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在总结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得失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它的本质含义是协调区域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最终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形式是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是通过非均衡最终实现均衡的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谢浩 《理论界》2014,(10):31-35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绝大多数国家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非均衡发展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便成为必然。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前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极化效应,后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扩散效应。鉴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发展差距,实现由非均衡到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浙江区域发展的新均衡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格局是一个长期客现存在,与此同时,浙江区域社会发展则呈现出相对均衡发展较好状况.基于上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根据浙江省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本文提出区域发展的新均衡战略,即始终坚持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战略,积极推进区域社会均衡发展战略,从而加快实现全省整体协调快速发展.贯彻落实新均衡战略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快浙江山区和边远县市发展,本文尝试性提出跨越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同步现代化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 50 - 70年代以内地工业发展为重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到改革开放后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的演变过程。世纪之交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西部发展战略 ,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一战略的实施 ,必将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对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动江苏区域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本文基于非均衡、均衡发展理论,以"三极一带多节点"非均衡空间开发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模式,在非均衡发展中构建江苏沿海地区均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区域经济总体上经历了低水平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等一系列致力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融合性、互动性和协调性持续增强。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具有中国特色、聚焦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基本形成,其核心要义是缩小区域差距,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完善顶层设计、构建高效的交通设施、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完善区域政策调控和预警机制等机制创新对进一步推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始终是三代领导人追求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背景的不同,毛泽东同志主张重点发展内地工业,通过均衡布局,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主张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通过非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协调发展,反映出三代领导人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艰苦探索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8.
体育事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战略的重心.体育事业的区域均衡,亦是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了解并认识当前体育事业区域均衡的特征和不足,可以更好地面向和指导实践,有助于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所研究的体育事业区域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体育资源在所选指标范围内的省级区域分布和配置的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实事求是归结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的内容,这是非常正确的。“实事求是”,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过去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基础,是我们党克服和战胜各种错误倾向的锐利武器;今后,在为实现祖国四化的宏伟事业中,它仍将具有永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其二是区域非均衡增长战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手段,均衡发展是最终目标。通常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是被视为促使经济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经历了从区域低水平均衡发展战略到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促进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缩小区域经济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具有和谐意蕴:从辩证认识社会矛盾出发,主张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从辩证系统观出发,主张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出发,主张实现社会公平和人人平等;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入手,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要求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从和谐视角分析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对于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立法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区域协调发展涉及很多方面,但区域间的立法协调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立法协调必要性及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区域立法合作的情况进行了评析,最后就如何实现区域立法协调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认为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然而,在我国,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地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产业特色、环境承载力不均衡,国土空间的复杂性和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方法、进程、模式必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思想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均衡发展思想和政治上“公平”、“平等”的理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旧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严重畸形状况。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均衡和公平,结果却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扩大了区域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 ,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 ,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1 这两大理论成果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赢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初步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专门探讨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的著述已是汗牛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作了系统论述,这些重要论述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基于顶层设计的系统性、整体性治理观,在区域权力配置上强调限权和赋能相结合,提出了区域一体化的区域发展原则和治理路径,以城市群建设为载体的区域发展推进战略,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区域如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和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区域经济百年实践过程中,将生产力均衡布局、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分工协作等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中国化,在生产力布局与调试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走向成熟,形成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新时期区域平衡充分发展新理论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和全面脱贫理论.在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经济建设的实践,使我国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向沿海倾斜的程度过大,结果使区域经济差异在发展中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和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从理论上、实践上对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有相同之处,也各有伟大的超越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研究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们正视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依次经历了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审视这一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阶段相应作出了公平优先、效率优先以及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价值目标选择.分析这些价值目标选择,对 于我们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