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按照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过程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理论联系,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工作理念,科学、有效地完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隋幸华  刘理 《云梦学刊》2014,(3):115-118
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建立公平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高等教育的快速大众化和实用主义思想盛行,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不公.建立公平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树立公平的人才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采用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实施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3.
龙大为 《学术探索》2005,(5):138-141
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美两国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美国模式对目前我国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带来启示与借鉴,如,本科生培养应从窄口径向宽口径学科转变;各高校由统一模式向多元化、个性化培养转变;教育理念从“本土化”向“国际化”模式转变;高校招生由一维录取指标向多维录取指标转变。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定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机优质的高校教育体系;实现学生和教师协调、学习和科研协调、大学和社会协调的机制;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评估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童山东  唐高华 《云梦学刊》2015,(2):116-119,12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职业院校的类型特征,决定职业院校必须实施基于全面发展、全体进步、全员育人的"三全"教育理念的个性化教育。其中,全面发展是职业院校个性化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全体进步是职业院校个性化教育办学使命的整体追求,全员育人是职业院校个性化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围绕全面发展培育规格内涵定位与实现途经、全体进步的培养手段的落实、全员育人的培养功能发挥三个方面,可以实施职业院校个性化教育的多种方略。  相似文献   

6.
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四大基本特征: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体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教育思想观念;二是在培养目标上,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相融合"的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质量标准;三是在培养规格上,注重"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性好"的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规格要求;四是在培养方式上,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钢琴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钢琴教育中,应将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高校钢琴教育的背景出发,分析高校钢琴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探讨了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推进高校钢琴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业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将通识教育理念应用于高校学业考试环节,不仅要将学业考试视做检查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而且还应将之作为培养、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通过协同创新,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价值理念,推动高校内部改革,加强自身创新能力,营造自由创新氛围,加强平台建设,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教育交流通过对外合作办学使学生能够在目标国的真实环境下亲身体验文化差异、习得当地语言和积累跨文化交流经验.此外,合作高校能够通过相互学习和经验借鉴来提升各自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充分发挥国际教育交流对区域性国际财经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仍需不断拓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规模、层次与学科范围;深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升国际教育学院面向全校师生的国际教育交流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和BIM技术发展,对国内外BIM技术和BIM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高校BIM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对高校土建类多学科协同BIM人才培养与实践进行探讨,通过分析BIM教学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应用环境、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BIM人才培养方向,完善BIM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产学研一体化BIM平台,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师资力量,增加专业资源投入,优化BIM应用环境,建立人才培养综合能力评价考核体系,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等建议,为新形势下高校培养新型BIM应用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强化教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教风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它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为高校的教风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广大教师为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 ,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对部分教师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 ,在于建设好教风。高校的领导和教师 ,都应该积极探索建设优良教风的有效途径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研究,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此背景下,探讨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力,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优化和延伸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建立学生、教师、学习同伴、社会需求等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探索项目驱动型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外部需求衔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靠政府人才引进、项目培养和企业培养人才,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从长远来看,高校应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输出地。针对高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变化、对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不够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实践性不强、高校农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有所削弱的诸多问题,文章提出:高校应树牢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核心理念与意识;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做文章,对接乡村产业链;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多平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认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流新工科建设的点睛之笔。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结合河北工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人才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确定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新模式。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地方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引用到高等教育研究之中,并成为指导高等学校生态建设的有效工具。高校是一个生态系统,人才培养是学生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控制性与自然性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刘隆华  钟华 《云梦学刊》2014,(1):109-113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凝炼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创建一种全新理念的实践育人模式。根据实践育人培养需求构建了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突破了实践师资“短板”.走特色人才强校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个性化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背景下,高校应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科学谋划、合理推进。在学生工作中推进个性化教育需要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四个维度入手,其中课堂教学是基础,社会实践是手段,校园文化是载体,制度建设是保障,这样才能切实将个性化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依托学科建设 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根据地方院校的实践教学现状和学科建设的内涵,探讨了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关系,提出了地方院校化工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构建了基于“三平台”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显著,符合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育专业不是一个学科教育专业,而是一个职业教育专业,是适应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而设置的专业。目前的学制模式有六年制专科模式、五年制专科模式、三年制专科模式、四年制本科模式、二年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模式有全科模式和分科模式。新世纪以来,各级各类小学教育专业都在积极探索最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的倾向于全科模式,有的倾向于分科模式。原中等师范学校升格的师范专科学校强调培养规格一专多能,原师范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强调培养规格学科专业化。县镇小学校长强调多能化,城市小学校长强调专业化。高等学校内部,学科专业教师认为专业化就是学科知识与技能专业化,教育专业教师认为专业化就是教育理论与技能专业化。因此,必须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为指导,保持多元化、特色化的同时,坚持分科培养原则,逐步走向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化,适应我国未来城市化小班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