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忠实 《唐都学刊》2011,27(2):98-101
《白鹿原》中的朱先生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再加工而塑造的艺术人物形象。其原型是科举制度废除前的清朝最末一届举人牛兆濂,但朱先生并不等同于牛兆濂。关于"鏊子"说,是小说中的朱先生面对白鹿原上"农民运动"被残酷镇压的一个比喻,是对农民运动中的某些过火行为及运动被镇压后地主阶级的残酷报复所发的感慨。作品人物对某个事件的看法和表态,是作品中的人物以他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作出的表述,不是作者的是非标准和意义判断的表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上的曾国藩,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人物,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残暴、凶狠、狡诈是有目共睹的史实,史学界也早有评定,他是一个残酷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刽子手,在他身上也充分暴露了半殖民地中国地主阶级腐朽、没落对外投降的反动本质。因而,辛亥革命时...  相似文献   

3.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水浒》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反革命政治路线服务的。。作者在这部书里,竭力美化投降主义,歌颂叛徒宋江。而对革命派,则极尽其泼污溅秽、百般丑化之能事,意在为垂死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镇压农民造反,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安邦定国”之术。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水浒》把宋江及其投降主义路线作为矛盾的主导方面来写,贯穿于整部小说。分析一下《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全过程,从路线上划清革命派与投降派的界限,对于深入开展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有…  相似文献   

4.
杨么通齐论     
杨么通伪齐,已非农民起义领袖,岳飞破扬么,不是镇压农民起义,冤案宜平,本文提出与某些历史书的不同观点供探讨。  相似文献   

5.
艾冲 《唐都学刊》2008,24(2):4-8
依据唐代文献的记载,唐高宗时期北疆突厥诸部叛乱前后有三次.唐高宗在位期间,对于漠南地区突厥叛乱事件采取坚决镇压的基本方针,并作为朝廷优先解决的重点政务.永淳元年(682),阿史那骨笃禄发动的第三次突厥叛乱,却因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使平叛行动难于顺利实施.武则天统治期间,对于北疆突厥叛乱采取退让放任、希图苟安的基本方针,也缺乏正确的策略.突厥叛乱势力因而趁机坐大,深远地影响着其后的历史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是,武周朝在政治上始终将关注重点放在打击内部异己势力上,以维护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的帝位;武则天对地方叛乱的判断评估标准是,优先镇压那些最可能危及其统治地位者,并成为其一贯的施政理念,因此残酷镇压地方反对势力,却忽视边疆问题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世纪,侦探小说与爱情小说在情节剧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与侦探小说类似的还有西部小说、悬念小说、间谍小说和恐怖小说。爱情小说是从桃色小说开始的,经过轻歌剧式商业剧,发展为系列广播剧和广播小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早期的小说观念下,小说多依附于子、史,几乎都是“为证”式的,非为小说而小说,故虽名为小说,实以证理为主要,兼有证教、证才、证诗、证地等,小说被视为“证据”或论证的手段.大体而言,唐前重小说“所证”,唐及后世重为证的小说文本本身.过分突出“所证”,小说本身的故事处于依附地位,妨碍了小说文体的独立;反之,作为“证据”本身及“论证”过程超越于所证,小说文体之独立性也就慢慢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上,确有一类虽已“盖棺”,却不能“论定”的复杂人物,洪承畴就是其中的典型。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崭露头角,而被晋升为三边总督。崇祯十二年,明廷又授予他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之职,担负起抵御清军南下的重任。由于朝廷的掣肘和麾下总兵不战而逃,导致洪承畴松山战败被俘而降清。此后,为清运筹帷幄,成为清入关的指路人;清入关后,又为清廷招抚江南,“经略楚、粤、滇、黔诸省,西南底定”,在清统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洪承畴是一个由明末之栋梁而一变为清初之重臣,由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到为清统一全国做出巨…  相似文献   

9.
烟粉灵怪纷烂漫——试论施蛰存小说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 《浙江学刊》2002,(5):128-133
本文从分析施蛰存小说法文自选集入手 ,将其分为实的心理分析小说、写实的性心理分析小说以及怪异小说三类 ,对其小说作了分类辨析 ,对其艺术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纪德君 《求是学刊》2015,(1):130-135
清末,伴随报业的兴起,报载小说风起云涌。受报刊这种新媒介的制约与影响,小说叙事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这种新变主要表现为,报载小说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报纸的新闻特性,诸如小说叙事的时效性与纪实性、政论倾向、新异趣尚、地域意识等,因而与古代小说相比,报载小说呈现了一种崭新的时代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1.
欧洲文学对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的影响,本文拟从小说、诗歌和戏剧三方面加以考察。一中国历来轻视小说。到了近代,小说的价值才得以肯定。理论家们从欧洲和日本的小说中得到启发,大力推崇小说,甚至过分夸大了小说的作用,对于中国小说的估价因而也产生了片面性。但是他们看到近代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追溯了唐代通俗小说和文言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认为通俗小说经历了由短篇到长篇、由“经变”到普通话本的发展过程;文言小说吸收了通俗小说的某些长处,无论内容还是艺术手法较六朝小说都有了新的面貌。中国小说一直沿着通俗和文言两条线索发展,唐代小说实为宋、元、明、清小说发展的滥觞。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1月 1 5日至 1 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 ,小说与文化关系 ,文献、小说版本与小说中外影响以及小说个案研究等方面 ,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 ,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京味小说是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类型 ,但问世于晚清时期的早期京味小说却不甚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主要以《小额》、《春阿氏》为对象 ,同时结合其他京味小说 ,从叙述方式、视角、文化精神等方面来探讨早期京味小说所表现的市井情味。  相似文献   

15.
杨建军 《社科纵横》2006,21(4):103-104
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结合中亚东干的历史文化,分析了东干小说对信仰、思念的叙写。同时,通过与中国回族小说的横向比较,整体把握了东干小说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无论在选择题材、开掘主题。表现角度上。还是在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上都出现了新的艺术追求。其中,在艺术结构上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这就是传统的小说结构被突破,“开放性”结构小说愈来愈多地被作家们所重视。 开放性结构小说是与传统结构小说相对而言的。它在表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 以人物的心理意识的流动,或以抒写思想感情为基础去结构作品。传统小说往往注重“形”、“神”的直接描写,表现主题。通常以故事情节为基础组织结构,线索分明,情节统一完整。开放性结构小说比传统小说来得更…  相似文献   

17.
国内第一套收集当代小说代表作并予以分类评点的《中国当代最新小说文库》,今年二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这套文库共分六种:新写实小说选、新笔记小说选、新实验小说选、新历史小说选、新乡土小说选、新都市小说选,它收录了当代小说杰出作家如刘恒、方方、刘震云、苏童、余华等近年的代表作品。国内以前出版的同类书籍,可以说有着种种缺憾。或未能全面展示小说领域的全方位的创作成果,或盲目套用西方概念对当代我国小说予以分类。这套文库克服了上述两个弱点。它全方位地展示了1985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小说概念的演变和唐代小说地位的提高两方面,考察了唐代小说和诗律“并称奇作”的原因,其中涉及了中国小说发展中的重史倾向,认为这种倾向是前期小说发展缓慢、滞后的原因之一;而地位和命运的逐步改善,又是唐代小说繁荣的先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章学诚三点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一是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论析了其关于中国古代小说"历三变"的流变理论。二是分析了小说运用虚构手法进行叙事的虚构理论,阐述了小说虚构叙事的原因、原则及解读的方法。三是论述了小说的功用,阐明了小说"作为史料补正史所缺"、"编撰方志"及"劝诫教化"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次,通过对章学诚小说实践的探析,总结了其小说创作上的几点特色。  相似文献   

20.
刘保忠  李军锋 《社科纵横》2009,24(12):89-91
大学者纪晓岚既有小说实践更有小说理论。在小说实践中他"以学问为小说"完成《阅微草堂笔记》;在小说理论部分,他一直持有传统的小说观念,以史学作为小说的文体依据,坚持"子部小说"的文体观念,"信而有征"成为他取舍小说的准则。本文是对他的小说观念所作的简略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