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目标定位,在理论渗透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在道德渗透中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选择,在价值渗透中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在实践渗透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和关键在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深入剖析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深层次动因,摸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脉搏",才能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要包括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而其中利益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基础,价值认同是利益认同的目标。因此,从利益认同与价值认同二者的关系出发,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不失为一项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周莉 《天府新论》2003,24(1):86-91
要培养个体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培养环境和培养方式 ,具体包括坚持正确处理价值观的基本问题 ;政府加强政治经济政策的积极调控 ;弘扬中外文化内蕴的价值精髓 ;加强大众传媒的合理引导 ;实施富有成效的价值观教育 ;加强主体自身的修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才能使科学的理论成为实践的价值导向。科学把握理论内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的基础。注重大学生的价值发展、合理需要和自我教育是实现认同的关键。高校应通过深度解析理论内涵、强化历史情感教育、开展先进典型教育、构建立体教育环境等多种途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源头,对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而后探讨当前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为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当前,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以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意义深远。网络传播环境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导,需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发展方式多样化相结合;二是坚持加强网络媒体建设与完善网络管理机制相结合;三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负面信息过滤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政治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人生价值观、公民意识、民族认同意识几方面总结论述民族地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及其特点,并从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设价值观教育新阵地、积极参加实践,巩固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全过程,是时代的召唤,是高等教育应有之义。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过程中,既有宏观因素的影响又有微观因素的影响,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有内部因素的制约,既有长效因素又有瞬时因素,多种因素不同程度地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中起到或加速、或延缓、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发掘和利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多维因素,有效利用其潜在性和可塑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对社会道德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加强大学生主流道德价值观教育;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华;占领网络阵地,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文化传承具有密切联系。为此应当从文化传承视阈来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把“文化育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理念,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促进大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新目标,把培养大学生对文化的理性认识能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为新内容,把新媒体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把高校全过程教育作为新方法,以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多元的价值观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塑造是必要的、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然而,在取得良好成果和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向纵深发展的因素依然顽固存在。情感元素作为一种关注人的情感及情绪,旨在培养"完整的人"[1](P35)的人本理念,若按照其要求和指导,创设良好的情感情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培养过程中设置遵循情感元素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活动中;提高情感培养的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民众的情感中,在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的瓶颈问题上,或可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空间与社会空间共同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如何在网络空间中有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的紧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事实与价值、自由与规范这三对最为核心的关系:“虚拟与现实关系”要求重视虚拟实践的重要地位、发扬其积极因素、规避其消极因素;“事实与价值关系”的启示在于网络空间是事实与价值并存的空间,应用主旋律和正能量去占据;“自由与规范关系”的要义在于既要注重网络空间的自由性,更要重视其规范性.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握网络空间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点、机制与规律,有助于澄清一些错误认识,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围绕概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研讨。归纳总结十八大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而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几个主要关系,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个倡导"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认同的关系。这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起点,也唯有如此,才不至于概念混乱,目标不清,才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支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源自于其在价值层面的本质性规定,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宽厚的制度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大胆地进行制度创新,努力形成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寄寓人民美好道德期盼、充盈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实生活的重要媒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6.
陈伟 《阴山学刊》2020,(1):79-84
在新时代的司法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论证,既是对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又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论证的过程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合理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价值引领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和人民主体原则。究其根本,"融入"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关怀,它旨在培育和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精神纽带,进而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从多重维度来把握。在实践中,应以掌握思想领导、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为价值意蕴;以价值引领、观念融入、凝聚共识为本质要求;以引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实践进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地生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构建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时,既要注意到它所具有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也应努力实现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与社会普遍思想相结合。这些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但要科学灌输,还要上下良性互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抗战精神是扭转民族命运、再造民族魂魄的内在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质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纽带与思想宝库。科学理性的抗战史观是传承抗战精神的基础,而当前“西方中心论”对中国抗战作用的轻视,日本军国主义对抗战历史的歪曲与历史虚无主义对抗战精神的消解,冲击着抗战精神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并最终显现为社会道德信仰困境与价值选择危机。直面并回击错误抗战史观,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真实历史的发掘为依托,以对抗战精神的理论研究为支撑,以多维化抗战精神的传播路径为渠道,进而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的价值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日益显现及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冲击,使不少国人陷入价值错乱、虚无的状态,亟待对其加强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出及构建可谓正当其时。价值与核心价值的构建,必须遵循人性维度。运用理性思维去把握人性,形成科学的人性理论,并将其付之于现实生活予以检验,把握人性的真实,才能为核心价值构建奠定人性的坚实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