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小宝 《职业》2013,(10):23-23
最近,中国就业促进会邀请相关专家和人社部有关司局的同志,举办了“就业转型问题高层研讨会”。会议围绕落实关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精神,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对就业转型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职业》杂志将分期发表专家观点,阐述如何面对就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2.
曾湘泉 《职业》2013,(16):30-31
编者按:中国就业促进会邀请相关专家和人社部有关司局的同志,举办了“就业转型问题高层研讨会”。会议围绕落实关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精神,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对就业转型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职业》杂志将分期发表专家观点,阐述如何面对就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3.
张小建 《职业》2013,(7):20-21
编者按:最近,中国就业促进会邀请相关专家和人社部有关司局的同志,举办了“就业转型问题高层研讨会”。会议围绕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精神,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对就业转型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职业》杂志从本期开始,将分期发表专家观点,阐述如何面对就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4.
胡廷 《职业》2013,(19):20-21
中国就业促进会邀请相关专家和人社部有关司局的同志,举办了"就业转型问题高层研讨会"。会议围绕落实关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精神,从中长期的发展角度对就业转型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职业》杂志将分期发表专家观点,阐述如何面对就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5.
马林靖  郭彩梅 《城市》2019,(7):22-28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之一,就地城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就地城镇化的实践效果以及农民的就业转型出路,以宝坻周良水苑小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就业、收入和生活等多角度深入分析就地城镇化发展中农民就业转型的路径、去向、行业分布、单位类型、收入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期为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青年失业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现实课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具有多重因素。经济增长方式不协调和高校教育模式的计划性与就业的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成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由于就业困难。一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和大学毕业生沦为边缘群体事件频发。2012年,第一批“90后”大学生步入就业市场,未来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是“90后”的就业问题,大学生的发展问题也就是“90后”的发展问题。因此,要研究“90后”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建立与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保障体系、就业社会政策和创业教育制度等相关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马振远  张娜  张惠瑀 《职业时空》2008,4(8):179-179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被推向市场,即由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8.
"啃老"视角下的青年未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青年就业问题.而研究起点则源于一项关于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由“啃老”现象引起的代际经济矛盾及其化解成为本文研究青年就业问题的切入点。“啃老”行为的直接表现即为有劳动能力的青年未就业,本文由此拓展研究,从青年就业群体的微观主体视角分析影响其就业进入的多样化因素,并从宏观政策层面进行多层次的青年就业促进政策思考,最终建议社会对各种原因形成的青年未就业现象在态度上予以包容,在政策上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9.
丛晓男 《城市》2016,(4):39-44
如何将“互联网+”从发展理念切实转变为推动县域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量,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于2015年5月对南昌市南昌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基于南昌县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互联网+”为主线对其“十三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路径和相关政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这个范围中,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常见诸报端的“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就是性别不平等在职业市场中的一个真实写照,事实上这个提法本身,就揭示了女性特别是广大劳动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比一般男性提前10年进入难就业阶段的尴尬处境,根据歧视就是不平等、不一样的最普通定义, “40、50”现象的出现,无疑已经验证了性别歧视特别是就业歧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吴伟东 《城市观察》2010,(3):92-103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动城市化和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但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可能会逐步压缩低技能转移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导致结构性失业和贫困问题的恶化。作为现代社会应对贫困问题的主要制度安排,社会救助制度需要对此进行有效的调适。依据转移的福利驱动假设以及公民资格理论,本文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在贫困与社会救助领域所带来的主要问题,进行经验和理论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13,(34):34-35
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不断推出有力政策和措施促进创业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创业就业工作深入有效开展,近日本刊与人社部就业促进司联合,共同推出“就业政策与实践”专栏,着重报道相关部门最新的就业举措和动态。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发展对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积极影响只是“存在”而已,它并非确定性地展示给我们。因此要在妥善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过程中,善于通过教育途径,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达到促进社会就业问题解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关红  李晶晶 《职业》2014,(18):164-166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大背景之下,我国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广东作为全国改革攻坚的排头兵,在改善劳动就业环境、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方面起着引领作用。文章以数据为依托,在探索广东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广东劳动就业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刚 《职业》2008,(23):75-75
<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有专家甚至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可见就业一直是职业学校的关键问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稳定性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就业巩固率成为众多职业学校关注的焦点。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数百名毕业生的跟踪回访,系统分析学生  相似文献   

16.
樊明茹 《职业》2010,(8):56-56
“就业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大环境、大政策的制约决定了国内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作为毕业生,不仅要在观念上认识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亮出技能!”  相似文献   

17.
王秋霞 《职业》2015,(4):54-55
20上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被称为“史最难就业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据悉,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增加,国内外经济增速趋缓,提供的新岗位极为有限;国内市场预期差和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结构失衡。以上三方面因素将使2015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8.
麦可思 《职业》2016,(10):12-14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2016年2月2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6年的就业形势会比较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人社部保持2016年就业形势稳定将采取六大政策,其中包括“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做好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工作”“继续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和职业转换的能力”“继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19.
张建宏 《职业时空》2005,(22):62-6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中,最突出的实际上是高职大学 生的就业问题。在社会上存在 “用人高消费”的情况下,高职大 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来就不如本科 生、研究生,就业率甚至还不如 中职生。在如今的高校毕业生 中,高职大学生将占到一半的比 重,如果就业率上不去,就会成 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性 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职大 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20.
王莹 《现代交际》2024,(2):112-120+124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动向。因“技术之器”与“育人之道”的相互交织,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当前在概念、理念、本质等方面存在认知“误区”,而政策实施、数字资源、主体行动、实际应用等仍处在“雾区”。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追逐转型”到“落实转型”的“践悟”,需要重塑转型共识、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整合转型资源、推进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