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然而,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却是一个让许多企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知识型员工的劳动过程很难监控,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其次是劳动成果难以衡量,知识型员工多是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其劳动成果一般都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给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陆传英  慕然 《职业》2013,(16):28-29
企业在新生代员工的管理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各行各业各类型的知名企业又是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的?本文提供管理新生代员工的四条良策,并逐一盘点这些理念在制造、地产、餐饮、互联网、快消品等众多行业企业中分别是如何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前核心人力资源的新生代员工,其在社会剧烈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工作不安全感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生代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的形成既与员工个性特征有关,也受外部经济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强烈的工作不安全感会对新生代员工的组织承诺、离职率、组织公民行为甚至创新能力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组织管理者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有效管理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问题,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綦文田 《职业》2013,(13):34-35
如何有效地提高员工执行力,始终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核心问题。而要使员工群体产生有效和持续的行为改变,首先需要的是管理者改变自己的领导行为。实践充分证明,如果管理者遵循以下四原则,改变领导方式,将会有效促进员工执行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孔凡 《现代交际》2006,(5):21-21
某制药企业的老总陈先生,最近为员工跳槽之事闹得血压升高。这些天,只要谁跟他提起员工辞职或跳槽的事儿,他就会烦躁不安:“你瞧这些人还是创业初期的老员工,是同患过难的,怎么现在也跳槽?还有些是新招聘来的大学生,刚干了几年,翅膀硬了,也要飞,你说烦不烦?”对陈先生而言,公司走一两个人应该是没什么了不起的,可问题是这些飞走或正待飞走的部是些骨干员工,他们或身居要职,或掌握着业务网络与客户关系,一旦离开,企业的正常运营就会受影响。因此,陈总对这些申请离开的员工态度就有一个:“研究研究,现在不批,以后再说!”让他没想到的是,“拖”的办法却将问题“拖”得更严重了……  相似文献   

6.
李林 《职业》2009,(7):26-27
一难:绩效难以衡量 彼得·德鲁克先生提出“知识员工管理”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就像大师预言的那样,在后工业化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欧美国家不约而同地遇到了这个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被“进口”到了高速发展的中国,但由于中西方政治文化的差异,知识员工管理问题在中国似乎又有新的变数,这就注定了我们既不能依靠“进口”管理者,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同行的方法,必须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摸索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高素质的各级员工队伍是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提高各级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的根本途径和极好方式。本文将针对目前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与理性思考,从而促使员工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婷 《职业时空》2005,(18):66-67
在企业中,管理者最为关注的是员工是否忠诚于企业,而很少会考虑员工为什么不忠诚于企业以及企业是否忠诚于员工的问题。国外有学者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忠诚远比员工忠诚重要,甚至可以说企业忠诚在某种程度上是员工忠诚的基础。《成功之路》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指出:“生产率这件事,并不在于日本人有什么奥秘,而纯粹是在于人们的忠诚心,在于他们经过成效显著的训练而产生的献身精神,他们个人对公司的认同感”。那么企业到底用什么来赢得员工的忠诚?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企业不能一面要求员工对己忠诚,一面又做出损害员工利益的事情。事实上,企业只有“以心换心”,用企业对员工的忠诚来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换句话说,企业管理者在要求员工忠诚时,必须首先忠诚于员工,为员  相似文献   

9.
《职业》2011,(34):23-23
专业咨询服务公司韬睿惠悦“2011年中国员工敬业度调研”结果显示,相比美国市场(81%)及全球高绩效企业(85%),中国员工整体敬业度得分仍偏低,为78%。  相似文献   

10.
刘艳 《现代交际》2009,(5):35-36
人是一切生产力的源泉和决定因素,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要学会尊重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要广泛吸收员工参与管理,提高员工参与意识,努力在事业的发展与职业的进步中,发挥员工的潜能,真正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黎 《现代交际》2009,(3):59-61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经常提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问题。而员工满意度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员工满意度是衡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调查和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是企业追求组织绩效最大化和人力资本节省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运启 《职业》2013,(22):38-39
随着近两年人力资源市场发生的较大变化,许多企业明显且深刻地感受到了“招人难、用工荒”的问题。而现实是80后、90后员工在企业中的比例日趋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些“新生代”将要或已经成为企业的主力军。谁赢得了“新生代”员工,谁就有发言权,就能够在激烈竞争中掌控主动。  相似文献   

13.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它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即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预望。  相似文献   

14.
吴强 《职业时空》2002,(6):40-42
“顾客第一”在中国工商企业早已深入人心,然而“顾客第一”理念的背后却是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顾客第一”修改为“员工第一”。企业要赢得自己的陔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视,转变观念,实施“员工第一”的人才理念是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15.
郭法娥 《职业》2014,(25):77-77
在影响企业效率和效益的诸多因素中,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建立员工激励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力,是摆在企业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前的永恒课题。企业员工激励体系,第一是激励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第二是具体的激励手段,包括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情感激励等。一、激励管理的基本准则首先,努力营造公平的工作氛围。身份、机会公平,要给每一位员工公平竞争上岗的机会。对于缺员岗位,实行竞聘上岗,明确竞聘的原则、岗位要求、程序等,  相似文献   

16.
左明华 《职业》2014,(34):22-22
员工出现了“七年之瘁”,缺乏热情和活力,常有耗竭感,这些症状也往往是跳槽的前兆。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通过职业规划找出员工倦怠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让员工重新爱上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17.
卞文志 《职业》2008,(7):24-24
壳牌是一家有着百年发展史的企业,它的业务分布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有11.5万名员工在它的血管里流动。这个全球化运作、本地化思维的公司,是怎样培育和管理在中国90%以上的本土员工,并且持续克服了“水土不服“带来的种种能够表达却又难以表达的难题的呢?有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说,壳牌的员工招聘、培训和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挑衅”文化,这注定是一笔双赢的账。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管理是重要环节。员工不仅相貌不同,而且能力水平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开发人力资源,真正做到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就必须掌握员工能力及能力差异的有关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去。能力的分类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心理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条件和心理特征。能力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9.
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是当今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很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拥有知识和技术的员工。因此对员工的管理、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将成为今后管理的重点。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正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且越来越多地被现代企业所接受和采用。  相似文献   

20.
商界有名言:产业的现代必须先“化”人。此话不假。企业要创名牌产品,非有“名牌员工”作保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