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素德 《理论界》2012,(6):69-70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人民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形成的根本价值取向。本文结合公安工作实践,指出重新构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阐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出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对推动公安队伍的建设、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外思想交流的融合,产生于西方社会的虚无主义涌入中国,在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伦理道德领域表现出强大的侵蚀效应.该思潮已经渗透到青年群体,并对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造成很大的冲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晴雨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国家复兴的主力军.当前阶段,理应将教育引导与青年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弘扬正能量,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虚无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李放晓 《理论界》2013,(11):39-4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其中在个人层面,首先强调的就是爱国价值观.事实上,爱国是核心价值观的永恒主题,在当代中国是有着长期稳定性和广泛凝聚力的价值立场、价值原则和价值追求.爱国价值观为我国公民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具有凝聚、协调、激发等价值与功能.伴随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践行爱国价值观面临严峻考验及挑战,对爱国价值观的培育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同时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成长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突出。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联系,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文章围绕大学生社团活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结合以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多方面阐述和理论解读。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意指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兴技术手段推动形成的复合媒体形态,新媒体的数字化生存集新技术手段和新信息场于一体,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互模式和思维定式。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基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体层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关系和相互转化,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由宏观向微观、理论向实践的交叉渗透和交互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践行的数字化生存,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意义在场"的符号化呈现与新信息场"虚拟与实在相结合"的赛博空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基因、精神内涵、气节风貌的数字化表达,促进传播与践行的共识凝聚和物态化转换。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影响着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引导当代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条件,应当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7.
机关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瑞阳 《南方论刊》2014,(12):70-72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年一代,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伟大征程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青年的责任结合起来,就要做到有抱负、敢担当,主动承担起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尚修德,培情操,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更好地提高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重实干,见效果,就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践行核心价值落实到行动上,并在实际中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大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紧密契合.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发挥大庆精神时代价值,激发大庆精神文化力和创造力,使大庆精神更加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践表明,大庆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继承弘扬大庆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对社会道德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加强大学生主流道德价值观教育;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华;占领网络阵地,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深化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人民群众掌握后能够成为改造社会实践的力量。作为人们从事生产实践动力的物质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有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和说服不同阶层、群体和个人,增强其对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解决物质利益问题,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规范和引导人民的行为,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方鹿 《船山学刊》2015,(4):101-107
王夫之在批评理学离欲而言理思想的基础上,把理欲同作为性的内涵,而提倡理欲一体的思想,把道德理性建立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和合理欲望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以性正情,以义制利"和尊公轻私、以理制欲的价值观;又对重义轻利,以道制欲观念的流弊加以修正,同时批评重己为我价值观的弊病,为中华核心价值观的演进发展和丰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履的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两大范本——经典范本和经验范本。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依托儒学经典、乡规民约、家训家规、美德典范等"经典"教化得以有效传播,被民众广泛认知和认可;同时,又通过融入至国家各项典章制度,依托规范化的官吏制度、体系化的教育制度、民俗化的礼乐制度,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践履。当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应当有效借鉴和转化这两大范本,根据时代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变化重塑"经典"的价值内蕴,创造性地转化"经典"载体的运用经验和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建构的历史经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全体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未成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最为关键的时期,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履的重中之重。只有遵循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基本规律,把握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努力化解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成人示范不够、社会文化环境不良等导致的困境和问题,在分层教育、有机融入、整体推进的同时,注重趣味性、具体性和体验性相互结合,发挥家长和教师以身示范的传递和引导作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社会合力,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少年儿童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从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差距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分配不公。分配不公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不相容的。我们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正视收入分配差距,理性地看待社会公正,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消除分配不公,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务之急。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当前,高校亟需探索有效的路径引导大学生培育、认同、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道德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通过在道德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对于时代使命和教化责任的自觉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浓缩整个社会道德理想、反映全国人民共同心声的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精髓和标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道德自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增强全社会的道德文化自觉,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以三个倡导"这种开放性的表述鲜明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三组价值观念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理性探索、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实针对性,需要准确认知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建设、制度设计、实践转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9.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大学生,要担负起祖国和历史的重任,承载起民族和未来的希望,就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己发展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营造浓厚校园文化学习氛围,让大学生自觉建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和付诸行动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与精髓。从系统动态结构视角看,其表现为价值个群的自由人及自由人的联合体、价值内容和方式的人民性与实践性、价值目标和工具的解放与变革、价值效用的团结与共享、价值规约的集体主义与共同富裕等五域结构,及其相互间共时性及历时性动态作用机制。这一结构的现实表达体现为两个基本向度即内向侧重于增强民族认同、凝聚人心的中国化的现实表达,外向侧重于塑造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的现实表达。从而要求我们须用辩证思维方式来对待价值观问题本身、特性及发展弘扬问题,实现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