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优孟 春秋时代的楚国人,擅长“模仿秀”。楚庄王的相国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竟贫困到卖柴为生的地步。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优孟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楚庄王见了大吃一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立即要拜他为相。优孟说:“孙叔敖一生精忠报国,廉洁奉公,他死后,儿子却靠卖柴为生。这样的话,当楚相还不如自杀呢。”此时,楚庄王才明白了优孟的意思,立即召来孙叔敖之子,重加封赏。  相似文献   

2.
<正>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每一个人见到皇帝都要跪拜,皇帝除了跪拜自己的父母之外,实在想不出还要向谁跪拜,可是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给自己的贵妃下跪,这是哪位皇帝呢?为什么会跪拜自己的嫔妃呢?这位给嫔妃下跪的皇帝就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一陈后主。陈叔宝是陈宣帝陈顼与皇后柳敬言的长子,后被立为皇太子,其弟弟陈叔陵一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农民的皇权主义?皇权主义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这是当前史学界讨论农民战争皇权主义的一个中心议题。一切分歧意见,几乎都同对皇权主义的理解有关。皇权主义一词是斯大林在《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一文中,评论俄国农民战争领袖拉辛和普加乔夫时提出来的。据此,有的同志认为:皇权主义就是反对地主,拥护“好皇帝”;也有的同志认为:皇权主义就是“帝王思想”。的确,几乎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都要打出“好皇帝”的旗号。有的拥护现存的“好皇帝”;有的愿意别人当“好皇帝”,自己来拥护;有的希望自己当“好皇帝”,要别人来  相似文献   

4.
皇帝制度之下,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此权力通常也称作"皇权".在唐朝的制度中,法律的制定之外,日常皇权是通过"王言"来实现的,"王言"就是皇权的日常表达式.那么,作为皇帝本人与皇权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通过龙朔二年的两件诏书,这里展示皇帝意志遭遇挫折的过程,试图揭示皇帝制度的另一个面向.这对于认识皇帝制度的丰富性,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明武宗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帝王,对各种宗教都十分喜爱,尤其对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情有独钟。但《中国纪行》中记载的那位钟爱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的明代皇帝并不是明武宗,很可能是弘治皇帝。至于明武宗喜爱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不过是其叛逆性格的一种表现,他不可能是一个伊斯兰教徒,也不可能是一个藏传佛教信徒,他充其量就是一个将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当做儒教替代物的"叛逆"皇帝。  相似文献   

6.
王吴军 《社区》2013,(29):42-42
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自1954年《春柳堂诗稿》发现以来,关于《春柳堂诗稿》究竟是不是乾隆时期作品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主张《春柳堂诗稿》是乾隆时期作品的王牌证据,就是把诗稿自序中出现的"我皇上"一词是解释为专指当朝皇帝。笔者2015年刊文《"我皇上"一词用于称谓前朝皇帝事例举隅》,列举8个使用事例,证明"我皇上"一词也可以用于指称前朝皇帝和历代皇帝。之后,张志先生撰文《"我皇上"称谓前朝皇帝八个例证的考证讹误》,对拙文提出全面质疑。针对张志先生所提出的质疑,笔者逐一进行了具体说明和进一步补证。事实证明:"我皇上"除指当朝皇帝外,确实可以用来称谓前朝皇帝和历朝皇帝。仅靠"我皇上"一词来证明《春柳堂诗稿》是乾隆朝作品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读《西游记》一书,仔细品味孙悟空师兄弟的姓名,却显现出一组很有趣的谐音词来,这就是:孙勿恐、朱无能、杀无敬。“恐”,即惊恐,也就是害怕;而其中的“朱”,则正是《西游记》成书时的明朝皇帝之姓。那么这组谐音词的语义就是:儿孙们不要害怕,朱明皇帝是无能的家...  相似文献   

9.
孙立平 《可乐》2008,(12):67-67
总统笑对疯子的恶作剧美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的,那就是皇帝。美国没实行过帝制,也就不可能有皇帝。然而,1880年1月9日的旧金山主流报纸之一《旧金山纪事报》却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君王驾崩,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相似文献   

10.
陈蓉 《社区》2010,(23):47-47
中国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既然是天子,必然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天子的身份也使他们不能无拘无束地享受平民的生活。明代就有这样一位天子,如果他不做皇帝,肯定会是一个很好的木匠,那就是明熹宗朱由校。  相似文献   

11.
封建朝廷的权力嬗替 ,历来惊心动魄 ,竞争激烈。大清王朝也不例外 ,清王朝入主中原的皇帝是六岁的福临 ,也就是顺治皇帝。一个小童当皇帝 ,必定有在后面的扶持者 ,笔者根据有关史料进行深入研究 ,认为 ,拥立福临继统的首倡者是多尔衮 ,而不是济尔哈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皇帝史”持续两干多年,总共约四百多个皇帝。论其长久性和完整性,在世界各国中是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好处是统一的局面多于分裂,纵是分裂后仍可复归统一,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也。但肯定也有许多“副作用”,其副作用之一就是:长期在许多中国人头脑中形成为一个定式——必须有皇帝心里才踏实,最好是有个皇帝管着,当然,最好是由“好皇帝”管着。  相似文献   

13.
姜钦峰 《社区》2011,(14):24-24
明朝万历皇帝9岁登基。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这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大事。因此。皇太后经过慎重考虑.把教育小皇帝的重任托付给了张居正。  相似文献   

14.
小太子顽皮好事,一日竟然坐到了老皇帝的龙椅上去玩耍嬉戏,被一位太监发现了。这还了得,这可是犯了僭越之罪:龙椅是皇帝的御用器具,旁人不得滥用。于是赶紧领着小太子去向老皇帝请罪,没想到老皇帝宽宏大量:"小孩子年少无知,不知者不为罪,罢了,罢了。"至此,太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位老皇帝的"不知者不为罪"也并非其专利,我们平常也经常说类似的话,特别是在一些礼仪性场合中,年少的行为不太合礼时,年老的一般都会以"不知者不为罪"而宽恕原谅。在这里,"不知者不为罪"就是在不知道情况的前提下做出了不合乎情理的行为可以不怪罪的意思,是挺合人心的。不知道的下一步似乎是当然不怪罪,要不就太苛刻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宫女出身、相貌平淡、身宽体胖又年老色衰的女人,却在六千粉黛、佳丽无数的后宫独享皇帝的宠爱,甚至让皇帝到了生死相随的地步,这本身就是后宫的一个传奇故事。在婚配年龄上,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丈夫年长于妻子"这一模式占主流,即  相似文献   

16.
诸宫调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影响极大。元人杂剧的兴起,得力于诸宫调甚多。可以说没有诸宫调,便不会有元杂剧。对于宋元南戏的发展,诸宫调也起过促进作用。 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戏曲的酝酿和萌生时期,要追溯到春秋战国。先秦的优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戏剧演员。楚庆王时的优孟,在楚相孙叔敖死后,曾穿戴孙叔敖的衣冠,模仿孙叔敖的动作,而得其神似。以致楚庄王误以为孙叔敖复生。在优孟的故事中,已经包含着某些戏剧艺术的因素。因此人们说到中国戏剧史,往往从“优孟衣冠”  相似文献   

17.
营城子汉代壁画墓 ,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镇沙岗子村南 ,大连至旅顺公路北侧。 1954年为了保护该墓 ,在外面修建了保护套房。 196 3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在东汉年间 ,有一个皇帝要在民间挑选美女做皇妃 ,派大臣选了成千上万个美女进宫 ,皇帝一个也没相中 ,整天吃饭不香 ,吃菜没味 ,睡觉不甜。这一天 ,皇帝在昏睡中做了一个梦 ,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 ,来到皇帝身边 ,告诉皇帝说 :“在沓津 (今旅顺口 )以东 50里的海边 ,有一位漂亮姑娘 ,她就是要选的皇妃。”皇帝醒来 ,梦里的事还记得一清二楚 ,这事他对谁也没说 ,只是传下圣旨…  相似文献   

18.
吹牛的皇帝     
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在全国各地到处张贴布告说“:谁要是用说谎话的办法叫我说出一个‘谎’字来,我就把国家送给他一半。”一个裁缝看了布告,走到皇帝那里说“:皇帝呀,我早就想来看您啦,只因昨天打雷,把天打破了,下了倾盆大雨,我不得不去把天补上呀。”皇帝说“:你做了一件好事,不过没补结实,今早又下了一场大雨!”裁缝见皇帝没上当,只好走了。接着,又来了一个木匠。皇帝问他“:你来干什么?”木匠说“:你欠了我们一斗金子的工钱。”皇帝忙问“:我什么时候欠你们工钱?”“你若不欠,我怎么会来要呢?你住的宫殿就是我们给盖的呀!”“你在扯谎!”…  相似文献   

19.
“宫廷秘方”虽说走俏,只是享用“宫廷秘方”到底是什么滋味,恐怕就连皇帝本人也说不清楚。那么多的史书,正史加上野史,未曾见有也未曾听说有这样的记载。皇帝,在封建王朝,乃天下第一人,最高统治者也。他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无人可比。按说,在体质上,理当成为“一号种子选手”。可是,又因花天酒地、糜烂无度,偏偏上天不但不保佑他,好像反而找他的茬儿,不大病降临,也小病缠身。于是便靠宫廷秘方救驾。只是,那时科学并不发达,就是御医,对于疾病、对于医药的认识还很有限。何况,御医也难免不糊弄皇帝。更何况,皇帝并非医学、药学专家,也不一定就知道被人糊弄。如此这般,那宫廷秘方便难免都靠得住,里边掺有糟粕也说不定。这大概就是一“秘”。  相似文献   

20.
古傲狂生 《中华魂》2013,(24):49-49
完颜亮,是一个别样的帝王。他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是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完颜宗侯的次子,完颜宗弼也就是《说岳》里大名鼎鼎的金兀术的侄子。完颜亮身为金朝的皇帝,却没有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