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经过分析表明,其三次产业结构还处于调整之中,第一、二产业发展仍不均衡,因此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第三产业是发展最快、最均衡的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最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着力于继续调整第一、二产业,并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
除传统的因素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鲜明的转型特点。突破传统惯性逻辑思维的狭隘限制,以社会转型为宏观背景,分析影响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变量,为全面认识和根治社会稳定问题开辟了独特路径。以西北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整体性、非均衡性、异质性、突变性、模仿性、复杂性等特点为切入口,以经济、意识形态、宗教文化等核心元素为价值变量,以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文化建设为根本路径,助推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九大制约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成效。本文认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九大制约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 ;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 ;社会发育程度低 ;交通落后 ,信息不畅 ;科学文化教育落后 ,人口素质低、增长快 ;经济基础薄弱 ,结构不合理 ;商品经济不发达 ,市场机制不健全 ;发展资金不足 ,经济增长乏力 ;改革滞后 ,软环境过“硬”。这九种因素相互作用 ,阻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西北民族地区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的制度,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民族地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均GDP显著提高,民族八省区经济增长速度已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农产业比例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再可能闭关自守,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亦不例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体系,因此,保护和改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是推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知识发展的特殊性、民主政治的特殊性、民族关系的特殊性和多元文化的特殊性6个方面对西北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初步的探讨,并简明指出了西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的经济差距是一个很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等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分析了地区差距存在的原因;指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现状,从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弱经济基础是如何支撑村民自治上层建筑的,弱集体经济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弱集体经济导致村民自治物质基础薄弱;弱集体经济弱化村民政治参与;弱集体经济影响乡村关系,扭曲村级自治主体价值。村民低收入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也包括三个方面:村民低收入削弱政治参与动机;村民低收入制约村级社会层次分化,村民民主政治诉求淡化;村民低收入影响教育投资,构成村民自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障碍。因此说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贫困制约村民自治制度正常运行,村民自治制度运行缺乏经济动力和支撑,在加强村级民主建设过程中,需要夯实民主的经济土壤。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在指出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应遵循三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变其落后局面必须采取的一系列相互配套的综合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东部汉族地区现代化浪潮的影响下,民国时期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构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这些新群体相对于东部汉族地区来说,有出现时间晚、规模小、分布密度小、封建性色彩浓等特点。传统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农民(包括牧民)所占比例大,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农村仍有很强的控制力。新兴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经受现代化洗礼较深的城镇,虽然所占比例小、遗留有浓厚的封建性色彩,但表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并预示着现在西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长期存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差等诸方面问题;造成恶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体制、机制因素。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发展特色经济 ,就是根据国家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 ,通过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特色鲜明的经济格局。特色经济最重要的是产业开发问题 ,要形成鲜明的西部地区特色经济格局 ,主要应围绕资源、林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4.
试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民族地区非经济因素在各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方式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非经济因素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进而阐明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如果忽视了人的因素,单纯从经济方面架构区域发展模式是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运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对民族地区非经济因素在各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及方式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非经济因素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 ,进而阐明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 ,如果忽视了人的因素 ,单纯从经济方面架构区域发展模式是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的。  相似文献   

16.
论制度创新与民族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基本保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创新。民族地区的制度创新既包括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正式制度的创新,同时还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论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北恩施自治州、长阳自治县、五峰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州(县)近五年来的相关金融运行和经济发展数据来看,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多方面的金融抑制问题,有效信贷投入不足是导致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因此湖北民族地区应实施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旅游现象和重要的旅游业态,是民族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的产业支撑.检讨了学术界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对单一经济价值导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和产业运行模式进行了反思,以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为例提出了构建以多元价值为基础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研究了多元目标价值导向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与产业价值.  相似文献   

19.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在于贫困问题,导致贫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基础教育的薄弱。教育的落后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落后又影响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典型的“贫困综合症”。  相似文献   

20.
西北民族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省区,是我国自然生态极端脆弱的地区,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文章将采用统计方法,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消费模式的变化与现状,然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生态环境和消费模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转变消费模式改善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