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网络道德建设与个体道德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伴随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型道德体系,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使得道德他律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网络道德建设重在个体道德自律.道德自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在道德意识层面树立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在道德实践层面不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道德自律可以弥补社会他律在解决网络道德上的不足,可以引导网络主体进入"慎独"境界,可以促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应建立网络主体道德自律机制,进行网络空间的道德调控.同时加强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培养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成旺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认为 :道德价值迷失及道德价值解体的根源在于道德自律意识的减弱 ,而道德自律意识的减弱又滥觞于人的主体性意识的缺失 ;以自觉能动性、创造性、自主独立性为内涵的主体性的确认、回归与解放是道德自律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自律意识发展进步的规律、人的主体性解放的规律符合人和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的规律 ,只有人的主体性的最终觉醒与确定 ,才能增强道德自律 ,最终摆脱道德困惑 ,从而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当前切实高扬人的主体性从而增强道德自律要从三个误区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3.
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兼论道德自律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意志自由是道德自律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中,个人拥有平等的自由权利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道德秩序的根本依据和核心内容.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忽视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在当前中国社会还没有普遍确立起真正的法权人格和道德实践主体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在强调道德自律的同时,必须高扬人的自由,致力于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程技术活动的社会性,要求工程师必须履行伦理责任。工程师作为具有意志自由的道德主体。面对各种价值冲突,其道德行为选择和履行伦理责任不可避免。重视工程伦理责任教育,把工程伦理责任教育纳入高等工程院校德育的目标体系中;通过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培养工科大学生的责任认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培养工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其责任行为;通过制度规范的约束力来强化工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5.
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往已成为现代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交往的飞速发展 ,一方面促进了道德的进步 ,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网络交往的规范发展亟需个体道德自律 ,要加强个体道德自律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吸收传统道德的精华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遵守一般网络道德规范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权力腐败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提醒我们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须大力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本文着重关注提升社会和个人道德的内在机制,论述道德原则对社会和公民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意义,并通过探讨道德自律与当代社会的自由、责任、宽容、诚信的内在关系,强调道德自律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阐述其作为提升社会和个人道德的实现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务员地位的重要性和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道德具有他律性的特点。重视公务员道德的他律性 ,实行公务员道德规范制度化 ,是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由于他律性道德规范存在局限性 ,应该加强对公务员的道德教育 ,提高公务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增强其自律能力 ,实现公务员道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70年代末托马斯.内格尔和伯纳德.威廉姆斯分别提出道德运气概念以来,这一概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道德运气似乎构成了对传统道德责任观念的挑战,因为传统的直到康德才得以完全确立的道德责任概念是以控制能力为依据进行责任归属的,而控制能力源于免于运气影响的无条件的自由意志。在传统道德责任概念中,运气是被排除在外的。而人们将道德实践中道德责任概念与康德式道德责任概念相等同,以至于造成了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不相容的假象。实际上,人类道德生活实践中所遵循的道德判断观念是以康德式"应当蕴含着能够"为核心,同时兼顾可以辨别的运气来进行道德责任归属和评价的。 相似文献
9.
高德菊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7-10
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净化以及网络秩序的规范,亟需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谐网络的构建呼唤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网络主体要在遵循无害原则、尊重原则、适度原则以及诚信原则的基础上,把握道德自律的内容,建立牢固的精神屏障,做到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对网络资源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使网络真正成为宣传科学发展观、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风采的重要载体,以虚拟网络世界的和谐来促进整个社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社会冲突与个人道德自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类从工业化时代向网络和信息时代推进.社会的这一变迁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价值理念,使社会冲突变得日益复杂,并出现了一些社会失范现象.这固然是由于网络虚拟空间的存在使得传统法律难以介入网络行为进行调整和监督,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的文化和生存方式的危机.因此,网络时代人们需要重新反省自己的道德和行为,呼唤个体的道德自觉与自律,只有这样才能化解人类危机并实现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广东新闻传媒职业道德的他律与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为新闻传媒带来了经营观念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也给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新闻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社会化管理手段不健全、传媒自律不严等原因,广东新闻传媒也出现了导向意识弱化、责任意识淡薄、合作意识缺乏等问题。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新闻立法、建立新闻评议制度、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从业者的自律意识是当前提高新闻传媒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玉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4):92-93
个体高度的道德责任感 ,是一切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为的内在动力。分析和探讨个体道德责任感的层次 ,对公民道德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俊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6):114-115
医德责任感是做一名优秀医务人员的必备条件 ,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研究医德责任与医德责任感的不同及其心理要素 ,目的是增强医务人员在医德选择中的医德责任感 ,从而指导医德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关于行政道德责任制度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是从现代民主政治的责任行政理念来看,还是从行政道德化的必要性的视角来观察,在公共行政中,政府及其行政人员都必须承担道德责任;而世界当代行政发展的明显趋势是重视道德建设的制度化,并进而追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因此,我国应构建道德责任追究机制,以保证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责任即某一角色需要做好的份内的事情。实现人的社会化,需要培养和增强其道德责任感,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要求强化责任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理当重视责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责任教育,应坚持以主体发展性德育观为指导、坚持为公民提供选择并参与活动的机会、坚持责任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同时,应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公民自身的主体价值,彰显公民的主动精神,让公民在民主参与中生成负责态度、在督导强化中形成负责精神、在情感体验中养成负责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功能逐渐强大,同时,媒体的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凸现。当前传媒责任缺失的四大表征:真实性的缺乏、公正性的缺位、媒体腐败以及媚俗化倾向,不仅极大影响了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人们对传媒责任之伦理诉求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政府承担社会道德责任的具体指向和作用方式,可以将政府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分为消极社会道德责任、弱意义的积极社会道德责任和强意义的积极社会道德责任三类.政府在具体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时存在着某种"词典式"的优先秩序:消极社会道德责任优先于积极社会道德责任,弱意义的积极社会道德责任优先于强意义的积极社会道德责任.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在承担社会道德责任时,首先应做到不能破坏社会的道德秩序和践踏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其次应满足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和社会良好的道德秩序,在尊重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最后,在满足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道德共同体,改进社会道德秩序,培养个人德性,提升个人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论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他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社会公德意识的产生最初是从公德客体的特性里寻找对自身的约束力与限制,对公德命令、规范的理解、接受也是简单的、浮浅的,道德主体遵循、服从的只是外在公德规范的“异己”的力量,因而是被动的,他律的。处于他律阶段的主体社会公德意识具有强制性、被动性、引导性、应当性、过渡性等特征。主体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对外在的规范、要求进行取舍、过滤,使意识主体的强制性、约束性逐渐衰退,他律才逐步上升到自律。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学科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被视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反映大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人才教养、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校德育往往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为解决现代高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之问题,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即回归学生的现实层面、学生的精神层面、学生内心和未来层面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