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随着电视节目类型发展而出现的,这种新兴的节目形态给现有的一些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逐渐发展起来,满足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众化、多元化的需求。它的独特叙事特征迎合了当下后现代主义的环境。本文通过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特点的分析,从而解读其后现代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理论是其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考察后现代社会的知识状态为核心内容,大胆借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从语言运用规则的差异入手,在阐释统合现代社会基础的“元叙事”危机产生缘由的同时,深入剖析了后工业时代中知识的合法化模式以及后现代社会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利奥塔关于后现代知识的报告开启了崭新的、洞察未来的视窗.他通过对后现代知识的考祭,发现了现代性知识巨大的内在危机,这种危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祛魅与思想衰竭的根源.通过分析知识世俗化的成因,寻找"共识"理论瓦解的依据,并通过对历史性批判的再批判,利奥塔提出对元叙事合法性的质疑,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现代性批判逻辑.  相似文献   

4.
利奥塔德因为元叙事牺牲差异性的过高代价而将后现代界定为对元叙事的怀疑。他是通过反省历史获得根据的。而想象未来、尊重后人也同样达成质疑元叙事的后现代致思姿态。这是一种想象式怀疑,它通过一般分析和典范解剖指明:元叙事万一实现,其结果是强加后人以无聊,是对后人的亵读。出于尊重后人,怀疑元叙事的后现代运思可另拓一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5.
张谨 《东岳论丛》2006,27(4):159-161
利奥塔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通过对叙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历史考察进而对现代科学知识予以政治性反思,提出并分析了科学的合法性问题。在后现代状况下坚持悖谬原则,向同一性、整体性宣战,开发和维护歧见差异,是利奥塔一直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利奥塔关于后现代知识的报告为我们开辟了新的认识论空间和叙事风格。然而,在我们阅览其新的思维启示录以后,不难发现其对后现历代知识状况的合法性逻辑的解构和最终的断言,不仅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思想现状不符,而且在"知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纷争理论"、"批判理论"、"宏大叙事"等方面本身也蕴涵着难以克服的悖论,在否定现存的批判范式中陷入了同样的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7.
60年励精图治,60载春华秋实。青岛农业大学历经60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一所理、工、农、经、管、文、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建校以来,学校以开放的思想和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努力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和潜在价值,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  相似文献   

8.
虽然中国的“现代性”大叙事还远未完结 ,但西方后现代理论的引进还是有意义的。对后现代语境中的西部和西部文学进行考察 ,可以发现西部长期面对的是来自现代社会等级秩序的话语霸权 ,而后现代理论可以让我们以一种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姿态来思考西部问题。同时 ,后现代文学的叙事策略也可以用来参与言述西部的当下现实 ,从而使西部文学获得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典德育追求善好的德性知识,道德叙事成为获取这种知识的主要方法。现代功利主义德育观、义务论德育观和集体主义德育观都追求道德知识的整体性和确定性,德育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和"说教",而不是道德叙事。后现代德育主张道德知识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个体的道德叙事再次成为德育的基本方法,但后现代德育的道德叙事与古典德育的道德叙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它抛弃了判断道德故事好坏的标准,由此导致了这种德育方法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导:选择理念支撑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理念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以现代大学理念为先导.邬大光认为,大学制度的选择和建立,在更深层次意义上,是对大学理念的一种选择,任何一种大学制度构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大学理念支撑,在我国现阶段,对现代大学制度诉求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对现代大学理念的诉求.张德祥认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缺不了现代大学理念,没有理念,这个制度是缺乏根基的,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现代大学理念的支配下,建立起来的新型大学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叙事理论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解构主义思潮的直接影响,叙事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后现代叙事理论阶段.这一转交的标志是叙事理论的多样化(叙事无处不在)、解构化(叙事结构的数量和性质是可变化的)和政治化(叙事是意识形态的载体).从此,叙事批评坚持标准化(批评有理论可依)和多样化(理论绝非一家之言)并重的原则.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关注,承认叙事结构和叙事意义建构和解构的一切参与者,或者将自己的身分属性深嵌其中,或者从中识别到自己的身分属性.叙事行为就是制造身分的行为.理论和叙事的互相渗透被理解为叙事的博大和理论的虚无.后现代叙事理论是叙事学发展的历史积淀,标志着叙事学的成熟和繁荣.  相似文献   

12.
试论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对自我研究的不同取向。在后现代语境下 ,自我不再是实体 ,不再是一种实质 ,而是一个叙事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兰州学刊》2008,(3):81-83
利奥塔是西方后现代理论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重新思考了西方的思想传统,并把自己的思想用“后现代”来命名。1979年出版的《公正游戏》和《后现代状况》两部著作标志着他的后现代思想的日趋成熟。他的后现代转向始于对公正性的考察,他以元叙事的危机和后现代话语为主线,对后现代知识状态做了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分析,使“后现代”问题走到了理论的前台。他的后现代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解构总体性。他的观点在后现代思想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现代性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现代性隐藏的种种历史叙事和权力话语导致社会发展的深层困境和危机。大学文化危机集中表现为:传统观念的现代凸显、大学价值观念的功利化、频发的学术不端现象、大学信仰的缺失。基于此,高校亟须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现代文化;彰显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从这些路径出发建构大学文化,促进大学文化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后现代性精神的视域下审视:当代中国大学威权型的行政管理体制与人身依附的人际关系对大学文化的侵蚀;实用理性与工具理性对大学文化的浸染;人文理性与科技理性失衡对大学文化的戕害。警惕前现代的思想内容以后现代的形式出现并阻碍大学文化的现代性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使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不同的转变。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注重教学使命。欧洲和拉丁美洲的早期现代大学采用了国有化使命。著名的美国学院发展了民主化使命。同时,德国洪堡大学推进了研究使命的发展。整个20世纪,现代美国大学提高了大众服务使命的地位。今天,迅速发展的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着重强调了大学未来的国际化使命。  相似文献   

17.
文艺伦理学是跨学科生成的现代文学知识话语,其知识理路与话语结构显示了中国现代文艺学的知识生成特质。作为文艺伦理学知识成果的叙事伦理话语,其知识整合、意义言说与对话言路呈现了新语境中文艺学的言说问题、言说方式与知识质态。  相似文献   

18.
“:类后现代小说叙事”是对中国后现代小说的一种特殊称谓,其主要目的是说明中国后现代小说中西合璧的特色。同时“,类后现代小说叙事”也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过程中一道极为独特的景观,它超越了以往历代小说的艺术传统,引发了中国小说叙事的艺术变革。本文运用叙事学的理论,从四个主要方面探讨了中国类后现代小说叙事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语境下乡土想像的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洞察到了现代性对于乡土的种种负面效应后,选取了新的乡土想像方式来表达对现代性的犹疑,这主要有三:解构宏大叙事,完成了乡土想像的后现代性转向;重构一种乡土"小历史",着重探索乡土的人性与文化;对生态性乡土的新向往,旨在重建人与生存之根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港台电视广告中后现代叙事话语业已形成。它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反讽与戏仿的特征,在叙事结构上出现了零散化与拼贴化的倾向,而话语的深层意义被削平,宏大意义被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