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学别解     
这个题目可有下列各项说明。(一)‘仁’的基本意义。(1)‘仁’这个字,是由‘人’‘人’合成的,而不是由‘二’‘人’合成的。人人两字连写,常写成‘人?’,即在头一个人字下加‘?’即得,正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常写成君,,臣?,父?,子?一样。(2)人人意即象人或把人当人:对自己讲,要争取做人;对别人讲,要把人当人,韩愈谓‘人其人’,即把人当人之意。这种以同一之字解释自身的办法,颇与柏拉图(Pl-ato)所谓‘凡物必肖其自身’相似;与陆德明《经典释文》中以同声之字解释某一字之义,也有一点相似。  相似文献   

2.
李贺诗别解     
李贺其人其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它表现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人生追求 ,即以唐诸王孙自居的他对人间的荣华富贵异常热爱 ,以至近乎疯狂。但是他的愿望和追求终归一梦。他在艳羡与描写人间豪奢的同时 ,把希望寄托给了上帝 ,这正是一个天才诗人被扭曲了的心灵的诗化表现  相似文献   

3.
《离骚》是屈原在因谗遭谤,被排挤打击后,眼看楚国前途江河日下、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唱出的悲愤之歌。①自古及今,关于《离骚》题义,很多人作了诠释。司马迁解作“离忧”,班固解作“遭忧”,王逸解作“离别之愁思”,扬雄解作“牢骚”。现在有的研究者则认为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楚国有一种“劳商”的歌曲,“劳商”与“离骚”声音很相近,大约是同一种曲子的不同名称。《离骚》这个曲名的含义则是牢骚的意思,就是要发泄一种抑郁不平的情感。②还有人通过对屈原故乡的考释,肯定“骚”就是诗人的故乡“蒲骚”的省称,《离骚》的正确题义是:告别了,蒲骚!③  相似文献   

4.
“落英”别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白描手法虚构了一个幽美而淳朴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文章省净,用语自然,是脍灸人口的名篇。故各类文学作品选及中学语文课本等均选录之。但注家对其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落英”的解释,众说纷经。或曰“始英”,即刚开的花;或日“落花”。碑源》与现行初中语文课本均释“落英”为“落花”。1991年第7期《语文月刊》何子健的《聚讼纷经话“落英”》(下称“何文”)和1992年第10期的《语文月刊》李国麟的《也说“落英…  相似文献   

5.
说到干部,不需要引经据典,不必请专家答疑解惑,大家都知道是什么职业。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是吃皇粮的,坐小轿车的,手里有大印的,主席台上讲话的,是为群众办事的,这都没错。不妨再听听领导干部自己是怎样解释干部这个职业的,可以互为补充。有一位省委书记说:“干部干部,是干出来的,不是跑出来的、说出来的。否则,就不叫‘干部’,而叫‘跑部’、‘说部’了。各级干部要集中心思,沉下身子,迈开双腿,到基层去,多谋些发展,少想些升迁,多干些实事,少唱些高调。”《(河南日报》2005年12月9日)说得好!时下就是有些干部不正经干活,一门心思跑官要官,既…  相似文献   

6.
唐传奇名作《霍小玉》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以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为底本,对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复杂丰富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方式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出社会人在功利面前艰难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奇人”是司马迁个人所理解的创造历史的社会精英 ,是富于感召力的神圣人物和文化符号 ,也就是韦伯 ( Webber)、希尔斯 ( Shiers)称之为卡里斯马 ( Charisma)的权威人物。他们代表文化的中心资源 ,能够赋予其他人物和符号以规范、秩序或整体形态。《史记》中所讴歌的创造历史的社会精英正是弘扬道义的典范 ,具有社会所急需的正义、智慧、道德、豪情。他们自身的神圣天赋与创造力总是特定文化场景中充满活力与有利于社会文化机制健全运作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中学学校管理而言,主要的管理对象是一线教师。由于教师日复一日所面对的工作内容都是相同的,而教学内容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层,要想提高中学学校管理的效率,就要从减少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主动性,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与学风打下基础。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在进行学校管理时要考虑到学校管理层的管理方针是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与教导的。基于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  相似文献   

9.
百年树人百期耕耘本刊编辑部在举国上下欢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自1981年1月出版第1期始,至1997年第4期止,已整整一百期了!这一百期,幸运地伴随着中国社会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历程,因而也就真切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在艰...  相似文献   

10.
姜允申 《今日南国》2014,(12):55-55
在天然食品备受推崇的今天,一旦食品被加上前缀“人造”,面临的往往是遭人唾弃,嗤之以鼻.在普通老百姓的概念里,“人造”等同于“造假”,“人造食品”令人反感,岂能进食?其实是偏解了.人造食品如同假发,虽然也是人为制造的,但并不是假货,它也有不容忽视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史记·项羽本纪》:“(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其中“很如羊”文字看似浅显,然而仔细推敲却颇费斟酌。从许多选注本对此的注释看,可大致分成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12.
孟浩然《春晓》诗深入人心 ,历来对其解释大多局限在春困、惜春、赞春一面 ,认为诗歌表现的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意象 ;传达的是喜悦怜惜赞美之情。有浅解误读之嫌。孟浩然多病、嗜酒 ,晚年疽发于背 ,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使他耿耿不平 ,“愁怀永不寐”。此诗当是诗人饱受失眠苦痛、面对窗外凄清残败嘈杂之景象而身心交瘁、愁怀郁闷的写照 ,言浅意深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仍然选用了韩愈的《马说》。其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历来被认为教学难点之一。特别是“鸣之”二字,释法已有好几种[注]。因为“之”是初中文言教学的重点,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鸣之”。最初,有人认为“呜之”是“之鸣”的倒装,“之”指代千里马。这种讲法不合古汉语倒装规律,是把语义与语法混为一谈了。后来有人认为“鸣之”与前面两句中的“策之”“食之”相照应,是动宾结构,意思是使它鸣叫(使动用法)。这种讲法在语法上似乎有道理,但在语义上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14.
<正> “面缚”一词最初见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榇。”它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一种仪式。关于“面缚”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杜预《左传注》训为“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新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以实例阐述别解定义的基础上,用修辞学和文化学相关理论阐明了别解的主要文化特征: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方位思考、多角度体察的审美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诙谐幽默、风趣乐观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统编初中语文第四册课文《西门豹治邺》中有如下几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编者对“如嫁女床席”一句未作解释。《中国历代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将此句译为“如同嫁女儿那样准备了床帐枕席”;解“如”为“如同”,把“床席”讲作动用,让“如嫁女”作修饰动词的成分。这样当然不无道理。但《尔雅·释诂》:“如,往也。”“往”是“如”的常用义。若将“如嫁女床席”之“如”解为“往”、“到……去”,则与上下文的联系或更为顺适,也不烦将“床席”动词化了。这样,上引几句课文似可译作:  相似文献   

17.
《楚辞·九章·橘颂》是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早期用楚方言写成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想象,比兴的手法,凝炼的语言托物言志,借赞颂橘树的美好品德,表达了诗人清廉脱俗的操守和高洁远大的志向,并从此首开我国古代咏物诗之先河,琢成了诗歌艺术金库中的一件珍品。 诗作流布以来,注家蜂起,探源钩沉,祛惑释滞,历世不衰,对《橘》诗的考订诠释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使臻完善,但由于时代久远,只匮乏可资查证的文献,故断制尚有可商榷之处,自是难免。本文仅就诗中“圆果搏兮”一句的释义及“搏”一词的疏证不避谫陋,略抒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贺新郎》词自一九七八年发表以来,各报刊先后发表文章,对这首词的思想及艺术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特别是强调了这是一首抒发无产阶级的崇高爱情的诗篇,从而,用毛主席的创作实践,有力地批判了林彪、“四人帮”把爱情列为文艺创作禁区的罪恶行径,促进了文艺思想的解放。但这些文章在解释《贺新郎》词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讨之处,为此,我们写了这篇句解式文章,谈谈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斩马谡"作为《三国演义》的一个看点,千百年来一直传颂不衰。诸葛亮不徇私情、铁面执法的典型形象,早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了。记得上中学时读这个故事,也是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铁面感动不已,随着时间的留  相似文献   

20.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话;“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皆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课本上对其中的“客何为者”未予加注。查王伯祥先生选注的《史记选》,其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你是干什么来的。”(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史记选》第44页)又,《古代散文选》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这个)客是作什么的。”(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古代散文选》上册第186页)从这两个权威性选本的注解中不难看出:一个是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