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全面的论述和部署,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已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学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研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主要围绕着演进历程、历史动因、意义与实现途径等问题展开,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反映了十六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自在总体布局中的独特作用及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总体布局,循序渐进.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它的形成是四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和发展完善的过程,实现了从邓小平“两位一体”到江泽民“三位一体”,再到胡锦涛“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的创新.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不断深化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将产生深远影响.推进“五位”走向“一体”,必须明确“五位”的“一体”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完善的制度体系,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一起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演进过程。五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不可分割又各有自己的特定领域和特殊规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建设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党百年奋斗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出发,不断深化各个时期对资本的认知,不断强化和完善适合各个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的资本理论,不断探索规范、约束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形成了党关于资本认知的逻辑演进历程。这一演进逻辑依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社会革命层面,提出“消灭资本(重点是官僚资本)”的主张,但也依据当时根据地建设对物资的需要而“利用和发展资本”;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和平改造民族资本”,最终实现在社会革命层面上“彻底消灭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然而同时也消灭了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使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开始侧重从生产要素角度逐步深化资本认知,最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有机内容。而通过对党关于资本认知逻辑演进历程的梳理和总结,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资本及其理论,进而证明党关于资本认知的逻辑演进具有内在的理论必然性,体现了马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实现了革命、改造、建设、改革的逻辑演进;30多年改革实现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逻辑演进;10年发展实现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逻辑演进。三个方面逻辑演进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成就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体现了主体认识论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作为“十一五”规划纲领。加强社会建设,表达出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理念上的推进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在执政兴国总体布局上的完善与创新。一、从三大文明建设看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演变过程。它是在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并为我国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的实践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对“健康优先”的需要日益增强,顶层设计也及时做出了回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优先”的重要论述,结合社会现实指向和未来发展愿景,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施行“健康优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健康优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着实践逻辑上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既与我国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一脉相承,又厚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并且作为顶层设计其本身也经历了由建立到完善的历程。确保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优先”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应秉持“大卫生、大健康”“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将“健康优先”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加快形成健康绩效评价评估制度,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健康治理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澄清对“人”的理论误区,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飞跃;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思想。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认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需要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经验不足,要犯错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要犯错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借鉴失败教训,可以少犯错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工作中可以少犯错误;结合实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可以少犯错误.毛泽东晚年的严重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沉痛教训,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的“祖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走向自由王国的大道,所以我们“自信”.  相似文献   

14.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促进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科学总结和进一步深化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也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运动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所经历的一场带有全局性失误的经济建设运动。当时,“赶超”思潮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头,逐渐由理性走向非理性,进而偏离常规的轨道。实践中,“赶超”之风愈演愈烈,最终走向极端。这场运动影响深远,教训深刻,时刻提醒人们不能重蹈覆辙,为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提供了前车之鉴。尤其是对当前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