释模型由个体推广到集体。作为意向主体的集体对于个体的随附性关系将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起来。从功能结构上说,超越个体的集体性意向的主体是不实在的;从功能意义上说,超越个体的集体性意向的主体是实在的。  相似文献   

14.
方华刚 《云梦学刊》2001,22(5):38-4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要拓宽农村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之一。哈耶克努力捍卫他所谓的真个人主义,即唯一一种旨在阐明自生自发的社会产物的形成现象并使之得到人们理解的理论。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主要源自于亚当.斯密和奥地利学派,尤其是受到了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论战的深刻影响。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哈耶克主要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本线索,这主要体现在其市场机制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计算、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自由与法律以及对社会主义的无情批判上面。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利益原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阶段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片面强调物质激励、片面强调个人、片面强调眼前利益、片面强调效率等问题。对此,应以集体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并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的协调,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80后”新生代的社会福利意识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区分并不明显,有学者把它归纳为混合式福利意识,即认同政府在福利供给中的主体角色,也认同个人的责任。反映出对普惠制福利制度与剩余式福利制度偏好的矛盾现象,“80后”新生代虽然认同个人责任,但在普惠制福利事务里,又希望国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保障公民权利。“80后”新生代福利意识形态既沿袭我国集体主义中对国家和政府的依赖,又具有西方个人主义中独立、自主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仍要坚持集体主义。但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1、把集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区分开。它们产生的根源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集体主义是对整体主义的“扬弃” ,将二者混淆有极大的危害。2、把无产阶级集体主义与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分开。二者在产生条件 ,主要内容、适用范围上有差异。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二者仍有并存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当代青年的道德生活已从中心退居边缘。在无法挽回中心的边缘生活中 ,在已有的道德规范逐渐失效的情况下 ,如何重新思考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状况是当代道德建设的主题。人类道德生活的主导线是灵魂与肉体的斗争史 ,不是灵魂战胜肉体 ,就是肉体战胜灵魂 ;但自从“人猿相揖别”以来 ,高尚的生活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高尚的生活是在自我修养中不断升华而成 ,自我修养是重新振拔当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国后27年文学现代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世连 《齐鲁学刊》2003,1(6):42-46
建国后27年文学是否具现代性的问题是近几年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否定论者把个体人性价值作为文学现代性的唯一标准,并将个性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解放与个性解放完全对立起来,从而认定现代性断裂的观点难以让人接受。文学现代性应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以具有内在联系的多种形态存在于27年文学之中。个性主义作为一种被压抑的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的压力下也顽强地存在于一些政治化文本的潜在层面,留下了难以擦抹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