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镭 《现代交际》2010,(3):110-110,109
几年来,小学新生超前入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并愈演愈烈。大多数家长“望子成茏”心切,总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早点入学。早学知识,为将来成才赢得时间,对今后的发展有利,其实这样的说法有些片面。同时也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相似文献   

2.
一、听得懂课,做不出题的原因在技工学校的教育中常会听到学生反映“听得懂课,做不出题”。这种现象在生源较差的技工学校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可归结为以下原因。1.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由于课堂上所学知识有时与前面旧知识联系不大,学生能听懂,但习题中要涉及到一些本来没有掌握的旧知识,因此做不出题;或学生思考方向正确,由于基本技能差,表达不出来,尤其表现在恒等证明与立体几何中。2.课堂上讲的定理、公式、法则或例题,在习题中有时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而是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去积极发…  相似文献   

3.
人处在社会中,必然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其中也包括与异性的交往。然而时至今日,有些做妻子的,每当丈夫与异性交往时 心里就觉得酸溜溜的,像吃了醋一样。甚至有人期盼丈夫坚守“男女授受不亲”的旧礼教。她们有的因误会而跟踪盯梢,有的听到流言蜚语便怀疑丈夫,有的甚至对丈夫“约法三章”,限制丈大与异性接触交际,更有甚者,因捕风捉影而把一个好端端的家庭闹得支离破碎。遇上这样的妻子真叫人头疼。那么,真的遇上这样的妻子,那该怎什对待呢? 一、珍惜爱情,忠于妻子,断绝“醋”源  丈夫利妻子的忠贞,是治疗妻子爱“吃醋”…  相似文献   

4.
叶永烈 《中外书摘》2010,(12):16-19
本文所述全是事实,不过,由于她再三申明,她做的那件事在当时并不想为人所知,现在依旧如此。她以为只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小事,绝不愿在报刊上披露她的真实姓名。作者尊重她的意愿,本文只用“她”来代替她的姓名。“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她,一个弱女子,在那风雨如磐的年月里,悄悄地而又勇敢地做了那件事,正是生动地说明了“民心不可侮”……  相似文献   

5.
有些老年人晨练后回到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感,想打瞌睡。有的则再继续睡上一觉,并认为晨练后再上床“补觉”是劳逸结合。其实,这样做既影响晨练效果,也不利于健康。  相似文献   

6.
张明文 《职业》2014,(33):78-80
“理实一体化”顺应中职学生倾向形象思维、喜好动手操作的特点,以“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教”为理念引领,成为了当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桥头堡。然而,能够拨动听者心弦,让人眼前一亮,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课堂却是凤毛麟角,“理实一体”教学假象充斥着专业课堂。笔者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课例,揭示“理实一体”教学假象存在的基本形态,呈现“理实一体”过程设计的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理实一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郭卫民 《职业时空》2008,4(9):60-6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被应用到外语教育领域,由此而带来了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极大变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人过分迷恋计算机技术,似乎网络技术、教学软件是解决外语教学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把一切都交予了学生,把教师变成了计算机工程师;有些教师把“书灌”变成了“电灌”,先进的媒体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新方法与手段,还有些教师把课件制作的特别完美,自身则成了课件展示员和鼠标操作员,教师失去了以往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CALL方式下的教师课堂定位问题,该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注意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注意力,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一、“参与”教学,让学生当课堂的主角根据技校学生上课爱开小差的特点,要让他们当“主角”,而不要当“观众”、“听众”。结合教材,可让他们动手的,一定让他们动。如讲立体几何时,可用纸代替平面,笔代替直线来表示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空间图形;用厚纸制作多面体、旋转体的各种模型。在讲解圆柱、圆锥、圆台侧面积、全面积、体积问题前…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曾说过:有些人不是怀恋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的题目,却开不出合适的“药方”这句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余味无穷,“过去”、“现在”、“将来”,这三种“进行时”,在人们交谈中也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10.
假如孩子们冷不丁给父母打电话,直接对他们说“我爱你”,你猜电话那头的爸爸妈妈会有什么反应?近日安徽电视台就做了这样一个测试,  相似文献   

11.
疾病地图     
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土地广阔,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殊异,风土人情、气候环境亦各有分别。疾病也是这样,在不同地区之间,发病率的差异很明显。为什么会出现地区差异呢?其实,除了自然环境外,社会条件、尤其是生活方式也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疾病与其说是“地方病”,不如说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病”。  相似文献   

12.
价格听证是政府部门倾听民声、采纳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公开听证制度来获取公众和专家的意见、而目前恰恰在听取公众和专家意见的方式及实际效果上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的社会形象。社会公众尤其对价格听证会的“审美疲劳”越来越明显;有些价格听证会成为“涨价听证会”,  相似文献   

13.
陈刚 《职业》2013,(23):70-71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改革精神--“动态生成性教育”。“动态生成性教育”要求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互动的。它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呈现着流动美、生命美和创造美。但是构建这样一个活力十足的“动态生成性”课堂,需要授课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智慧。同时,如果我们使用的教材在内容组织上能够讲究“动态生成”,并且通过教材去引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入“动态生成”的内容,那么生成一节动态、开放、互动的课堂就会容易得多,这就是我们探讨的教材、教案、授课三位一体的“教学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其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除了在校要完成基本的物理实验外,还要学会做“20 个家庭小实验”。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灌输式的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学生缺乏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也缺乏科学的、有效的实验操作程序,在生活中缺乏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践。而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初中物理家庭实验的意义以及教学探究方法,就是说把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小实验可以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因为家庭实验可以为学校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家庭实验也是促进亲子情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公共汽车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镜头”:一位有些绅士风度的男子一手拉扶手杠,一手拿着英文书在聚精会神地看着。边上是一位打扮入时的中年女子,肩背坤包,在眺望窗外风景,相安无事.突然,一个急刹车,将车内乘客弄得前倾后仰,那男子后仰时不慎碰到了那女子,她当时皱起眉头:“你做哈?”男子回答:“不做啥,车子刹车,惯性。”她不罢休;“啥慢性,是存心,存心恶作剧。”于是一场舌战不可避免.“好了,不跟你这种更年期女人再吵了,”男子想到了绅士风度。“啥,你才更年期呢,我不是更年期,我离40岁还有5个月……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名有着7年“工龄”的“老社工”:上海屋里厢社区服务中心项目主管李琛圆。 “老社工”其实很年轻,2004年才大学毕业,—直在基层社区做服务。比她早7年,内地高校首批社工专业毕业生刚走出校园。在这个年轻的行业里,做了7年的一线社工确实已是“老资格”。“最初我们进社区,有些居委会如临大敌,‘你们干吗的?来抢饭碗是不是?”李琛圆描述当时的遭遇。传统的社区管理队伍和科班出身的社工师就这样打了照面,彼此试探、相互认识的过程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7.
纳兰策 《职业》2014,(10):72-73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目标困惑症”,是指急着去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恰恰忘记了自己的根本目标是什么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重商主义”是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价值标准。在这样一个中性的价值标准之下,媒体出现了只在乎眼前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与长远利益的新闻报道低俗化以及广告泛滥化现象。文中认为,“重商主义”并不是造成媒体报道低俗化等现象的直接原因。媒体应该放弃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错误思想。着眼于长远的目标,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手段,这样才能优化所处的媒体生态链,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与社工同伴聊到深圳社工机构专业价值的话题,一位同伴说到有些社工机构存在专业价值模糊的现象,在与用人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在与用人单位进行具体业务沟通时易妥协,缺乏原则,也丧失了专业权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众对社工服务的需求是巨大的,可以说社工机构迎来了“卖方市场”的好时机。但是,现实中却似乎仍然是“买方市场”。常常听到用人单位说“这个社工走了还会有新的社工来”,即你不愿意做,我可以找愿意做的社工。社工机构之间往往为了获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以一种卑微的姿态来面对强势的环境,以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岗位和项目。  相似文献   

20.
潘家永 《职业》2010,(1):61-61
Q:我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对工资还算满意,但公司苛刻的规章制度让我受不了,如规定“工作期间聊天扣50元”、“迟到一次罚100元”、“上厕所不能超过5分钟”等等。这些规定都是老板独自制定的,职工根本没有参与权和发言权。我经常是一个月被扣掉几百元的工资,每当找老板理论时,老板的回答都是:“公司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你可以走人。”请问,企业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