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仙飞 《职业》2013,(6):99-100
本文主要对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应用高技能人才培训进行探讨,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和应用,从正确的课程定位、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的分解和取舍、项目化课程设计、教学方案与成绩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将工业机器人在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中所实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惠峰  原瑞彬 《职业》2023,(18):53-55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涉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工业机器人专业定位为培养工业机器人相关技能人才,要达到培养目标,就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挖掘、梳理与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立德树人的作用,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原则,并着重探索了如何引入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资源的元素来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控制》课程为载体,进行了混合式教学设计,并对实施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不论是操作熟练度还是程序的正确率都大为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生操作熟练度提高;机器人运行效率提高;学生规范操作,杜绝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4.
题园园 《职业》2023,(13):41-43
本文首先阐述如何围绕“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构建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其次探索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岗课赛证”融合途径,并将“三全育人”贯穿始终;“五位一体”课程改革重在新时代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融通,最后将课程改革方案进行实践,破解职业院校教师在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分离”难题。  相似文献   

5.
任亚军 《职业》2016,(12):66-66
本文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在传统制造业升级中重要地位的分析,提出工业机器人的人才培养迫在眉睫。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工业机器人课程,从课程基本资源建设、实训项目开发、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力求将该课程打造成特色鲜明、教辅资源丰富、精品资源共享的项目化课程,实现培养工业机器人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空中机器人"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在分析"空中机器人"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思考,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初步设想,增加实践性、趣味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单片机课程是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单片机程序和硬件设计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和数学基础,而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单片机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本文分析了学生学习单片机课程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校本教材、设计实际应用项目等多方面进行探索,旨在提高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选择性课程改革以及工业机器人改革试验区和校企合作等平台、面向人人竞赛、现代学徒制及实践效果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李晶 《职业》2017,(25)
2017年8月23日下午,位于辽宁省铁岭市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控制项目中国实训基地迎来了辽宁省推进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培训班学员,培训班到学院世赛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学员们在院长王全铁、党委副书记王勇军的陪同下,到学院焊接实训车间、机械实训车间、汽车整车实训车间数控车间、工业控制项目中国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车间、车工实训车间等地进行现场教学.教学过程中,培训班的各市分管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领导学员们向参与教学的指导教师详细询问了相关实训培养学生能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毕业去向、薪资待遇等情况.学员们对焊接实训车间的焊接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的新松机械手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向实操老师详细询问机器人在教学的使用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在世赛基地,学员们向王全铁院长详细询问了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建设情况和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国手选拔等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晓冬 《职业》2017,(29):85-86
IRB1600组装机器人生产线应用与维护课程是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状况而配置的教学课程.IRB1600组装机器人生产线与企业实际生产加工情况相结合,在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训中了解一定的应用与维护经验,使学生将来进到企业后不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本文就企业项目与一体化课程工作页的结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陈宝华 《职业》2017,(28):72-73
智能制造正在改变工业企业生产模式,对机电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机电专业应顺应市场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具实用性的机电类人才.为此,本文以机电专业工业机器人为方向,提出通过企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在原有基础上,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以赛促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中国制造2025"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温彦花 《职业》2018,(5):58-58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业机器操作、编程、调试、维修、运行和管理等很多方面的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本文从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实训室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化工业国家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类型的工业机器人不断进入市场,这要求有更多掌握机器人技术的人员,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机器人.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开发模拟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实验教学系统就成为紧迫需要.  相似文献   

14.
黄绒 《职业》2016,(33):82-83
嘉兴技师学院与浙江瑞宏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产学研共同体,引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业机器人使用、维护专业人才.共同成立瑞宏机器人学院,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元招生、双元计划、双元基地、双元教学、双元评价等产训一体的育人规划;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术的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15.
郑瀚炤 《职业》2017,(16):72-73
机器人在21世纪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社会对机器人技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机器人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本文针对机器人教学的特点,从机器人教学方法、实训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技工院校的机器人教学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席凤征 《职业》2017,(22):126-127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高新智能化已成为高频词,工业机器人作为其中一员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机器人热的另外一个隐患也随之浮出水面,那就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的人才荒,而作为人才培养的职业学校任重而道远.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当前职业学院开办工业机器人专业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提出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窦以红 《职业》2021,(6):60-6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制造业智能化、柔性化升级改造需求的增加,社会对拥有工业机器人编程及调试知识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重点从变换教学方式、突出教学重难点、理论联系实践几个方面,阐述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速度高、可靠性高、编程简单、组装维护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很快在我国的工业控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现今已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技术、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之一,并且还在不断发展.根据这一发展形势及需求,近几年,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PLC这门课程.笔者就如何在电工实习教学中由浅入深地引用PLC技术,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制图在工业发展、工程建设等诸多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给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技工学校传统机械制图教学弊端,以及机械制图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郭宜勇 《职业》2016,(36):85-86
随着机器换人时代的加快到来,我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关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对大型设备、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人才的需求每年递增,因此专门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具有应用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操作技术层次高等特点,对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从而确保本专业的育人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