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明建 《职业时空》2008,4(8):100-10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行的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就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企业办学、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正是实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而校企合作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学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莫虎  王文玲 《职业》2015,(3):23-25
本文从深刻认识中职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丰富内涵入手,对“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激励机制、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旅游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艳红 《职业时空》2005,(18):54-55
近年来,我国旅游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迅猛,2004年全国旅游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在校生规模、毕业生人数等指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居于低层次,在办学条件、投资水平、生源质量、社会认可、院校声誉等方面与其他高等院校差距较大。因此,高职旅游院校必须淡化学科性教学,强化职业技能,按照社会、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特色赢得市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式培养”能够实现旅游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满足  相似文献   

4.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包含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及以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平台)为依托、以人才培养运作体系为工艺的基本培养方式。依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模仿工厂产品生产方式,探索出“九位一体”、“五程运作”的目标规格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着当今社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之问的矛盾,从建立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双证书”的职业能力、“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和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四个方面提出改革的思路,使学生获得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有社会所需的品德和诚信。  相似文献   

6.
中职物联网专业顺应国家产业转型需要而开设,是一种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三证书、四阶段”培养模式的实践为基础,阐述了该模式的含义、实施方法、实施条件,并提出了后续思考的三个问题。该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具体实践,对探索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谢和书  陈君 《职业时空》2009,5(3):70-71
“半工半读”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它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实行工学交替、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应采取措施推动“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鹏 《职业》2023,(10):5-8
结合近年来参加和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赛项等大赛经验,将技能大赛竞赛内容、标准等与专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以赛促教”从凸显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期构建“赛教融合”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谢述双 《职业时空》2008,4(6):161-162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是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郭洪波  宋士强  宋双 《职业》2022,(21):72-74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为满足企业对员工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能力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高精尖”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大多采用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中将其优化为更有效的校企“双师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双师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就如何创新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班“双师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祥丽 《现代交际》2013,(9):209-209
本文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介绍该学院“英语+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新时期探索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交通的汉语拼音字母‘J’‘T’为主要设计元素进行变形组合,形成‘环绕地球、不断向前拓展的高速公路抽象线条’,寓意通过发展教育来支持交通发展,从而又使教育依托交通的发展得以发展。这是我们学校校徽的设计理念,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毅说。该校从2008年起,把“二结合一融通”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专业群、物流管理专业就是该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出的三大金牌专业。  相似文献   

13.
朱强  阎子刚 《职业时空》2009,5(6):44-45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二阶段准员工”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和实施模式、考核评价体系、职业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物流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陈慧  杨甲奇 《公关世界》2022,(19):116-117
建筑业转型升级,“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双碳”等技术对工程造价专业提出新要求。造价专业应需而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因需而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需而为,通过研究实践,形成了可推广的“双协作三协同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浩波  刘向勇 《职业》2023,(14):63-65
订单式培养是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路径,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最终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良好局面,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订单班”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沉浸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职业素养在岗位中养成,通用能力在工作中获得,劳动精神在实践中内化。笔者以中山市技师学院“展晖订单班”为例,探讨了“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实施路径和实施方法,该班取得较好效果,成为区域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胡骏林丽 《职业》2023,(24):57-60
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是国家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设置的长学制培养模式。浙江科技学院在开展“3+4”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在政策、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现了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构建和个体培养模式路径构建两个层面提出了稳步推进中本一体化“3+4”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思考及对策,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  相似文献   

17.
运用工学交替“滚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本文结合作者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交替“滚动式”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阐述了工学交替“滚动式”模式的优点和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唐创 《职业》2014,(6):56-56
本文重点论述技工学校如何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采用学训交替形式,建立实施工学结合的“三段两层”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倪勤丰 《职业》2022,(22):30-32
构建“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层级、维度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是推进职业教育向纵深领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立足厘清在平行中衔接、在融合中全面涵盖及在统筹中同步实施“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阐述“1+X”证书制度在多层级、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全面升级发展和职业教育战略布局的价值诉求,以期为“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订单式”培养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完成其培养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