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农村生态建设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实现全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发展。然而近几年我国的生态发展呈现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农村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方式有限。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健全农村环保法治,全面重视和关注农村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展开工作部署。乡风文明,就是要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然而,目前我国乡风文明建设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亟须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切实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尽快扭转农村社会道德滑坡的不良局面。具体而言:一要提高全社会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二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三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基础;四要发展农村教育文化,提高农民素质,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鑫 《南方论刊》2007,20(8):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的基础,是当前农业、农村以及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活宽裕的基本条件、乡风文明的重要动力、村容整洁的根本条件以及管理民主的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在我国集中各方面力量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应该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从职责异构和生态农业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仅能够保障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有利于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认知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基础,研究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并分析其成功原因,对于全国新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从仅仅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工作,转变到作为社会系统工程全面推进的新路子上来。要以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树立“大文明”观念,把建设农村的民主政治制度、现代生产方式、文明生活方式、优美生活环境、健康的风尚习俗等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7.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健全领导机制、强化农村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抓好载体和社会环境建设是搞好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乔冰 《理论界》2006,(3):6-7
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建设农村”。就是要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以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统一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它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对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分析探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现代化实现的途径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景珊 《理论界》2007,3(2):49-51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文明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的发展在制度层面、物质层面、思想和行为模式层面达到和谐统一。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对农村投入的倾斜和扶持,普及教育、推广科技,促进农民自身现代性的形成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从理想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1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必须坚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些对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007年初,中共中央用1号文件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的任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三者互动发展,这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实际,在对民族自救运动进行冷静反省、对西方文化进行认真研究,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梁漱溟形成了其乡村建设人才思想.重视知识分子人才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知识分子人才要与农民相结合、注重培养人才的团体精神等是其人才思想的深刻内涵.其发展农村教育、全面培养农村人才等思路和措施,对于推进"科教兴农"、"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社会和谐,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筑文化安全屏障,维护农村文化安全,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主旨所在。基于此重要战略意义,各级政府和农村两委(村民自治委员会和农村党支部委员会)必须树立文化安全意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并维护其在农村社会的思想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拓展农业功能视角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产业形态,从功能结构上看,现代农业决非传统农业的线性突破,而是在城乡互动、工业反哺、科技创新、市场培育、生态约束、文化支撑、公共管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整体再造.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遵循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既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基础.从拓展现代农业功能视角,结合当前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过程,分别从产业融合、城乡互动、市场统一、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探讨和思考现代农业发展应当确立的正确理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理性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层面上看,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范畴,是一个发展的、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性与本土化的概念。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市场主导、产业融合、功能多元、资源集约、动态持续、生态友好。从现实层面上看,发展现代农业应着力于“五大支撑体系”,即资本支撑、科技支撑、组织支撑、人力资本支撑、制度体系支撑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总结这三十年所带给我们的一些重要启示,是新世纪新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这就是:必须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渐进式和扬弃式改革,必须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山西省农民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三农问题"的破解也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教育的进一步加强,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变农村面貌、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针对全国特别是山西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较低,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必须加大政府对农民教育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农村教育,同时整合农民教育资源创建多样有实效的教育形式,帮助农民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凸显了发展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找到了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实现了从“消灭农村”向“建设农村”观念的根本转变,彰显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趋向的必然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举措,勾画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